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了在Activity中編寫太多的代碼,該app由我來主導。就選擇用MVP模式。
概述
MVP是模型(Model)、視圖(View)、主持人(Presenter)的縮寫,分別代表項目中3個不同的模塊。
模型(Model)
負責處理數據的加載或者存儲,比如從網絡或本地數據庫獲取數據等;
視圖(View)
負責界面數據的展示,與用戶進行交互;
主持人(Presenter)
相當于協調者,是模型與視圖之間的橋梁,將模型與視圖分離開來。
如上圖所示,View與Model并不直接交互,而是使用Presenter作為View與Model之間的橋梁。
其中Presenter中同時持有Viwe層以及Model層的Interface的引用,而View層持有Presenter層Interface的引用。
當View層某個界面需要展示某些數據的時候,首先會調用Presenter層的某個接口,然后Presenter層會調用Model層
請求數據,當Model層數據加載成功之后會調用Presenter層的回調方法通知Presenter層數據加載完畢,
最后Presenter層再調用View層的接口將加載后的數據展示給用戶。這就是MVP模式的整個核心過程。
結合demo的示意圖
圖片放大看
這樣分層的好處就是大大減少了Model與View層之間的耦合度。一方面可以使得View層和Model層單獨開發與測試,互不依賴。另一方面Model層可以封裝復用,可以極大的減少代碼量。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