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公交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客流數據的精準統計與管理直接影響運營效率、調度優化和乘客體驗。傳統的人工統計方式效率低、誤差大,難以滿足現代智慧交通的需求。隨著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4G/5G通信、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客流統計系統已成為公交管理的核心工具。本方案基于視頻分析、RFID、雙目視覺、4G遠程監控等技術,提供一套完整的公交車客流人數統計管理解決方案,助力公交企業實現精細化運營。
2. 系統核心技術
2.1 視頻分析技術(AI+雙目視覺)
智能客流統計:采用雙目3D視覺算法,通過前后門攝像頭實時捕捉乘客上下車行為,準確統計人數,精確度達98%以上。
復雜場景適應:可識別戴帽子、墨鏡、光頭等特殊特征,并排除影子、行李箱等干擾。
AI行為分析:結合深度學習算法,區分乘客流動方向(上車/下車),避免重復計數。
2.2 RFID雙芯技術(適用于刷卡系統)
刷卡+客流統計一體化:乘客刷卡時自動記錄身份信息,并結合GPS定位實時上傳客流數據59。
低功耗設計:采用有源+無源RFID混合模式,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理論壽命11年)9。
2.3 4G/5G遠程傳輸與云平臺管理
實時數據回傳:通過4G網絡將客流數據、視頻流傳輸至云端管理平臺,支持PC端、手機APP查看。
電子圍欄與調度優化:結合GPS定位,設定運營區域,超范圍自動報警,優化車輛調度。
2.4 大數據分析與智能調度
客流趨勢預測:分析歷史數據,預測高峰時段、熱門線路,動態調整發車頻率。
滿載率監控:實時計算車廂擁擠度,防止超載,提升乘客舒適度。
3. 系統功能模塊
3.1 實時客流統計
上下車人數精準記錄:每個站點自動統計上下客流量,區分進出方向。
車內人數動態計算:實時顯示車廂載客量,超載時自動預警。
3.2 駕駛員行為監測(可選)
疲勞駕駛檢測:AI分析駕駛員狀態,如閉眼、打哈欠,及時提醒。
違規行為記錄:監測抽煙、打電話等危險駕駛行為,生成報告。
3.3 智能調度與電子圍欄
動態調整班次:根據客流數據,自動建議增發區間車或大站快車。
越界報警:車輛駛出運營范圍時,自動通知管理中心。
3.4 數據報表與決策支持
多維度分析:按線路、時段、站點生成客流報表,輔助運力規劃。
KPI考核:統計駕駛員運營效率、車輛利用率,優化資源配置。
4. 系統優勢
4.1 提升運營效率
減少空駛率:基于實時客流調整班次,降低無效運營成本。
優化線路規劃:識別低效站點,調整線路布局,提高載客率。
4.2 增強安全管理
防超載:實時監控車廂人數,避免擁擠引發安全事故。
事故追溯:錄像+客流數據雙重備份,便于責任認定。
4.3 降低人工成本
自動化統計:取代人工調查,節省90%以上人力成本。
遠程管理:監控中心集中管控所有車輛,減少現場巡檢。
4.4 提升乘客體驗
減少等車時間:智能調度確保高峰時段運力充足。
舒適乘車環境:避免過度擁擠,提高滿意度。
5. 應用案例
5.1 青島公交(AI視頻統計)
采用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客流計數器,實時統計上下客流量,優化28路、312路等線路調度。
5.2 重慶公交(大數據調度)
通過4G視頻監控+數據分析,在復工高峰期控制滿載率(平均每班次5.6人),避免聚集。
6. 推薦設備與供應商
品牌 | 產品 | 核心技術 | 適用場景 |
---|---|---|---|
索迪邁 | VPC-A | 3D視覺+GPS定位 | 長途客運、校車、公交車、礦車 |
海康威視 | 智能車載NVR | 視頻分析+ADAS | 物流、公交 |
7. 結論
公交車客流人數統計管理解決方案通過AI視頻分析、RFID識別、4G遠程監控、大數據調度等技術,實現客流精準統計、智能調度、安全監管,助力公交企業降本增效。未來,隨著5G、車聯網的普及,該系統將進一步向全自動化、預測式調度演進,推動智慧交通發展。企業可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技術方案,并結合現有管理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