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你想要入門K8S的時候,往往會被各種概念搞的暈乎乎的,什么API Server,Scheduler,Controller manager,Etcd,Pod,Kubelet,kube-proxy,deployment……
哪怕你使用了各種圖形化面板,例如我之前使用的kuboard,還有目前使用的KubeSphere,都沒法真正的做到屏蔽底層概念,讓用戶把重心放在應用上,這時候你可能會把Sealos搬出來,可是你看它的價格計算器啊
這個價格夠我買個4C8G的服務器了,我還不如去用服務器
但是,最近出現了一個我愿意稱為跨時代的東西,那就是雨云的云應用
我翻遍了目前的每一個頁面,每一個功能,只發現了兩個K8S的名詞,Pods和服務(Service)
那么在哪里呢,在資源監控和應用管理出現了一瞬間
既然它沒有其他的K8S中的概念,那么這究竟是什么東西?
有一個比方,你從雨云免費領了一個手機,你需要什么直接在應用商店里下應用就可以了,你的應用使用了多少資源,你付多少資源的錢就好了,甚至不用關心什么服務器什么基礎設施
使用截圖
使用方法
首先需要來搞一個雨云的號,雨云 - 新一代云服務提供商,使用這個鏈接可以有優惠,怎么注冊就不用教了吧
注冊完成后去云應用里面,然后創建一個項目
至于接下來的操作,因為它太簡單了,隨便摸索就能在沒有任何云原生/服務器/容器基礎的情況下搞明白,我們以安裝cloudreve網盤程序為例,看看裝一個到底有多簡單
安裝Cloudreve體驗
跟著上面的步驟創建好項目之后,進入項目的管理頁,來到應用管理,新建一個應用,然后就可以在應用商店里挑了
找到我們想安裝的應用,直接點擊安裝即可
我們只需要關心一個東西,那就是紅色框中的端口,隨便選一個不沖突的端口就能用,如果你不希望使用共享IP,而是像每臺服務器那樣,每個都有獨立的IP,你可以在藍色框中更改
創建后等待一會,通常幾秒就可以部署好,不會超過1分鐘,比服務器開機都快
等狀態變為運行中后,點擊服務后面的小地球和一個端口號的東西可以復制訪問地址
直接粘貼到瀏覽器的地址欄里就能訪問了
這一切是不是感覺和用手機的體驗差不多,需要什么就從應用商店安裝什么
你也可以看當前應用的文件管理、終端、日志等
結束語
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如果你想把服務器變成這樣方便的操作,你怎么說也要預估服務器配置,根據兼容性選操作系統,安裝docker,安裝面板,配防火墻,國內服務器的話甚至還要配docker鏡像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你真的用得到服務器的那么多配置嗎,看看自己的服務器,除了apt/yum/dnf什么的裝個東西,或者跑個docker build,再或者某些高負載場景,CPU負載連20%都沒超過吧?內存是不是還要提心吊膽的預留一些?
就拿我這臺機子來說,CPU負載常年在10%以下,但是又因為其他云廠商性價比高的服務器,通常也只有2-2,2-4,4-8這種比例的配置,服務真正運行起來,甚至CPU只要1個核心就能用,但是內存卻吃的比較多,可能需要6G,這時候完全可以使用云應用來降本增效
畢竟云應用本身就存在資源冗余,剛好你只需要為你已用的那部分資源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