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報道稱,勞動力和國際人權機構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繼富士康、蘋果被爆壓榨中國血汗工廠之后,摩托羅拉、索尼、AT&T、德國電信等也被爆壓榨香港電子企業偉易達公司(VTech)。
勞動力和國際人權機構屬于非盈利組織。其委托一家私人調查公司收集相關證據,并采訪了偉易達集團工廠的工人。偉易達集團在廣州東莞有三所工廠,雇傭工人約10000名,主要制造手機和有線電話、手機零件和電路板。其產品在美國各大零售商如史泰博(Staples)、沃爾瑪、科思科(Costco)、希爾斯(Sears)、凱馬特(Kmart)等商廠售賣。
據調查報告披露,偉易達血汗工廠的壓榨情況比起富士康、蘋果等有過之而無不及,包括強迫工人超負荷工作、暴露于有害化學物質、住宿環境差、虐待員工、超低的工資等。
而其中員工待遇和住宿環境是最讓人震驚的。工人每天被迫站立工作12-15個小時,中間有一小時的午飯時間;午餐也是些令人難以下咽的食物;員工宿舍就像監獄,沒有窗簾,沒有空調,甚至沒有床墊;員工想洗澡只能接桶水用海綿擦一擦。
工廠的管理制度也相當苛刻。工人如果犯錯誤就會被記錄下來,很可能通過扣工資來做懲罰。而那些經理則會因為報告工人的錯誤而得到獎勵。
報告還披露,據工人反映,工廠自2010年以來就陸續發生工人自殺、被虐待的情況。
雖然這樣的事實已經相當殘酷,但是這在東莞的很多工廠已經是見慣不慣。
不過,對于“血汗工廠”,《了不起的中國人》一書卻提供了這樣一種觀點:雖然許多工廠里的條件總是令看到的人感覺簡陋、艱苦至震撼,但可以肯定的是那還是要比他們在其他地方,在他們自己的家鄉情況要好。否則他們為什么要離開好的地方而自愿來到壞的地方來呢?就如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所講述的例子那樣:貧民窟里的一家幾口人在垃圾山中撿取廢金屬和能夠變賣的東西,一天的收入雖然很少,但也好過完全沒有收入,也好過在農村中的隱性失業。
作者在該書中稱,清華大學秦暉教授就曾經寫到,中國的這些所謂的“血汗工廠”并不是總處在負面的形象當中的。在國際上,就有幾位著名的經濟學家為這些“血汗工廠”辯護過。如前面保羅·克魯格曼發表了《表揚廉價勞動》一文,N.D.克里斯托弗寫過《表揚被誹謗的“血汗工廠”》、《為“血汗工廠”叫好的兩個理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