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1 CNN

可以看到即使在深度神經網絡情況下,準確率仍舊較差,這是因為特征沒有被有效提取----真正重要的是特征的提取和加工過程。MLP把所有的像素全部展平了(這是全局的信息),無法布置到局部的信息,所以引入了卷積神經網絡。(在之前的復試班已經交代清楚了,如果不清楚什么是卷積神經網絡,請自行學習下相關概念)

復試班的計算機視覺部分的講義
https://docs.qq.com/doc/DTFNucmRzc3RlRk5k
卷積層是特征提取器,池化層是特征壓縮器。他們二者都是在做下采樣操作。

注意點:機器視覺不是計算機視覺
● 計算機視覺(CV):更偏向于科學研究領域,目標是讓計算機能夠像人眼一樣“看懂”和“理解”圖
像和視頻。它是一個更廣泛、更基礎的學科。

● 機器視覺(MV):更偏向于工程應用領域,特別是工業自動化。目標是利用視覺技術替代人眼
進行測量、檢測、引導和識別等特定任務。 ---- 工廠流水線工人.

2.2 圖像的張量表示
(N,C,H,W)是PyTorch 中表示張量維度的默認約定,其中:
●N 代表批量大小(Batch Size):這是指在每一次訓練或推理過程中,一次性處理的樣本數量。
●c 代表通道數(Number of Channels):這是指輸入數據的通道數量,通常用于表示顏色通道(比如在圖像處理中的紅色、綠色、藍色通道,即 RGB),或者在卷積神經網絡中的特征通道數。
●H 代表高度(Height):這是輸入數據的高度的像素數
●w 代表寬度(Width):這是輸入數據的寬度像素數
例如,如果你有一個批量大小為 32 的彩色圖像數據集,每個圖像的尺寸為 128x128 像素,那么你的輸入數據的形狀就可以表示為(32,3,128,128),其中N=32、c=3、H=128、 w=128。

2.6 數據增強操作
又叫數據增廣,數據增強能夠有效擴充數據集的規模和多樣性,進而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與魯棒性。通過對原始圖像數據集進行一系列的數據增強變換,生成大量的新圖像數據
數據增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直接增加數據集的樣本數目,而是通過對現有樣本進行各種變換(如旋轉、翻轉、裁剪等),生成更多的數據變體,從而增加數據的多樣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寫入循環中,每次訓練時,模型看到的都是經過隨機變換的新樣本。也就是訓練時,數據增強不會直接增加數據集的樣本數目,而是在每次訓練時動態生成新的數據變體。
常見的修改策略包括以下幾類

  1. 幾何變換:如旋轉、縮放、平移、剪裁、裁剪、翻轉
  2. 像素變換:如修改顏色、亮度、對比度、飽和度、色相、高斯模糊(模擬對焦失敗)、增加噪聲、馬賽克
  3. 語義增強(暫時不用):mixup,對圖像進行結構性改造、cutout隨機遮擋等

此外,在數據極少的場景長,常常用生成模型來擴充數據集,如GAN、VAE等。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transforms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設置中文字體支持
plt.rcParams["font.family"] = ["SimHei"]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 解決負號顯示問題# 檢查GPU是否可用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print(f"使用設備: {device}")# 1. 數據預處理
# 訓練集:使用多種數據增強方法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train_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隨機裁剪圖像,從原圖中隨機截取32x32大小的區域transforms.RandomCrop(32, padding=4),# 隨機水平翻轉圖像(概率0.5)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 隨機顏色抖動: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和色調隨機變化transforms.ColorJitter(brightness=0.2, contrast=0.2, saturation=0.2, hue=0.1),# 隨機旋轉圖像(最大角度15度)transforms.RandomRotation(15),# 將PIL圖像或numpy數組轉換為張量transforms.ToTensor(),# 標準化處理:每個通道的均值和標準差,使數據分布更合理transforms.Normalize((0.4914, 0.4822, 0.4465), (0.2023, 0.1994, 0.2010))
])# 測試集:僅進行必要的標準化,保持數據原始特性,標準化不損失數據信息,可還原
test_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ToTensor(),transforms.Normalize((0.4914, 0.4822, 0.4465), (0.2023, 0.1994, 0.2010))
])# 2. 加載CIFAR-10數據集
train_dataset = datasets.CIFAR10(root='./data',train=True,download=True,transform=train_transform  # 使用增強后的預處理
)test_dataset = datasets.CIFAR10(root='./data',train=False,transform=test_transform  # 測試集不使用增強
)# 3. 創建數據加載器
batch_size = 64
train_loader = DataLoader(train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test_loader = DataLoader(test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False)

注意數據增強一般是不改變每個批次的數據量,是對原始數據修改后替換原始數據。其中該數據集事先知道其均值和標準差,如果不知道,需要提前計算下。

二、 CNN模型

卷積的本質:通過卷積核在輸入通道上的滑動乘積,提取跨通道的空間特征。所以只需要定義幾個參數即可

  1. 卷積核大小:卷積核的大小,如3x3、5x5、7x7等。
  2. 輸入通道數:輸入圖片的通道數,如1(單通道圖片)、3(RGB圖片)、4(RGBA圖片)等。
  3. 輸出通道數:卷積核的個數,即輸出的通道數。如本模型中通過 32→64→128 逐步增加特征復雜度
  4. 步長(stride):卷積核的滑動步長,默認為1。
# 4. 定義CNN模型的定義(替代原MLP)
class CNN(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CNN, self).__init__()  # 繼承父類初始化# ---------------------- 第一個卷積塊 ----------------------# 卷積層1:輸入3通道(RGB),輸出32個特征圖,卷積核3x3,邊緣填充1像素self.conv1 = nn.Conv2d(in_channels=3,       # 輸入通道數(圖像的RGB通道)out_channels=32,     # 輸出通道數(生成32個新特征圖)kernel_size=3,       # 卷積核尺寸(3x3像素)padding=1            # 邊緣填充1像素,保持輸出尺寸與輸入相同)# 批量歸一化層:對32個輸出通道進行歸一化,加速訓練self.bn1 =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32)# ReLU激活函數:引入非線性,公式:max(0, x)self.relu1 = nn.ReLU()# 最大池化層:窗口2x2,步長2,特征圖尺寸減半(32x32→16x16)self.pool1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stride默認等于kernel_size# ---------------------- 第二個卷積塊 ----------------------# 卷積層2:輸入32通道(來自conv1的輸出),輸出64通道self.conv2 = nn.Conv2d(in_channels=32,      # 輸入通道數(前一層的輸出通道數)out_channels=64,     # 輸出通道數(特征圖數量翻倍)kernel_size=3,       # 卷積核尺寸不變padding=1            # 保持尺寸:16x16→16x16(卷積后)→8x8(池化后))self.bn2 =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64)self.relu2 = nn.ReLU()self.pool2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 尺寸減半:16x16→8x8# ---------------------- 第三個卷積塊 ----------------------# 卷積層3:輸入64通道,輸出128通道self.conv3 = nn.Conv2d(in_channels=64,      # 輸入通道數(前一層的輸出通道數)out_channels=128,    # 輸出通道數(特征圖數量再次翻倍)kernel_size=3,padding=1            # 保持尺寸:8x8→8x8(卷積后)→4x4(池化后))self.bn3 =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128)self.relu3 = nn.ReLU()  # 復用激活函數對象(節省內存)self.pool3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 尺寸減半:8x8→4x4# ---------------------- 全連接層(分類器) ----------------------# 計算展平后的特征維度:128通道 × 4x4尺寸 = 128×16=2048維self.fc1 = nn.Linear(in_features=128 * 4 * 4,  # 輸入維度(卷積層輸出的特征數)out_features=512          # 輸出維度(隱藏層神經元數))# Dropout層:訓練時隨機丟棄50%神經元,防止過擬合self.dropout = nn.Dropout(p=0.5)# 輸出層:將512維特征映射到10個類別(CIFAR-10的類別數)self.fc2 = nn.Linear(in_features=512, out_features=10)def forward(self, x):# 輸入尺寸:[batch_size, 3, 32, 32](batch_size=批量大小,3=通道數,32x32=圖像尺寸)# ---------- 卷積塊1處理 ----------x = self.conv1(x)       # 卷積后尺寸:[batch_size, 32, 32, 32](padding=1保持尺寸)x = self.bn1(x)         # 批量歸一化,不改變尺寸x = self.relu1(x)       # 激活函數,不改變尺寸x = self.pool1(x)       # 池化后尺寸:[batch_size, 32, 16, 16](32→16是因為池化窗口2x2)# ---------- 卷積塊2處理 ----------x = self.conv2(x)       # 卷積后尺寸:[batch_size, 64, 16, 16](padding=1保持尺寸)x = self.bn2(x)x = self.relu2(x)x = self.pool2(x)       # 池化后尺寸:[batch_size, 64, 8, 8]# ---------- 卷積塊3處理 ----------x = self.conv3(x)       # 卷積后尺寸:[batch_size, 128, 8, 8](padding=1保持尺寸)x = self.bn3(x)x = self.relu3(x)x = self.pool3(x)       # 池化后尺寸:[batch_size, 128, 4, 4]# ---------- 展平與全連接層 ----------# 將多維特征圖展平為一維向量:[batch_size, 128*4*4] = [batch_size, 2048]x = x.view(-1, 128 * 4 * 4)  # -1自動計算批量維度,保持批量大小不變x = self.fc1(x)           # 全連接層:2048→512,尺寸變為[batch_size, 512]x = self.relu3(x)         # 激活函數(復用relu3,與卷積塊3共用)x = self.dropout(x)       # Dropout隨機丟棄神經元,不改變尺寸x = self.fc2(x)           # 全連接層:512→10,尺寸變為[batch_size, 10](未激活,直接輸出logits)return x  # 輸出未經過Softmax的logits,適用于交叉熵損失函數# 初始化模型
model = CNN()
model = model.to(device)  # 將模型移至GPU(如果可用)

上述定義CNN模型中:

  1. 使用三層卷積+池化結構提取圖像特征
  2. 每層卷積后添加BatchNorm加速訓練并提高穩定性
  3. 使用Dropout減少過擬合

可以把全連接層前面的不理解為神經網絡的一部分,單純理解為特征提取器,他們的存在就是幫助模型進行特征提取的。

2.1 batch歸一化

Batch 歸一化是深度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歸一化技術,加速模型收斂并提升泛化能力。通常位于卷積層后。

卷積操作常見流程如下:

  1. 輸入 → 卷積層 → Batch歸一化層(可選) → 池化層 → 激活函數 → 下一層
  2. Flatten -> Dense (with Dropout,可選) -> Dense (Output)

其中,BatchNorm 應在池化前對空間維度的特征完成歸一化,以確保歸一化統計量基于足夠多的樣本(空間位置),避免池化導致的統計量偏差

旨在解決深度神經網絡訓練中的內部協變量偏移問題:深層網絡中,隨著前層參數更新,后層輸入分布會發生變化,導致模型需要不斷適應新分布,訓練難度增加。就好比你在學新知識,知識體系的基礎一直在變,你就得不斷重新適應,模型訓練也是如此,這就導致訓練變得困難,這就是內部協變量偏移問題。

通過對每個批次的輸入數據進行標準化(均值為 0、方差為 1),想象把一堆雜亂無章、分布不同的數據規整到一個標準的樣子。

  1. 使各層輸入分布穩定,讓數據處于激活函數比較合適的區域,緩解梯度消失 / 爆炸問題;
  2. 因為數據分布穩定了,所以允許使用更大的學習率,提升訓練效率。
階段均值/方差來源參數更新
訓練階段基于當前批次數據計算實時更新 g a m m a gamma gamma b e t a beta beta
推理階段使用訓練集的全局統計量(如滑動平均后的均值和方差)不更新參數,直接使用固定值

深度學習的歸一化有2類:

  1. Batch Normalization:一般用于圖像數據,因為圖像數據通常是批量處理,有相對固定的 Batch Size ,能利用 Batch 內數據計算穩定的統計量(均值、方差 )來做歸一化。
  2. Layer Normalization:一般用于文本數據,本數據的序列長度往往不同,像不同句子長短不一,很難像圖像那樣固定 Batch Size 。如果用 Batch 歸一化,不同批次的統計量波動大,效果不好。層歸一化是對單個樣本的所有隱藏單元進行歸一化,不依賴批次。

ps:這個操作在結構化數據中其實是叫做標準化,但是在深度學習領域,習慣把這類對網絡中間層數據進行調整分布的操作都叫做歸一化 。

2.2 特征圖

卷積層輸出的叫做特征圖,通過輸入尺寸和卷積核的尺寸、步長可以計算出輸出尺寸。可以通過可視化中間層的特征圖,理解 CNN 如何從底層特征(如邊緣)逐步提取高層語義特征(如物體部件、整體結構)。MLP是不輸出特征圖的,因為他輸出的一維向量,無法保留空間維度

特征圖就代表著在之前特征提取器上提取到的特征,可以通過 Grad-CAM方法來查看模型在識別圖像時,特征圖所對應的權重是多少。-----深度學習可解釋性

我們在后續介紹。下面接著訓練CNN模型

2.3 調度器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 交叉熵損失函數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 Adam優化器# 引入學習率調度器,在訓練過程中動態調整學習率--訓練初期使用較大的 LR 快速降低損失,訓練后期使用較小的 LR 更精細地逼近全局最優解。
# 在每個 epoch 結束后,需要手動調用調度器來更新學習率,可以在訓練過程中調用 scheduler.step()
scheduler = optim.lr_scheduler.ReduceLROnPlateau(optimizer,        # 指定要控制的優化器(這里是Adam)mode='min',       # 監測的指標是"最小化"(如損失函數)patience=3,       # 如果連續3個epoch指標沒有改善,才降低LRfactor=0.5        # 降低LR的比例(新LR = 舊LR × 0.5)
)
# scheduler = optim.lr_scheduler.StepLR(optimizer, step_size=5, gamma=0.1)  
# # 每5個epoch,LR = LR × 0.1  # scheduler = optim.lr_scheduler.MultiStepLR(optimizer, milestones=[10, 20, 30], gamma=0.5)  
# # 當epoch=10、20、30時,LR = LR × 0.5  # scheduler = optim.lr_scheduler.CosineAnnealingLR(optimizer, T_max=10, eta_min=0.0001)  
# # LR在[0.0001, LR_initial]之間按余弦曲線變化,周期為2×T_max  

可以把優化器和調度器理解為調參手段,學習率是參數

注意,優化器如adam雖然也在調整學習率,但是他的調整是相對值,計算步長后根據基礎學習率來調整。但是調度器是直接調整基礎學習率。

# 5. 訓練模型(記錄每個 iteration 的損失)
def train(model, train_loader, test_loader, criterion, optimizer, scheduler, device, epochs):model.train()  # 設置為訓練模式# 記錄每個 iteration 的損失all_iter_losses = []  # 存儲所有 batch 的損失iter_indices = []     # 存儲 iteration 序號# 記錄每個 epoch 的準確率和損失train_acc_history = []test_acc_history = []train_loss_history = []test_loss_history =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running_loss = 0.0correct = 0total = 0for batch_idx, (data, target)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data, target = data.to(device), target.to(device)  # 移至GPUoptimizer.zero_grad()  # 梯度清零output = model(data)  # 前向傳播loss = criterion(output, target)  # 計算損失loss.backward()  # 反向傳播optimizer.step()  # 更新參數# 記錄當前 iteration 的損失iter_loss = loss.item()all_iter_losses.append(iter_loss)iter_indices.append(epoch * len(train_loader) + batch_idx + 1)# 統計準確率和損失running_loss += iter_loss_, predicted = output.max(1)total += target.size(0)correct += predicted.eq(target).sum().item()# 每100個批次打印一次訓練信息if (batch_idx + 1) % 100 == 0:print(f'Epoch: {epoch+1}/{epochs} | Batch: {batch_idx+1}/{len(train_loader)} 'f'| 單Batch損失: {iter_loss:.4f} | 累計平均損失: {running_loss/(batch_idx+1):.4f}')# 計算當前epoch的平均訓練損失和準確率epoch_train_loss = running_loss / len(train_loader)epoch_train_acc = 100. * correct / totaltrain_acc_history.append(epoch_train_acc)train_loss_history.append(epoch_train_loss)# 測試階段model.eval()  # 設置為評估模式test_loss = 0correct_test = 0total_test = 0with torch.no_grad():for data, target in test_loader:data, target = data.to(device), target.to(device)output = model(data)test_loss += criterion(output, target).item()_, predicted = output.max(1)total_test += target.size(0)correct_test += predicted.eq(target).sum().item()epoch_test_loss = test_loss / len(test_loader)epoch_test_acc = 100. * correct_test / total_testtest_acc_history.append(epoch_test_acc)test_loss_history.append(epoch_test_loss)# 更新學習率調度器scheduler.step(epoch_test_loss)print(f'Epoch {epoch+1}/{epochs} 完成 | 訓練準確率: {epoch_train_acc:.2f}% | 測試準確率: {epoch_test_acc:.2f}%')# 繪制所有 iteration 的損失曲線plot_iter_losses(all_iter_losses, iter_indices)# 繪制每個 epoch 的準確率和損失曲線plot_epoch_metrics(train_acc_history, test_acc_history, train_loss_history, test_loss_history)return epoch_test_acc  # 返回最終測試準確率# 6. 繪制每個 iteration 的損失曲線
def plot_iter_losses(losses, indices):plt.figure(figsize=(10, 4))plt.plot(indices, losses, 'b-', alpha=0.7, label='Iteration Loss')plt.xlabel('Iteration(Batch序號)')plt.ylabel('損失值')plt.title('每個 Iteration 的訓練損失')plt.legend()plt.grid(True)plt.tight_layout()plt.show()# 7. 繪制每個 epoch 的準確率和損失曲線
def plot_epoch_metrics(train_acc, test_acc, train_loss, test_loss):epochs = range(1, len(train_acc) + 1)plt.figure(figsize=(12, 4))# 繪制準確率曲線plt.subplot(1, 2, 1)plt.plot(epochs, train_acc, 'b-', label='訓練準確率')plt.plot(epochs, test_acc, 'r-', label='測試準確率')plt.xlabel('Epoch')plt.ylabel('準確率 (%)')plt.title('訓練和測試準確率')plt.legend()plt.grid(True)# 繪制損失曲線plt.subplot(1, 2, 2)plt.plot(epochs, train_loss, 'b-', label='訓練損失')plt.plot(epochs, test_loss, 'r-', label='測試損失')plt.xlabel('Epoch')plt.ylabel('損失值')plt.title('訓練和測試損失')plt.legend()plt.grid(True)plt.tight_layout()plt.show()# 8. 執行訓練和測試
epochs = 20  # 增加訓練輪次以獲得更好效果
print("開始使用CNN訓練模型...")
final_accuracy = train(model, train_loader, test_loader, criterion, optimizer, scheduler, device, epochs)
print(f"訓練完成!最終測試準確率: {final_accuracy:.2f}%")# # 保存模型
#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ifar10_cnn_model.pth')
# print("模型已保存為: cifar10_cnn_model.pth")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907915.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907915.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907915.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仿生系統】愛麗絲機器人的設想(可行性優先級較高)

非程序化、能夠根據環境和交互動態產生情感和思想,并以微妙、高級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能力 我們不想要一個“假”的智能,一個僅僅通過if-else邏輯或者簡單prompt來模擬情感的機器人。您追求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能夠學習、成長,并形成獨特“個性…

面向連接的運輸:TCP

目錄 TCP連接 TCP報文段結構 往返時間估計與超時 可靠數據傳輸 回退N步or超時重傳 超時間隔加倍 快速重傳 流量控制 TCP連接管理 三次握手 1. 客戶端 → 服務器:SYN 包 2. 服務器 → 客戶端:SYNACK 包 3. 客戶端 → 服務器:AC…

SpringAI系列 - 升級1.0.0

目錄 一、調整pom二、MessageChatMemoryAdvisor調整三、ChatMemory get方法刪除lastN參數四、QuestionAnswerAdvisor調整Spring AI發布1.0.0正式版了?? ,搞起… 一、調整pom <properties><java.version>17</java.version><spring-ai.version>

前端高頻面試題2:JavaScript/TypeScript

1.什么是類數組對象 一個擁有 length 屬性和若干索引屬性的對象就可以被稱為類數組對象&#xff0c;類數組對象和數組類似&#xff0c;但是不能調用數組的方法。常見的類數組對象有 arguments 和 DOM 方法的返回結果&#xff0c;還有一個函數也可以被看作是類數組對象&#xff…

Spring Security入門:創建第一個安全REST端點項目

項目初始化與基礎配置 創建基礎Spring Boot項目 我們首先創建一個名為ssia-ch2-ex1的空項目(該名稱與配套源碼中的示例項目保持一致)。項目需要添加以下兩個核心依賴: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web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secur…

秋招Day12 - 計算機網絡 - UDP

說說TCP和UDP的區別&#xff1f; TCP使用無邊界的字節流傳輸&#xff0c;可能發生拆包和粘包&#xff0c;接收方并不知道數據邊界&#xff1b;UDP采用數據報傳輸&#xff0c;數據報之間相互獨立&#xff0c;有邊界。 應用場景方面&#xff0c;TCP適合對數據的可靠性要求高于速…

【QQ音樂】sign簽名| data參數加密 | AES-GCM加密 | webpack (下)

1.目標 網址&#xff1a;https://y.qq.com/n/ryqq/toplist/26 我們知道了 sign P(n.data)&#xff0c;其中n.data是明文的請求參數 2.webpack生成data加密參數 那么 L(n.data)就是密文的請求參數。返回一個Promise {<pending>}&#xff0c;所以L(n.data) 是一個異步函數…

Codeforces Round 1028 (Div. 2)(A-D)

題面鏈接&#xff1a;Dashboard - Codeforces Round 1028 (Div. 2) - Codeforces A. Gellyfish and Tricolor Pansy 思路 要知道騎士如果沒了那么這個人就失去了攻擊手段&#xff0c;貪心的來說我們只需要攻擊血量少的即可&#xff0c;那么取min比較一下即可 代碼 void so…

【存儲基礎】存儲設備和服務器的關系和區別

文章目錄 1. 存儲設備和服務器的區別2. 客戶端訪問數據路徑場景1&#xff1a;經過服務器處理場景2&#xff1a;客戶端直連 3. 服務器作為"中轉站"的作用 剛開始接觸存儲的時候&#xff0c;以為數據都是存放在服務器上的&#xff0c;服務器和存儲設備是一個東西&#…

macOS 安裝 Grafana + Prometheus + Node Exporter

macOS 安裝指南&#xff1a;Grafana Prometheus Node Exporter 目錄簡介&#x1f680; 快速開始 安裝 Homebrew1. 安裝 Homebrew2. 更新 Homebrew 安裝 Node Exporter使用 Homebrew 安裝驗證 Node Exporter 安裝 Prometheus使用 Homebrew 安裝驗證安裝 安裝 Grafana使用 Home…

不可變集合類型轉換異常

記錄一個異常&#xff1a;class java.util.ImmutableCollections$ListN cannot be cast to class java.util.ArrayList (java.util.ImmutableCollections$ListN and java.util.ArrayList 文章目錄 1、原因2、解決方式一3、解決方式二4、關于不可變集合的補充4.1 JDK8和9的對比4…

【DAY37】早停策略和模型權重的保存

內容來自浙大疏錦行python打卡訓練營 浙大疏錦行 知識點&#xff1a; 過擬合的判斷&#xff1a;測試集和訓練集同步打印指標模型的保存和加載 僅保存權重保存權重和模型保存全部信息checkpoint&#xff0c;還包含訓練狀態 早停策略 作業&#xff1a; 對信貸數據集訓練后保存權…

【Zephyr 系列 3】多線程與調度機制:讓你的 MCU 同時干多件事

好的,下面是Zephyr 系列第 3 篇:聚焦 多線程與調度機制的實踐應用,繼續面向你這樣的 Ubuntu + 真板實戰開發者,代碼清晰、講解通俗、結構規范,符合 CSDN 高質量博客標準。 ??關鍵詞:Zephyr、線程調度、k_thread、k_sleep、RTOS、BluePill ??適合人群:想從裸機開發進…

實現RabbitMQ多節點集群搭建

目錄 引言 一、環境準備 二、利用虛擬機搭建 ? 三、鏡像集群配置 四、HAProxy實現負載均衡(主用虛擬機操作) 五、測試RabbitMQ集群搭建情況 引言 在現代分布式系統中&#xff0c;消息隊列&#xff08;Message Queue&#xff09;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 RabbitMQ 作為…

異步上傳石墨文件進度條前端展示記錄(采用Redis中String數據結構實現-蘇東坡版本)

昔者&#xff0c;有客臨門&#xff0c;亟需自石墨文庫中擷取卷帙若干。此等文冊&#xff0c;非止一卷&#xff0c;乃累牘連篇&#xff0c;亟需批量轉置。然吾輩慮及用戶體驗&#xff0c;當效東坡"腹有詩書氣自華"之雅意&#xff0c;使操作如行云流水&#xff0c;遂定…

Axure 基礎入門

目錄 認識產品經理 項目團隊* 基本概述 認識產品經理 A公司產品經理 B公司產品經理 C公司產品經理 D公司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工作范圍 產品經理工作流程* 產品經理的職責 產品經理的分類 產品經理能力要求 產品工具 產品體驗報告 原型設計介紹 原型設計概述 為…

零基礎學習計算機網絡編程----socket實現UDP協議

本章將會詳細的介紹如何使用 socket 實現 UDP 協議的傳送數據。有了前面基礎知識的鋪墊。對于本章的理解將會變得簡單。將會從基礎的 Serve 的初始化&#xff0c;進階到 Client 的初始化&#xff0c;以及 run。最后實現一個簡陋的小型的網絡聊天室。 目錄 1.UdpSever.h 1.1 構造…

普中STM32F103ZET6開發攻略(二)

接上文&#xff1a;普中STM32F103ZET6開發攻略&#xff08;一&#xff09;-CSDN博客 各位看官老爺們&#xff0c;點擊關注不迷路喲。你的點贊、收藏&#xff0c;一鍵三連&#xff0c;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喲&#xff01;&#xff01;&#xff01; 目錄 接上文&#xff1a;普中…

用提示詞寫程序(3),VSCODE+Claude3.5+deepseek開發edge擴展插件V2

edge擴展插件;篩選書簽,跳轉搜索,設置背景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nfnwQXCkePRnRh5ltFyfag?pwd86se 提取碼: 86se 導入解壓的擴展文件夾: 導入擴展成功: edge擴展插件;篩選書簽,跳轉搜索,設置背景

電腦桌面便簽軟件哪個好?桌面好用便簽備忘錄推薦

在日常辦公中&#xff0c;一款優秀的桌面便簽工具能顯著提升工作效率。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選擇&#xff0c;不少用戶都難以抉擇。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兼具輕量化與多功能性的便簽軟件&#xff0c;那么集實用性與便捷性于一身的"好用便簽"&#xff0c;或許就是你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