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刷
思維訓練讓你更高、更強!
題目1
誰在說謊,誰拿走了零錢?
姐姐上街買菜回來后,就隨手把手里的一些零錢放在了抽屜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錢買菜的時候發現抽屜里的零錢沒有了,于是,她就把三個妹妹叫來,問她們是不是拿了抽屜里的零錢,甲說:“我拿了,中午去買零食了。”乙說:“我看到甲拿了。”丙說:“總之,我與甲都沒有拿。”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在說謊,那么到底誰在說謊?誰把零錢拿走了?
分析邏輯
此問題主要采用的是假設法思路,進行相關的計算分析,研究不同的場景和條件。希望我們可以熟能生巧,后面通過不斷的刷題之后,講這種假設計算場景能力,使用的如火純情!前提是只有一個人在說謊,可以考慮采用互斥理論進行排除不正確的場景:
解題
-
前提: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在說謊。
-
假設1:如果是甲(我拿了,中午去買零食了)說謊了,因此可以得出甲沒有偷錢,因此乙(我看到甲拿了)也說謊了。這與「前提」相互矛盾,所以這種假設是錯誤的。說明甲沒有說謊。
至此,說明投錢的人是甲,我們在來研究第二小問題,誰說謊了。
- 假設2:由于假設1的原因,說明乙沒有說謊,否則乙說謊了,那么就說明甲沒有偷錢,這與我們上面的推論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乙也沒有說謊。
至此,我們可以推論出說謊的是丙。
- 假設3:如果丙(總之,我與甲都沒有拿)說的是真話,說明投錢的是乙,在這個條件下是與我們上面的假設不成立的,因為從上面的結論可以推出偷錢的正是甲。
答案
偷錢的是甲、撒謊的是丙。
題目2
夜明珠在哪里?
一個人的夜明珠丟了,于是他開始四處尋找。有一天,他來到了山上,看到有三個小屋,分別為1號、2號、3號。從這三個小屋里分別走出來一個女子,1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里。”2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在1號屋內。”3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里。”這三個女子,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那么,誰說了真話?夜明珠到底在哪個屋里面?
分析邏輯
為了方便解題和分析這種類型題,我給大家總結了一套邏輯解題思路,主要建立這種模型:前提+條件+假設排查 = 答案。
前提
這三個女子,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
條件
- 1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里。
- 2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在1號屋內。
- 3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里。
假設排查
可以看出來1號屋的女子和2號屋的女子是互斥的,所以這兩個條件,假設其中一種均可以。
- 假設1:1號屋的女子說的是真話,說明2號屋的女子說的是假話,那么3號說的也是真話,那么這個說的是錯誤的。所以突破口應該在3號屋的女子。
- 假設2:我們在分析一下1號屋的女子說的是假話,那么2號屋的女子說的是真話,同樣的問題,3號說的依然是真話,這仍然屬于與【前提】部分是相互矛盾的,所以這種場景也是不對的。
- 假設3:我們還是需要再3號屋子的女子進行尋找突破點,如果是3號說話了,那么此問題,不攻自破,3號說謊了,那么說明是3號屋子的女子偷的夜明珠。因此得到了一部分答案。此外還可以推測出,2號屋的女子說的也是假的,因為不在1號屋子里面,而是在3號屋子。這說明2號屋子的女子也是說謊的,最終符合我們的【前提條件】。
答案
1號屋子的女子說的是真話,并且3號屋子的女子偷的夜明珠。
題目3
誰的成績好?
玲玲和芳芳經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問她們:“你們倆經常在一起玩,這次期末考試你們誰的成績好呀?”玲玲說:“我的成績比較好一點。”芳芳說:“我的成績比較差一些。”她們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說實話。那么,到底她們誰的考試成績好?
分析邏輯
前提
她們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說實話。
條件
- 玲玲說:我的成績比較好一點
- 芳芳說:我的成績比較差一些
假設排查
這個問題相比前兩道題而言,會稍微復雜一些,因為它的【前提】條件的場景會比較多。
前提條件的可能性說明:兩個人都說謊了,也可能只有一個人說謊了,那么我們要用的方案就是要考慮,什么場景下,兩個人都沒說謊的場景,從而進行排除此種假設。
假設1:如果說玲玲的成績好,是真的條件,那么說明玲玲成績是最好的,但是會得出芳芳說的也是真話,所以此場景與我們的【前提】相互矛盾,所以,說明玲玲說的是假話、芳芳說的也是假話。
答案
玲玲、芳芳都說了慌,并且芳芳的成績要好于玲玲。
題目4
她們分別買了什么?
小麗、小玲、小娟三個人一起去商場里買東西。她們都買了各自需要的東西,有帽子,發夾,裙子,手套等,而且每個人買的東西還不同。有一個人問她們三個都買了什么,小麗說:“小玲買的不是手套,小娟買的不是發夾。”小玲說:“小麗買的不是發夾,小娟買的不是裙子。”小娟說:“小麗買的不是帽子,小玲買的是裙子。”她們三個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么,她們分別買了什么東西?
分析邏輯
前提
-
她們三個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么,她們分別買了什么東西?
-
每個人買的東西還不同
條件
- 小麗說:小玲買的不是手套,小娟買的不是發夾。
- 小玲說:小麗買的不是發夾,小娟買的不是裙子。
- 小娟說:小麗買的不是帽子,小玲買的是裙子。
假設排查
此問題更加的復雜哈,但是方案還是有的,只要證明某一個人說的話是全部正確/全部錯誤的,就會出現排除計算的場景在。我們先進行尋找那兩個人說的信息是相關且相互矛盾的。
互斥矛盾推算法
我們想辦法尋找確定數據值,因為不確定條件過多,所以如果用暴力方法破解過于繁瑣和復雜。
假設
- 小玲說:
- 小麗買的不是發夾(錯誤)- > 小麗買的是發夾
- 小娟買的不是裙子(正確)- > 小娟買的不是裙子
- 小娟說:
- 小麗買的不是帽子(正確)-> 小麗買的不是帽子 (這與小玲說的相互符合)
- 小玲買的是裙子(錯誤)-> 小玲買的不是裙子
- 小麗說:
- 小玲買的不是手套(錯誤)-> 小玲買的是手套
- 小娟買的不是發夾(正確)-> 小娟買的不是發夾,這與小玲說的相互符合。與前提也符合條件。
帽子,發夾,裙子,手套
小麗買的是發夾、 小玲買的是手套、對于小娟而言我們(小娟買的不是裙子)&& ( 小娟買的不是發夾),因為小玲買了手套,所以小娟沒有辦法在買手套了,否則與【前提】互斥,所以只能買的是帽子。
答案
小麗買的是發夾、 小玲買的是手套、小娟買的帽子。
題目5
誰偷了奶酪
有四只小老鼠一塊出去偷食物(它們都偷食物了),回來時族長問它們都偷了什么食物。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奶酪。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老鼠C說:我沒偷奶酪。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奶酪。族長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只老鼠說了實話。那么下列的評論正確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奶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沒有偷奶酪;
c.有些老鼠沒偷奶酪;
d.老鼠B偷了一顆櫻桃。
分析邏輯
前提
長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只老鼠說了實話。
條件
- 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奶酪。
- 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
- 老鼠C說:我沒偷奶酪。
- 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奶酪。
假設排查
互斥矛盾推算法
假設
-
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奶酪。(正確)
-
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錯誤)
-
老鼠C說:我沒偷奶酪。(錯誤)
-
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奶酪。(錯誤)
這個不用到下一輪的邏輯判斷,就可以的出答案,只有老鼠A說的是真話,每一個人都偷了奶酪。
答案
a.所有老鼠都偷了奶酪;(正確)
b.所有的老鼠都沒有偷奶酪;(錯誤)- 悖論
c.有些老鼠沒偷奶酪;- 悖論
d.老鼠B偷了一顆櫻桃。(錯誤)- 悖論
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好處
當你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時,你會獲得以下好處:
-
更好的決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分析問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
更好的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找到問題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
更好的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你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好地理解別人的觀點,并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
更好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更好地應用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成果。
-
更好的職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是許多職業所需的重要技能之一,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你在職場上更好地表現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