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燒錢”并不能成為公司持續虧損的理由,反而可能成為公司升級轉型的關鍵所在。
上周三,特斯拉發布第四季度財報,其后特斯拉CEO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虧損收窄,營收同比增長88%,但與此同時其首席財務長Jason Wheeler已確認離職,將于今年4月離開公司。
此外,馬斯克還表示,今年將實現Model 3的量產和上市,但Model 3在上市之前會消耗大量的資金,公司或將再次面臨現金短缺危機。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暴跌,從260美元上方跌至約230美元,同比下跌約6%,創近8個月最大盤中跌幅,馬斯克身價也因此身價縮水約5億元美元,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排名降至87位。
股價大起大落,特斯拉正在為其“不理智”買單
其實,特斯拉股價動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只近三個月,特斯拉股價就先后經歷了3次大的動蕩,先是從230美元暴跌至150美元下方,隨后狂升至260美元上方,現在又跌回了230美元水平,顯然,“大起大落”才是特斯拉股價的“常態”。
此次股價大跌,外界普遍分析認為是與其高層變動和資金的持續消耗有關,但從特斯拉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高層變動僅是股價動蕩的導火索之一,“瘋狂燒錢模式”才是罪魁禍首。
數據統計,特斯拉自2012年登陸納斯達克以來僅有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且從2014年至今,其現金流就一直為負,截至去年12月31日,特斯拉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僅為33.9億美元。而如果特斯拉要在2017年實現Model 3的量產和上市,僅今年上半年其資本的支出總額就達20-25億美元。雖然馬斯克曾表示公司暫時還不需要從外部額外融資,但他也不否認會有其他選擇,甚至給出了借助融資以降低風險的預案。
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瓊斯(Adam Jonas)分析,燒錢模式的繼續很有可能給特斯拉帶來接近1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為此,特斯拉至少需要募集到10億美元的資金,甚至更高,至25億美元。瘋狂燒錢模式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卻豪無停止和放緩跡象,如此的“不理智”怎能不讓投資者擔憂,股價下跌也是理所當然。
瘋狂燒錢是否真的只是“瘋狂”
盡管馬斯克對特斯拉的發展一直持樂觀態度,對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更是抱有極大的期望,甚至預計Model 3將成為特斯拉最具銷售潛力的車型。但即便是在去年第四季度虧損收窄的情況下,Model 3只有37.3萬輛的訂單量也遠低于預期,同時,Model S和Model X的出貨量也都沒有達到預期。可以推測,投資人在收到這份成績單的時候,內心一定很“澎湃”。
其實不僅是特斯拉,大多的硬科技類公司或項目都有過或存在著這樣的情況,但并不是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因為燒錢陷入窘境。以百度為例,僅2016年全年,其在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高達101億人民幣,如果加上2014年的70億和2015年的100多億,三年內百度技術投入僅300億人民幣,“瘋狂程度”遠高于特斯拉。
與特斯拉不同的是,百度現有的平臺產品都已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升級,內容和服務生態系統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百度已經成功的將自己打造成了人工智能商業新時代的領軍者,雖然投入巨大但效果顯著。此外,盡管近兩年百度的營收漲幅有所放緩,但它仍在漲幅相對較少的2016年獲得了705億人民幣的營收,凈利潤也有116億。
因此,“瘋狂燒錢”并不能成為公司持續虧損的理由,反而可能成為公司升級轉型的關鍵所在。只是這個錢,在燒之前該有怎樣的規劃,燒的時候如何隨機而變,燒完了后續該怎么辦,都需要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進行極為耐心的思考。
結語
雖然特斯拉目前面臨著股價大跌、資金短缺的危機,但仍有很多投資者持有樂觀和繼續觀望的態度,畢竟如今的硬科技是一個必須有長期投入才能有所回報的行業。而且如果一旦特斯拉實現了他們的“遠大”計劃,給投資者的回報必將尤為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