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理解一下涉及的幾個核心概念:
-
主鍵 (Primary Key): 主鍵是數據庫表中的特殊列,用于唯一標識表中的每一行。它不能有重復值,也不能有NULL值。
-
唯一索引 (Unique Index): 唯一索引類似于主鍵,但它允許NULL值。一個表可以有多個唯一索引。
-
非唯一索引 (Non-Unique Index): 非唯一索引允許在索引列中有重復值。
-
隔離級別 (Isolation Levels):
- RC (Read Committed): 讀已提交。在這種隔離級別下,一個事務只能看到在它開始之前已經提交的事務所做的修改。
- RR (Repeatable Read): 可重復讀。這是MySQL的默認隔離級別。在這種隔離級別下,一個事務在開始后看到的數據快照是一致的,即使其他事務在此期間進行了修改。
- Serializable: 這是最嚴格的隔離級別。它通過對所有讀取的行加鎖來防止其他事務并發修改這些行,從而確保事務是完全串行的。
現在,我們來分析每種組合的加鎖情況:
-
組合一:id 列是主鍵,RC 隔離級別
- 由于id是主鍵,所以查找非常快。在RC隔離級別下,當讀取數據時,會加上共享鎖(讀鎖),而在寫入數據時,會加上排他鎖(寫鎖)。
-
組合二:id 列是二級唯一索引,RC 隔離級別
- 與組合一類似,但由于是二級索引,可能需要額外的磁盤I/O來查找數據。加鎖機制與組合一相同。
-
組合三:id 列是二級非唯一索引,RC 隔離級別
- 與組合二類似,但由于是非唯一索引,可能存在多個相同的索引值,需要額外的查找來確定正確的行。加鎖機制與組合一相同。
-
組合四:id 列上沒有索引,RC 隔離級別
- 在沒有索引的情況下,數據庫可能需要進行全表掃描來查找數據。在RC隔離級別下,加鎖機制與之前相同。
-
組合五:id 列是主鍵,RR 隔離級別
- 在RR隔離級別下,事務開始后看到的數據快照是一致的。因此,當讀取數據時,不僅會對讀取的行加共享鎖,還會鎖定索引范圍,以防止其他事務插入新的行。
-
組合六:id 列是二級唯一索引,RR 隔離級別
- 與組合五類似,但由于是二級索引,可能需要額外的磁盤I/O。加鎖機制與組合五相同。
-
組合七:id 列是二級非唯一索引,RR 隔離級別
- 與組合六類似,但由于是非唯一索引,可能存在多個相同的索引值。加鎖機制與組合五相同。
-
組合八:id 列上沒有索引,RR 隔離級別
- 與組合四類似,但由于RR隔離級別的特性,加鎖會更加嚴格,可能需要鎖定更多的行或索引范圍。
-
組合九:Serializable 隔離級別
- 在Serializable隔離級別下,事務是完全串行的。當讀取數據時,不僅會對讀取的行加鎖,還會對索引范圍內的所有行加鎖,以防止其他事務進行任何修改。這確保了最高的數據一致性,但也可能導致并發性能下降。
總結:不同的組合和隔離級別對加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加鎖的粒度和嚴格程度上。更嚴格的隔離級別(如RR和Serializable)通常會有更嚴格的加鎖策略,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沒有索引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全表掃描,導致加鎖的范圍更廣,從而影響并發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