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與app核心區別:一個基于瀏覽器 ,一個基于操作系統
這是所有區別的根源:
- Web測試:測試對象是網站,通過瀏覽器(Chrome,Firefox等)訪問,運行環境核心是瀏覽器引擎;
- App測試:測試對象是應用程序,需要下載并安裝到移動設備(手機、平板)的操作系統(Android,IOS)上。其運行環境核心是移動操作系統;
詳細區別對比
測試維度 | Web測試 | APP測試 |
架構與更新 | B/S架構(瀏覽器/服務器),業務邏輯主要在服務器端。更新在服務器端完成,用戶無感知 | C/S架構(客戶端/服務器)。有獨立的客戶端,部分邏輯在客戶端處理。更新需用戶下載并安裝新版本 |
兼容性測試 | 瀏覽器兼容性:主要關注在不同瀏覽器及其不同版本上的表現; 分辨率:關注頁面在不同尺寸的PC屏幕和移動瀏覽器上的響應式布局 | 系統兼容性:關注在不同操作系統(Android各版本IOS各版本)上的表現 設備兼容性:關注在不同廠商(華為,小米,OPPO等)、不同型號、不同屏幕尺寸(包括折疊屏)的設備上的表現 |
性能測試 | 關注點:主要關注頁面加載速度、首屏時間、服務器響應時間。工具用瀏覽器自帶的DevTools或Lighthouse | 關注點:更全面。除了響應速度,還需關注APP啟動時間、CPU占用率、內存占用率、耗電量、網絡流量消耗 |
專項測試 | 中斷測試:相對簡單,主要瀏覽器刷新、頁面前進/后退 | 中斷測試:非常復雜。包括:來電/短信中斷、鬧鐘中斷、低電量中斷、切換網絡(4G/5G/WIFI)、插拔數據線、應用切換至后臺再回復等 |
無需安裝/卸載,通過URL訪問 | 安裝/卸載是必測項,包括全新安裝、覆蓋安裝、升級安裝、卸載是否干凈等; | |
權限測試:非常重要。App需要申請系統權限(如相機、定位、通訊錄),需測試允許/拒絕權限后App的表現 | ||
手勢測試:需測試移動設備特有的操作,如雙擊、縮放、長按、滑動、多指觸控 | ||
安全性測試 | 共同點:都關注SQL注入、XSS攻擊、數據加密等; 側重點:更關注Web端的安全漏洞 | 共同點:都關注SQL注入、XSS攻擊、數據加密等 側重點:除了服務器安全,還需關注客戶端安全,如代碼反編譯、數據本地存儲安全、權限濫用等 |
用戶體驗 | 關注點:頁面布局、交互邏輯、文案提示。導航主要依靠瀏覽器本身的前進/后退和頁面鏈接 | 關注點:除了界面美觀,還需符合IOS/Android各自的設計規范(IOS的Tab Bar放在底部,Android的導航抽屜)。導航需依賴App自身設計的返回邏輯(IOS無全局返回鍵) |
自動化測試 | 主流工具:Selenium(WebDriver) | 主流工具:Appium(跨平臺),Espresso(Android原生),XCUITest(IOS原生) |
發布與更新 | 發布:更新服務器代碼后,用戶下次訪問即最新版本。迭代快,無需審核 | 發布:需打包成APK/IPA,上傳到各大應用市場(Google Play/國內市場/App Store)。App Store審核嚴格且周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