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私教班結業典禮的講臺上,望著眼前一張張閃爍著力量的面孔,我心中始終縈繞著一個信念:所有的相遇,都是為了共同奔赴一件更有意義的事。今天不是終點,而是 “使命的啟程”—— 我們因不甘而相聚:不甘心行業的平庸,不甘心優質內容被淹沒,不甘心只做流量的追隨者而錯失成為引領者的可能。每個人的心底,都燃著一團名為 “使命” 的火焰。
有人說,來私教班是為了學 IP 打造、學知識變現。但我們想傳遞的,遠不止這些技巧 —— 更想幫你重新看清:你是誰,為何選擇這條路,又將帶著怎樣的初心走下去。“使命力” 是一切的根基,它不是寫在 PPT 上的口號,而是 “哪怕全世界不看好,我也要走下去” 的偏執。雷軍做小米,靠的不是天賦異稟,而是 “做全球最好的手機” 那股死磕的勁兒;劉強東拒絕快錢,源于 “讓鄉村也能用上好東西” 的篤定。他們的成功,從不是靠風口,而是靠使命。我們打造 IP,也不該只為追逐紅利,更該為改變行業現狀、樹立健康的內容價值觀而努力。這份使命,是你熬不下去時的支撐,是面對誘惑時的底氣,是數據下滑時依然相信自己的勇氣。
面對 AI 的浪潮,不必焦慮被取代 ——AI 淘汰的從來不是有使命感的人,而是只想走捷徑的人。我們學習用 AI 降本增效,不是為了偷懶,而是為了騰出更多時間,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打磨那個能改變行業的產品,講出那個能打動人心的故事,找到那個愿意與你并肩作戰的伙伴。就像馬斯克造火箭,并非因為他比別人更懂科技,而是 “讓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 的使命在驅動。當你的使命足夠清晰,AI 便會成為最好的助手,幫你放大價值,而非成為對手。
我始終相信,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但我們的 “聯盟”,不是簡單的流量互換、資源拼湊,而是真正的使命共同體:當你想攀登珠峰,我為你遞上冰鎬;當我要穿越沙漠,你為我備好指南針。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各自領域的 “火種”。一個人點亮,或許只能照亮一角;但我們聚在一起,便能燃起一片星河。11 月的萬人大會,就是我們集體發聲的時刻 —— 要讓行業看到,做內容、做教育、做個人品牌,既能賺錢也能值錢,既利己更利眾。
很多人以為今天是結束,實則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你會遇到質疑、誘惑、低谷,會被現實拍打,會被人勸 “算了,別折騰了”。但只要記得此刻彼此眼中的光,守住那份 “天真的相信”—— 相信內容有力量,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相信一個人可以點燃一群人,就請繼續走下去。真正的創業者,從不只看風口,而是扛著信念走很遠。此生,敢不敢成為行業的那束光?愿我們帶著使命重新出發,讓這個時代,終將為有使命的人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