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第十五講:決策樹全面講解:像玩"20個問題"游戲猜身份🎮
資料取自《零基礎學機器學習》。
查看總目錄:學習大綱
關于DeepSeek本地部署指南可以看下我之前寫的文章:DeepSeek R1本地與線上滿血版部署:超詳細手把手指南
認識決策樹:人腦思維的數據畫法
決策樹就像一個智能版的流程圖,通過層層提問把復雜問題拆解成簡單判斷。就像玩猜人游戲時不斷問"是男生嗎?""戴眼鏡嗎?"逐步縮小范圍1。
銀行放貸實戰案例💰
銀行用歷史數據訓練決策樹模型:
-
根節點決策:首先看貸款額度是否超過5萬1
- ≤5萬:直接批準(低風險)
- >5萬:進入第二步審核
-
分支判斷:檢查申請人收入證明是否齊全
- 不齊全:拒絕申請
- 齊全:查信用記錄
-
葉節點結論:
- 信用良好 ? 批準
- 信用差 ? 要求抵質押
3大核心部件解析
? 節點類型
- 根節點:起始問題(最重要特征)
- 內部節點:中間判斷
- 葉節點:最終結論
? 分裂標準
用基尼系數衡量"數據純度",像考試作弊檢測:
- 全班50%作弊 ? 混亂值最高(基尼=0.5)
- 全班作弊0% ? 最純凈(基尼=0)1
? 停止條件
當出現以下情況停止生長:
- 所有樣本分類完成 ?
- 進一步分裂無法降低混亂值 🚫
- 達到預設最大深度 (防過度復雜)
鳶尾花分類實戰🌺
書中案例用花瓣長度/寬度識別花朵品種:
flowchart TDQ1{花瓣長度<2.45cm?}Q1 -->|Yes| 結論1[山鳶尾]Q1 -->|No| Q2{花瓣寬度<1.75cm?}Q2 -->|Yes| 結論2[變色鳶尾]Q2 -->|No| 結論3[維吉尼亞鳶尾]
僅通過兩個問題就能準確分類三種花,準確率達95%1
四大獨特優勢
🌟 白盒模型:決策過程像解題步驟清晰可見
🌟 兼容混合數據:能處理金額(數值型)和婚姻狀況(類別型)
🌟 自動特征選擇:優先用區分度最高的特征提問1
🌟 抗噪聲能力:允許部分數據缺失(不像線性回歸需要完整數據)
需要注意的坑🕳
- ?防止過擬合:樹太深會背答案,遇到新題就蒙圈(解決方法:剪枝)
- ?樣本均衡:如果90%的數據都是"拒絕貸款",模型會傾向全選拒絕
- ?連續特征處理:年齡分段要合理(如20-30歲 vs 31-40歲)
通過這種"剝洋蔥式"的層層追問,決策樹讓復雜判斷變得像走迷宮一樣直觀。配合書中Kaggle實戰案例動手練習,你會深刻理解這種算法的智慧1。
目錄:總目錄
上篇文章:機器學習第十四講:線性回歸 → 畫最佳趨勢線預測明日氣溫
下篇文章:機器學習第十六講:K-means → 自動把超市顧客分成不同消費群體
《零基礎學機器學習》第五章第三節樹模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