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工程中的 QFD
在軟件工程領域,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用戶需求的日益復雜,如何有效地將用戶需求轉化為軟件產品,成為軟件開發團隊面臨的重要挑戰。而質量功能部署(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作為一種強大的工具,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QFD 的起源和發展
QFD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60 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企業面臨著來自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滿足顧客需求,質量管理專家赤尾洋二和水野滋提出了一種新的質量管理方法,即質量功能展開(QFD)。
1966 年,普利司通輪胎公司的 Kiyotaka Oshiumi 首次將 QFD 應用于實踐,他使用魚骨圖將顧客的需求轉換成所需控制及測量的質量特征及流程因素。到了 1972 年,三菱重工的神戶造船廠使用 QFD 來設計油輪,并對魚骨圖進行了發展,引入了價值工程原則,QFD 最終發展成為一項產品設計及其流程本身的質量控制系統。
QFD 這一概念在 1978 年由 JUSE 出版的第一本關于 QFD 的書《質量功能展開》中得到了系統的闡述。1983 年,Yoji Akao 在 ASQC 的《Quality Progress》雜志上發表了第一篇有關 QFD 的文章,此后 QFD 的知名度迅速擴散。同年 11 月,Yoji Akao 在芝加哥舉辦的 QFD 研討會,也使 QFD 開始為更多國家所了解。
QFD 最早傳入中國同樣始于 1983 年 11 月,當時中國一些知名企業的代表參加了 Yoji Akao 在芝加哥舉辦的 QFD 研討會。20 世紀 90 年代以后,QFD 真正為國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