為解決有線固定寬帶與無線移動寬帶融合問題,3GPP在5G中推出了WWC系統架構。它將兩種接入類型統一融合到5G核心網絡。這有助于運營商簡化控制、簡化管理并為終端用戶提供一致服務;其中:
一、5G核心組件包括:
AMF(接入和移動性管理功能):管理注冊、移動性和接入認證。
SMF(會話管理):負責用戶會話設置、IP分配和QoS策略。
UPF(用戶平面功能):接入網和外部網(DN-數據網絡)間引導用戶數據。
ATSS(接入流量引導、交換和拆分):允許同時流暢地使用固定和移動接入(例同時使用Wi-Fi和5G)。
二、有線無線互通由以下功能單元負責
N3IWF(non 3GPP互通功能):將non 3GPP接入(例如Wi-Fi)連接到5G核心網。
TNGF(可信non 3GPP網關功能):用于可信固定接入網絡。
ACS(接入控制系統):管理用戶認證和服務部署。
三、接口和標準如下圖所示,其中:
BBF(紅色)定義-如U/Y5、V/Y5。
3GPP(藍色)定義- 如N1、N2、N3、N6(此聯合標準化確保了不同供應商和網絡運營商之間的兼容性)。
四、工作原理?WWC分步指南如下;
UE/ES通過5G-RG(無線)或 FN-RG(固定)連接。
----對于5G-RG:設備通過RAN→AMF/SMF/UPF直接與5G核心網通信。
----對于FN-RG:設備通過BNG→AGF連接,后者將固定寬帶信號轉換為 5G兼容消息。
身份驗證和策略集中應用于5G核心網(AMF/SMF)。
ATSS管理流量,使數據流能夠根據需要同時利用固定和無線連接。
UPF將流量引導至外部數據網絡(DN),如互聯網或企業云。
此設置可確保所有用戶(無論其接入點如何)都能享受相同的5G核心服務。
五、WWC優勢?5G啟用這種融合架構為運營商和用戶帶來優勢包括:
??用戶無縫體驗–跨固定和移動網絡單一統一訂閱和策略。
? 更低的復雜性–統一5G核心取代了雙重基礎設施。
??流量優化–ATSSS有助于平衡流量,提高可靠性。
? 成本效益–精簡運營和共享基礎設施可降低資本支出/運營支出。
??面向未來–支持智能家居、工業物聯網和私有企業網絡等創新。
六、部署挑戰具有諸多優勢部署中面臨多項挑戰:
與傳統網絡集成–許多FN-RG需要基于AGF的轉換。
QoS一致性–保持有線和無線網絡的服務水平穩定。
標準協調-需要協調3GPP和BBF持續更新。
運營變革-調整OSS/BSS模型以管理統一的用戶系統。
七、實際用例WWC目前正付諸實踐,包括:
寬帶融合——一個套餐涵蓋5G移動和光纖服務。
企業網絡——面向智能辦公室和工廠的集成固定無線解決方案。
移動卸載——在Wi-Fi/固定網絡和5G移動網絡之間實現平滑過渡,以滿足數據密集型應用的需求。
網絡彈性——雙連接確保即使一個連接發生故障,服務也能保持不間斷。
固定寬帶和移動網絡的界限正在逐漸消失,這得益于5G無線-有線融合(WWC),兩種接入方式現在都可連接到單個5G核心,從而實現不間斷服務交付、優化流量管理和未來可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