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加速滲透的今天,企業數字化轉型已從 “技術升級” 轉向 “價值重構”,單純的 IT 研發或業務優化已難以適應市場快速變化。業務研發運營一體化(BizDevOps)作為打通 “業務 - 技術 - 運維” 協同壁壘的核心模式,正成為企業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的關鍵路徑。
本文將從概念定義、建設時機、實踐路徑三個維度,系統解析 BizDevOps 及其體系構建方法。
1、BizDevOps 是什么?從 “部門協同” 到 “價值閉環” 的模式革新
BizDevOps(業務研發運營一體化)并非簡單的 “業務(Biz)+ 開發(Dev)+ 運維(Ops)” 部門疊加,而是圍繞業務商業價值實現構建的全鏈條協同體系。中國信通院在《研發運營一體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中明確其核心定義:企業通過貫通 IT、運維、業務三大職能部門,組建利益相關的全功能混編團隊,依托一體化作業流程與低技術門檻平臺工具,實現業務商業價值從需求提出到交付運維的端到端管理,最終敏捷響應市場變化、最大化商業價值。
從發展演進看,BizDevOps 是技術與業務關系迭代的必然結果,其核心邏輯隨數字化進程不斷深化:
-
工業化階段:技術與業務相對獨立,IT 僅作為 “支撐工具” 滿足既定業務需求,二者呈 “單向賦能” 關系;
-
互聯網階段:技術成為業務發展的 “核心變量”,業務不確定性提升,“快速迭代、試錯反饋” 成為共識,業技界限開始模糊;
-
數字化階段:技術成為業務創新的 “內在內核”,需通過組織機制、流程工具的深度融合,實現業務與技術的雙向驅動 —— 這正是 BizDevOps 的核心目標。
與傳統 DevOps 相比,BizDevOps 的核心差異在于以 “業務價值” 為錨點:DevOps 聚焦 “研發到運維的效率提升”,而 BizDevOps 進一步將業務目標貫穿全流程,實現 “需求從業務中來、價值到業務中去” 的閉環管理。
2、中國信通院:BizDevOps 體系建設恰逢其時
中國信通院云大所高級業務主管劉昭煒、研究員武儀在《BizDevOps 體系建設恰逢其時》中指出,當前政策引導、技術變革、行業實踐三重因素疊加,推動 BizDevOps 進入 “規模化落地窗口期”。
政策層面:頂層設計明確 “業技融合” 硬性要求
近年來,國家多部門密集出臺政策,將 BizDevOps 相關要求納入企業數字化轉型核心框架:
-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 年)》首次將 “業務研發運營一體化” 寫入 “金融服務智慧再造” 章節;
-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明確 “數字化時代必須實現業技融合”;
-
2024 年 11 月,央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再次強調 “建立跨科技與業務部門的任務型團隊”,要求提升科技對業務需求的敏捷響應能力。
這些政策不僅為金融行業劃定了轉型方向,更帶動制造、通信、政務等領域將 “業技融合” 納入戰略規劃,為 BizDevOps 體系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
技術層面:數字技術重塑業技協同基礎
云原生、微服務、AI、Web3 等技術的成熟,為 BizDevOps 落地提供了 “底層工具支撐”:
-
云原生技術實現資源彈性調度與環境一致性,打破研發與運維的環境壁壘;
-
微服務與 API 架構使業務模塊可拆分、可復用,支持業務與技術團隊協同迭代;
-
低代碼、可視化工具降低業務人員參與研發的技術門檻,推動 “業務提需求、技術做開發、共同管運營” 的協同模式落地。
正如信通院指出,數字技術已從 “輔助業務” 轉向 “定義業務”,而 BizDevOps 正是承接技術紅利、釋放業務價值的最佳載體。
行業層面:轉型實踐驗證價值,標準化需求迫切
《中國 DevOps/BizDevOps 現狀調查報告(2024)》顯示,超八成組織已啟動 BizDevOps 轉型或局部實踐,重點行業的探索已形成可復制經驗:
-
銀行業:以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為代表,通過打通 “業務 - 研發 - 運維” 全鏈路,實現重點需求開發周期縮短 30% 以上,業務滿意度提升至 99% 以上;
-
證券業:構建 “需求 - 項目評價” 雙驅動體系,重塑業技協同流程,快速響應財富管理、量化交易等新賽道需求;
-
通信業:依托低代碼平臺降低開發門檻,讓業務人員直接參與應用構建,實現業務交付周期壓縮 50%;
-
汽車制造業:在保留精益生產流程基礎上,通過組織重構突破 “規模壁壘”,實現研發與生產業務的協同優化。
與此同時,行業普遍面臨 “轉型路徑不清晰、能力評估無標準” 的問題,信通院已牽頭編制 BizDevOps 國際國內雙標準,推動轉型從 “經驗驅動” 轉向 “標準驅動”。
3、如何構建企業 BizDevOps 體系?工具平臺為核,全流程賦能
BizDevOps 的落地離不開 “組織 - 流程 - 工具” 的協同,其中工具平臺是打通全鏈路的關鍵載體。行云創新云原生數字化創新平臺 CloudOS,憑借 “全流程覆蓋、低門檻協同、標準化落地” 的特性,成為企業構建 BizDevOps 體系的核心支撐工具。其核心價值體現在四大維度:
打破組織壁壘:構建 “業務 - 研發 - 運維” 協同工作空間
BizDevOps 的核心是 “跨部門協同”,CloudOS 通過多租戶管理、角色權限配置、團隊協作看板,為業務、研發、運維團隊打造統一工作平臺:
-
業務人員可直接在平臺提交需求、跟蹤進度,無需通過 “文檔傳遞” 間接溝通;
-
研發團隊基于業務需求開展在線開發、測試,實時同步進展;
-
運維團隊通過平臺監控應用狀態,快速響應業務與研發的部署需求。
以中信銀行為例,通過 CloudOS 構建 “信用卡運營管理協同平臺”,實現業務、研發、運維團隊的需求響應時間從 72 小時縮短至 24 小時。
優化流程效率:實現 “需求 - 開發 - 交付 - 運維” 全自動化
CloudOS 以 “流程自動化” 為核心,打通 BizDevOps 全鏈路關鍵節點:
-
需求管理:支持業務需求可視化錄入、優先級排序,自動關聯研發任務;
-
開發構建:提供可視化架構設計器(拖拽式搭建)、云端 IDE、低代碼開發工具,降低研發門檻,業務人員可參與簡單應用構建;
-
測試交付:內置自動化測試、CI/CD 流水線,支持 “代碼提交 - 構建 - 測試 - 部署” 全自動化,招商銀行通過該功能實現需求交付周期縮短至 26 天;
-
多云運維:通過特有多云調度器對接公有云、私有云、邊緣節點,實現應用跨環境統一部署與監控,解決 “多云交付復雜” 痛點。
沉淀數字資產:打造可復用的 “業務 - 技術” 能力中心
BizDevOps 強調 “價值沉淀”,CloudOS 通過微服務與 API 超市,將重復開發的業務功能、技術組件提煉為可復用資產:
-
業務層面:沉淀 “用戶認證”“支付結算” 等通用業務組件,新業務可直接調用,避免重復開發;
-
技術層面:標準化中間件、開發模板,確保研發規范統一,減少 “自由發揮” 導致的運維成本。
漢口銀行通過 CloudOS 構建數字資產中心,將相似業務功能的開發周期從 30 天壓縮至 10 天,研發成本降低 40%。
強化價值度量:建立 “業務價值 - 研發效能” 雙監控體系
CloudOS 內置效能引擎與運營看板,實現 BizDevOps 全流程的價值量化:
-
業務端:監控應用轉化率、用戶滿意度、收入貢獻等核心指標,驗證業務價值落地效果;
-
研發端:跟蹤需求交付周期、代碼質量、發布頻率等效能指標,優化研發流程;
-
運維端:通過服務網格實現應用性能監控、故障預警,提升運維穩定性。
4、BizDevOps 建設是 “體系工程”,需 “三位一體” 推進
BizDevOps 并非 “技術工具的簡單堆砌”,而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 “組織模式、流程機制、工具平臺” 的系統性變革。從實踐路徑看,企業需把握三大核心:
-
以 “業務價值” 為核心錨點:避免陷入 “技術炫技” 誤區,所有協同、流程、工具建設均需圍繞 “提升業務效率、創造商業價值” 展開;
-
以 “組織重構” 為前提基礎:打破 “業務歸業務、技術歸技術” 的部門墻,組建跨職能混編團隊,明確 “業務主導、技術支撐、運維保障” 的責任機制;
-
以 “工具平臺” 為落地載體:選擇如 CloudOS 這類全流程覆蓋的平臺,打通需求、開發、交付、運維各環節,實現協同效率與價值度量的可視化。
隨著政策標準的完善、技術工具的成熟,BizDevOps 已從 “可選項” 變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 “必選項”。未來,只有真正實現 “業務與技術同頻共振” 的企業,才能在數字經濟競爭中占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