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西電本,二戰某985基本寄了。知識儲備方面:無任何408基礎,學校開過數據結構課程60分過,python純靠自學,無任何刷題經驗,無項目經驗,簡歷東拼西湊。
大概是12月底和OD聯系,同時開始準備流程。
機考:帖主最終機考395/400,刷了幾周的題,只刷隔壁HOT100,根據目前OD卷的主要熱門考點去隔壁HOT100里找對應的中等題刷就行,最后在考前再熟悉熟悉牛客網的編程界面以及常見輸入輸出的處理就OK了。其實帖主感覺只要字符串和數組處理這塊刷精通了,想150/400過就沒任何問題了。帖主機考的第二題只拿了95分,當時是用了正則解出來的,應該是某個邊界案例的問題(牛客網不像隔壁,不會告訴你哪個案例出問題了)導致有5分沒拿到。當時比較緊張找了幾分鐘問題也沒找出來,擔心最后200分的題寫不完了遂馬上交卷做下一道題了,結果最終全部題寫完了還剩40多分鐘,前面5分因為已經交卷也沒法再拿了。
總結下,答主感覺OD卷的機考題真沒想象中的難,好好根據考點去刷對應的題(注意刷題過程的代碼一定要到自己能寫出來為止,切忌只看代碼),這樣下來過機考是沒任何問題的。能高盡量高,對后面定薪有幫助。
資格面試:主要是了解基本情況。如果你是目標院校的,如實回答就好,沒項目經驗就沒有,不會就不會,二戰就二戰,空窗就空窗別藏著掖著,不然只會打負分。帖主簡歷都是東拼西湊的,最后簡單問了下,確認了下學校和我今年確實在二戰考研,面試官就直接給過了。
技術一面:問了python中可變對象的淺層拷貝深層拷貝的區別,有順序的字典數據結構OrdereDict ,函數有多個裝飾器時裝飾器的執行流程和順序等,沒啥大問題。給的編程題同樣用正則+一個排序算法就完成了,感覺比機考簡單(PS:正則確實好用,解字符串問題的神器)。最后找人問了下面試官說可以給到d1的A或者可以試試沖沖d2,不過考慮到d2基本都會有工作經驗,而且技術二面還不確定,求穩還是選了d1。
技術二面:貌似中獎了,抽到個和我本科專業相同的的面試官(答主自知專業課學的巨爛遂跨業務了)。被瘋狂拷打,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式識別,這些我基本忘光了,一半會一半不會。最后面試官貌似沒準備編程題目,沒讓在本地寫,而是當場在力扣上給我找了道中等難度的題(比機考難一點)在力扣寫。當時我確實慌了,好在最后還是寫出來了通過了。但到這里還沒結束,接著面試官讓我用動態規劃的方法再解一遍,不過后來看了下我的解法擊敗了90%+用戶,還是讓我過了,算是險過。最后面試官給的等級因為系統出問題了看不到。。。
總結下,其實看到大家的面經,發現技術面試只要搞定編程題大概率都能過的,同時記得對面試官有禮貌些。
主管面試:主管面試一般不會為難你。面試官直說了他知道我沒有任何項目經驗也沒有工作經驗,不會問不會的。當時面試官是給我提了兩個方向,第一個是讓我對個人情況進行介紹,第二個是讓我細說自己某個項目的實現流程,創新點,遇到的困難,解決辦法等。項目方面帖主直接說的自己的本科畢設項目,感覺整個面試流程的50%的時間都在聊這個項目(面試官確實是會問細節和實現中的一些問題)。其他的問題有:說下自身的優勢?你能否接受華為的工作氛圍和文化?為什么放棄考研來找工作?諸如此類。最后給了A(感覺基本主管面試都會給A)。
總結下,主管面試其實是最友好的一面了,基本不卡,主要目的是給以后的上司留個好印象。面試中最重要的是好好準備下自己某個項目的介紹。
整個流程前前后后加起來有快一個月了,終于快走完了。目前帖主在等人事部門的審批流程,焦急中。
1.31日更新——————————
offer 審批出問題了,早上打電話說一輪技術面我沒開攝像頭,二輪技術面的截圖里我剛好擋臉了。可能需要重面。
沒開攝像頭的那一面的情況是帖主剛進去會議(此時還沒開攝像頭),面試官就提醒我打開桌面共享。在打開桌面共享后,我倆就這樣直接開始面試提問了。。。一直到會議結束我倆都沒有意識到攝像頭沒開。
技術二面的情況是帖主用的是筆記本自帶的攝像頭,而攝像頭位于筆記本的底部。當時一開始我調試到確保能拍到全臉的,結果后面寫代碼時因為個人習慣原因有時就趴著了,在這種時候臉就沒能被照進去,而好巧不巧會議的截圖剛好就拍在這種地方了。
被告知需要走澄清流程,而如果澄清沒過的話就需要重面了。
下午問了下,還好澄清流程過了不用再重面,現在在繼續走審批的流程。
TIPS:大家還是注意下,一是別忘記開攝像頭,二是注意無論是在自己正常交流,還是手撕代碼等各種姿勢下都確保攝像頭能照到自己的全臉。最后如果你用的是筆記本自帶的攝像頭,并且像我的一樣剛好位置很艸蛋,那么可以考慮買個外置的攝像頭。畢竟后續在這種小問題上出問題是真麻煩。。。
最后吐槽下,當時面試結果都錄入系統生效了竟然都沒檢查面試本身的問題。還是直到最后審批才檢查又提出來,這流程混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