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捧起《格局》這個本書開始,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
回頭望一望,好似還在昨天。
這兩個月,心態在變,前進的方向在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晚上睡前,留給自己十分鐘的讀書時光。
我也從來沒想過,不知不覺間,我竟然能將《格局》三刷。
第一遍速讀、第二遍細品、第三遍為了在每篇文章末尾寫感悟,又讀了一次。好傻😄,好可愛。
當我三刷完畢,合上書本后,最讓我意難平的,還是吳軍在《格局》中的一句話,
“一張紙決定我們的高度”
吳軍對這句話的感悟,是在一次偶然,為了節約紙張成本,被他的同伴批評。
當時是一個什么樣一個情況呢?
要知道,一份銷售合同,為了詳細的列出各個細節。所以普遍很厚。
為了節省紙張,所以吳軍對銷售合同進行了細節處的縮減。
本意是好的,但是為什么會被批評?
要知道,他做的合同,一單就價值數十、上百萬。而一張紙可能不足一角錢。
如果為了節約金錢,而忽略了,合同本身的嚴謹性。
反而得不償失,就造成了丟西瓜,撿芝麻的后果。
返映到現實生活中,就比如做數學、算法題,這種邏輯性很強的題目。
如果為了節省紙張,更過分者,干脆就不買紙,憑空想象解題思路。
往往是很難有提升的。
這種題通常依賴于在紙上寫寫畫畫。
這也讓我清晰反思到了,為什么我的算法能力提升較慢。
原來是在細節、底層習慣處,就出現了問題。
從此之后,我希望我紙、筆不在離身😇
---寫自:202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