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研人員在做實驗的時候,少不了被旁人嘲笑或者蔑視的情況,因為常人往往是無法理解他們的想法的。例如曾經就有科研人員想要對地球進行鉆探,看看能夠在地表上鉆多深,是否能夠將地球給鉆穿了。很多人都會認為這種做法沒有意義而且不會成功的,但是其中的意義只有科研人員才知道。
前蘇聯的科學家就在1970年啟動了在科拉半島的鉆洞科研項目,參與該項目的所有工作人員在經過了20年的努力之后最終鉆出了一個世界上最深的洞。據悉這個洞甚至比馬里亞納海溝還要深,足足達到了12263米。但是后來這個計劃就戛然而止了,其中的原因就是越往下溫度越高,沒有鉆頭承受得起那種溫度。
蘇聯科學家認為他們所創下的紀錄實際上還沒鉆穿地球的“表皮”,畢竟地球的直徑為12756千米,越往內部溫度是越高的。當鉆洞的深度超過了1萬米之后,鉆頭會因為環境的溫度逐漸軟化,最終發生斷裂。
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人類制造的材料不行,但現在的材料不行不代表以后的材料不行,畢竟人類的科技在日益發展,相信材料的抗高溫程度會越來越高。
從理論上來講,要將地球鉆穿并非沒有可能,那么一旦地球被鉆穿了,會發生什么情況呢?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內部環境是充滿了高溫和高壓的,一旦被鉆破之后里面的熔巖等液體就會噴發出來,就像用針去刺破一個充滿水的氣球那樣。而地球內部的熔巖有多少我們是不知道的,一不小心地球的地表就有可能變成一片火海。
所以這種想法想想就好了,就算我們有能力也不能那么做,還是省點力去干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