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的生存競賽里,節肢動物堪稱視覺界的 "卷王"!那些長著復眼的小機靈鬼,比如蜜蜂、蜻蜓,別看個頭小,視覺能力卻超強。
現在,科學家把它們的眼睛 " 偷"過來啦 —— 不是真偷,而是仿造!結合 AI 搞出了個超牛的視覺系統,既能拍高清全景,又能玩 3D 追蹤,簡直是給機器裝上了" 昆蟲之眼 "。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咱們今天就來扒一扒!
*本文只做閱讀筆記分享*
一、節肢動物復眼大揭秘
1. 自然復眼的神奇結構
節肢動物的復眼就像無數個小望遠鏡拼起來的球。每個小眼叫 "小眼面",能從不同方向看東西,湊在一起就有了超廣視野。不過呢,每個小眼面只有幾個感光細胞,單獨看就像打了馬賽克。但人家進化了 5 億多年,愣是用這 "低像素" 眼睛學會了認顏色、找對象、躲天敵,比咱們手機的超廣角鏡頭還智能!
2. 仿生復眼的挑戰
科學家想仿造復眼,最大的難題就是:怎么把半球形的復眼和平面傳感器接起來?以前試過柔性光電陣列,也試過用微透鏡導光,但仿造的復眼都有個毛病 —— 像素太低,圖像跟打了碼似的。就像你用玩具相機拍照,只能看個大概輪廓。
二、AI + 仿生復眼:科技狠活登場
1. 仿生復眼相機的黑科技
現在的仿生復眼相機,用微流體輔助 3D 打印造出來,直徑才 5 毫米,里面塞了 127 個小眼面。每個小眼面由微透鏡和光波導組成,像給每個小眼配了個 "光導管",把光引到平面傳感器上。最絕的是,它有效像素達到 430 萬,視野 165°,連 40 微米的細節都能看清 —— 相當于能看見螞蟻腿上的毛!
2. AI讓復眼變聰明
光有硬件還不夠,科學家給它裝上了 "大腦"—— 三級神經網絡。第一級像視覺注意力,專門找目標;第二級重建圖像,把馬賽克變高清;第三級認圖案、分顏色。比如看到一個藍色的 "8",它能先定位,再把圖像轉正,最后告訴你 "這是藍色的 8",準確率高達 95%!
三、全能視覺:從拍照到追蹤
1. 全景成像與 3D 定位
這系統牛就牛在能同時干好多事。比如拍全景時,周圍的物體在復眼里會重復出現,AI 通過分析這些重復圖案,能算出物體的 3D 位置,誤差小于 2.6°。
2. 多目標追蹤秀操作
更絕的是多目標追蹤!一個橙色 "0" 固定不動,一個黃色 "8" 繞著它轉,這系統能同時追蹤兩個目標,分別重建圖像,互不干擾。
四、未來已來:仿生視覺的妙用
這種仿生視覺系統以后能干啥?在醫療上,能塞進膠囊做內鏡;在機器人身上,能讓無人機避障;甚至能裝在監控里,360° 無死角看全場。想想看,以后的手機攝像頭可能長成蜜蜂眼睛的樣子,拍出來的照片自帶 3D 效果,是不是很酷?最后送大家一句話:自然界的設計師永遠比人類更懂 "黑科技"!
一起來做做題吧
1、節肢動物復眼的主要優勢在于?
A. 高分辨率單眼成像
B. 超廣視角與深度感知
C. 彩色夜視能力
D. 動態模糊消除
2、文中仿生復眼相機的有效像素數為?
A. 127 萬像素
B. 430 萬像素
C. 800 萬像素
D. 1200 萬像素
3、仿生復眼的小眼面由什么組成?
A. 微透鏡 + 光波導
B. 柔性光電陣列 + 傳感器
C. 微型 CCD + 反光鏡
D. 納米天線 + 感光層
4、該系統中用于目標定位的神經網絡模型是?
A. ResNet34
B. MobileNetV2
C. YOLOv5s
D. GoogleNet
5、圖像重建階段使用的神經網絡類型是?
A. 殘差神經網絡
B. 循環神經網絡
C. 生成對抗網絡
D. 卷積自編碼器
6、仿生復眼相機的水平視角范圍是?
A. 360° 全視角
B. 165°×360°
C. 90°×180°
D. 45°×90°
7、該系統對目標的 3D 定位誤差范圍是?
A. 角度誤差 < 2.6°,距離誤差 < 2.3%
B. 角度誤差 < 5°,距離誤差 < 5%
C. 角度誤差 < 10°,距離誤差 < 10%
D. 角度誤差 < 15°,距離誤差 < 15%
8、與傳統仿生復眼相比,該系統的主要突破是?
A. 采用柔性基底
B. 結合 AI 實現多任務處理
C. 使用納米材料
D. 集成紅外成像功能
9、下列哪項不屬于該系統的潛在應用?
A. 膠囊內鏡診斷
B. 無人機避障導航
C. 深海探測機器人
D. 手機全景攝影
10、該系統對圖案識別的準確率為?
A. 90%
B. 95%
C. 98%
D. 100%
參考文獻:
Yan Long et al. Seeing through arthropod eyes: An AI-assisted, biomimetic approach for high-resolution, multi-task imaging.Sci. Adv.11, eadt35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