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磁盤置備方式的性能損耗對比
- 摘要
- 1、定義
- 1.1厚置備(Thick Provisioning)
- 1.2厚置備延遲置零(Thick Provisioned Lazy Zeroed)
- 1.3厚置備置零(Thick Provisioned Eager Zeroed)
- 2、對比
摘要
探索三種存儲配置方法的性能差異與適用場景
“性能排序為厚置備置零 > 厚置備延遲置零 > 精簡置備,每種方法在性能與資源利用間創造獨特平衡。”
1、定義
1.1厚置備(Thick Provisioning)
厚置備是一種磁盤配置方式,它在創建時立即分配指定大小的空間,但具體行為又分為兩種類型:厚置備延遲置零和厚置備置零。
1.2厚置備延遲置零(Thick Provisioned Lazy Zeroed)
在創建磁盤時,立即分配指定大小的空間,但不立即清零物理設備上的數據。數據清零操作在虛擬機首次執行寫操作時按需進行。
1.3厚置備置零(Thick Provisioned Eager Zeroed)
在創建磁盤時,立即清零物理設備上的數據,確保數據安全。
2、對比
- 厚置備置零:性能最佳,寫入操作無需額外清零,適合高負載場景
- 厚置備延遲置零:性能次之,首次寫入時需按需清零,創建時間較短
- 精簡置備:性能最差,因需動態分配空間并清零,但節省存儲空間
特性 | 厚置備置零 | 厚置備延遲置零 | 精簡置備 |
---|---|---|---|
性能 | 最佳 | 次之 | 最差 |
創建 時間 | 較長 | 較短 | 較短 |
存儲 效率 | 低 | 中等 | 高 |
適用場景 | 高性能需求 | 平衡性能與效率 | 動態擴展需求 |
注1:對I/O性能要求高的場景(如數據庫服務器)應選擇厚置備置零;而資源有限或需要動態擴展的環境則更適合精簡置備。
注2:以上是理論,在實際使用中也存在說精簡制備和厚置備置零的性能差異不大的情況,按需選擇即可,求穩妥就選厚置備置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