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STM32 模塊化開發實戰指南》系列的導讀篇,旨在介紹整個系列的寫作目的、適用讀者、技術路徑和每一篇的主題規劃。適合從事 STM32、裸機或 RTOS 嵌入式開發的個人開發者、初創工程師或企業項目團隊。
為什么要寫這個系列?
在嵌入式開發中,很多人剛開始都是從點亮一個 LED、串口打印開始,但隨著項目功能的堆疊,代碼結構變得越來越亂:
-
所有代碼堆在
main.c
,文件超過 1000 行 -
沒有模塊封裝,無法復用代碼
-
項目不可維護,越改越崩
-
缺乏測試與架構設計,產品交付風險高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系列,從一個最小可運行的 STM32 裸機項目開始,逐步引導讀者完成一個“高可維護、可復用、模塊清晰、便于調試”的嵌入式項目架構。
系列適用人群
-
已掌握 STM32 基礎(GPIO/USART/中斷/時鐘等)
-
希望從 "裸機代碼堆" 走向 "可維護模塊化架構"
-
不使用 HAL/RTOS 也能獨立開發產品的開發者
-
對代碼組織、模塊抽象、驅動封裝、狀態機架構感興趣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