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數據資源備份類型
- 按數據備份模式分
- 按備份過程中是否可接收用戶響應和數據更新分
- 按數據備份策略分
- 按備份的實現方式分
- 按數據備份的存儲方式分
- 常用備份相關技術
- 磁盤陣列技術
- 雙機熱備
- 某公司數據備份管理制度實例
數據資源備份類型
數據備份系統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是用于存放數據的物理介質和運行備份軟件 的平臺,軟件主要是通用或專用的備份管理軟件。
按數據備份模式分
邏輯備份
。每個文件都是由不同的邏輯塊組成的。每一個邏輯的文件塊存儲在物理磁盤塊 上。該方法不需要將欲備份文件運行在歸檔模式下,不但備份簡單,而且可以不需要外部存儲設備。
物理備份
。該方法實現數據的完整恢復,但數據必須運行在歸檔模式下(業務數據在非歸 檔模式下運行),且需要較大的外部存儲空間,如磁帶庫,具體包括冷備份和熱備份。冷備份 和熱備份都是物理備份(也稱低級備份),它涉及組成數據庫的文件,但不考慮邏輯內容。
按備份過程中是否可接收用戶響應和數據更新分
冷備份
。冷備份是在欲備份數據運行完畢的情況下將關鍵性文件復制到另外位置的一種做 法。
熱備份
。熱備份是在欲備份數據正在運行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數據備份方式。
按數據備份策略分
完全備份
(Full Backup)。完全備份是指對某一個時間點上的所有數據或應用進行的一個 完全拷貝。
增量備份
(Incremental Backup)。增量備份是指在一次完全備份或上一次備份后,以后每 次的備份只需備份與前一次相比增加或者被修改的文件。
差異備份
(Differential Backup)。先在某一時間點進行一次完全備份,后續備份只要記錄 當前數據與完全備份的差異。
按備份的實現方式分
- 遠程磁帶庫、光盤庫備份。
- 遠程關鍵數據+磁帶備份。
- 遠程數據備份。
- 網絡數據鏡像。
- 遠程鏡像磁盤。
按數據備份的存儲方式分
直接附加的存儲方式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是一種存儲器直接連接到服務器的 架構。
存儲區域網絡方式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則是通過光纖通道技術連接存儲 設備和應用服務器,它是ANSI 為網絡和通道I/O 接口建立的一個標準集成,具有很好的傳輸 速率和擴展性能。
網絡附加存儲方式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是獨立的存儲節點存在于網絡之中,通過網絡(TCP/IP 、ATM 、FDDI) 技術連接存儲設備和應用服務器,以文件的I/O 方式 進行數據傳輸,這樣數據存儲就不再是服務器的附屬,而是作為獨立網絡節點而存在于網絡之 中,可由所有的網絡用戶共享。
常用備份相關技術
磁盤陣列技術
磁盤陣列簡稱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盤, 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個別磁盤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 能。
雙機熱備
雙機高可用按工作中的切換方式分為:主-備方式(Active-Standby 方式)和雙活(或雙運 行)方式(Active-Active 方式)
。
組成雙機熱備的方案主要有兩種:基于共享 存儲(磁盤陣列)的方式和基于數據復制的方式
。
(1)基于共享存儲(磁盤陣列)的方式。
(2)利用數據庫所帶有的復制功能
(3)磁盤數據攔截。
某公司數據備份管理制度實例
為規范公司數據備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儲歷史數據及數據及保證數據的安全性,防止因硬 件故障、意外斷電、病毒等因素造成數據的丟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識產權利益和技術資料的 儲備。備份管理工作應由系統管理員安排專人負責。備份管理人員負責制訂備份、恢復策略, 組織實施備份、恢復操作,指導備份介質的取放、更換和登記工作。日常備份操作可由備份管 理人員完成。
其具體流程如下。
(1)公司服務器等主要設備均由公司授權系統管理員
負責數據管理和備份。
(2)根據公司情況將數據分為一般數據和重要數據兩種。 一般數據比如共享文件夾下面的 數據,主要指:個人或部門的各種信息及辦公文檔、電子郵件等。重要數據主要包括:財務數 據、技術本門圖紙、合同、監控數據、用友U8-ERP服務器數據等。
(3)一般數據由各部門每月自行備份,部門經理負責整理歸檔,系統管理員每年對一般數 據資料進行選擇性收集歸檔,并填寫《備份匯總記錄表》
。
(4)重要數據由系統管理員負責
(5)當服務器、交換機及其他系統主要設備配置更新變動,以及服務器應用系統、軟件修 改后均要在改動當天進行備份。
(6)如遇網絡攻擊或病毒感染等突發事件,各部門應積極配合系統管理員進行處理,同時 將其體情況記錄到備份檔案中。
(7)各部門負責人應嚴格執行公司規定,如發現不及時上傳資料、故意隱瞞資料或沒有及 時執行備份任務的,將進行嚴肅處理。
(8)所有備份介質一律不準外借,不準流出公司,任何人員不得擅自取用,若要取用需經 總經理或執行董事批準,并填寫《備份介質借用登記表》。借用人員使用完介質后, 應立即歸還。由備份管理員檢查,確認介質完好。備份管理人員及借用人員須分別在《備份介質借用登記表》
上簽字確認介質歸還。
(9)備份介質要每半年進行檢查,以確認介質能否繼續使用、備份內容是否正確。 一旦發 現介質損壞,應立即更換,并對損壞介質進行銷毀處理。
(10)長期保存的備份介質,必須按照制造廠商確定的存儲壽命定期轉儲,磁盤、光盤等 介質使用有效期規定為三年,三年后更換新介質進行備份。需要長期保存的數據,應在介質有 效期內進行轉存,防止存儲介質過期失效。
(11)存放備份數據的介質必須具有明確的標識;標識必須使用統一的命名規范,注明介 質編號、備份內容、備份日期、備份時間、光盤的啟用日期和保留期限等重要信息(如有備份 軟件,可采用備份軟件編碼規則)。
(12)備份介質存放場所必須滿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磁、防盜、防鼠等要求。備份介 質必須有由專人負責進行存取,其他人員未經批準不能操作。
(13)存放數據的介質需要廢棄或銷毀時,應填寫《介質沖洗/銷毀登記表》
, 并履行審批、登記和交接手續,銷毀時須兩人以上在場,防止數據的泄漏。
(14)需要恢復備份數據時,需求部門應填寫《數據恢復申請表》
,內容包括 數據內容、恢復原因、恢復數據來源、計劃恢復時間、恢復方案等,由需求部門以及系統管理 員相關負責人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