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判斷??
- 常用的判斷符號(比較運算符)
- and
- or
- 括號
- not
- in 和 not in
- if-elif-else
- 循環??
- 計數循環 for
- range()函數
- 簡易倒計時
- enumerate()函數
- zip()函數
- 遍歷列表
- 遍歷元組
- 遍歷字符串
- 遍歷字典
- 條件循環 while
- 提前跳轉 continue
- 跳出循環 break
- 能量站??
判斷??
一點小知識:
- 在Python中,縮進量相同的被視為同一代碼塊。Python中一次縮進是
4
個空格,也就是一個TAB
鍵。 - 一個等號
=
是賦值;兩個等號==
是判斷等號兩端是否相等,相等就返回TRUE
,不相等就返回FALSE
。 if
的條件為TRUE
時執行后面的代碼塊。
常用的判斷符號(比較運算符)
<
(小于)、<=
(小于或等于)、>
(大于)、>=
(大于或等于)、==
(等于)、!=
(不等于)。還有一個范圍比較,比如6 < a < 8
。
and
and
兩端的兩個條件都滿足才是TRUE
。
x = 12
y = 25if x < 15 and y > 20:print("x 小于 15 且 y 大于 20")
運行截圖:
or
or
兩端的其中一個條件滿足就能TRUE
。
day = "Saturday"if day == "Saturday" or day == "Sunday":print("今天是周末")
else:print("今天是工作日")
運行截圖:
括號
當條件較為復雜時,使用括號可以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并確保邏輯運算的優先級正確。
x = 18
y = 20
z = 30if (x < y) and (y < z) or (x == 10):print("條件成立")
運行截圖:
由and
連接的條件可以看成一整個大的條件,即[ (x < y) and (y < z) ]
(代碼里不能這樣用中括號[]
再括起來哦,這里只是方便理解)。or
左邊這一大塊條件已經滿足了,or
左右兩端滿足一端就是TRUE
。
not
可以用not
對比較條件取反。if not (age < 18):
與if age >= 18
的含義相同。
age = 18if not (age < 18):print("長大了也要允許自己開心哦~")
else:print("走,買辣條去!")
運行截圖:
in 和 not in
雖然不是傳統的比較運算符,但在 IF
語句中常用 in
和 not in
來檢查元素是否存在于序列中。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if "banana" in fruits:print("香蕉在水果列表中")if "orange" not in fruits:print("橙子不在水果列表中")
運行截圖:
if-elif-else
??可以只寫if
,但是不建議,因為這樣顯得我們不厲害??
a = '公主王子們'if len(a) == 1:print("別熬夜啦")
if len(a) == 2:print("多吃水果和蔬菜")
if len(a)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