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健身神動作——你不知道的“農夫行走”
本期導讀
握力是訓練中及其重要的一環,強大的握力會使你的訓練效果MAX,就像開了加速器一樣!
很多人把握力和前臂力量混為一談,主要使用腕彎舉提高握力。實際上,握力是一種專項力量,需要專門練習,它雖然和前臂力量密切相關,但并不是一回事。提高握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抓握本身。而在各種抓握練習中,效果最好的是農夫行走。
農夫行走是一個綜合性質的練習,它對腿部力量和腰背靜態支撐能力也有好處。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提高腿部力量的練習,這里主要關注它提高握力的功能。
關于提高靜態支撐能力,一個基本規律是:在動力性練習——其他部位主動發力——中提高靜態支撐能力,要比完全的靜力性練習好得多。原因是靜態支撐時神經系統承受的壓力很大,很容易疲勞,動力性練習中神經系統的興奮點轉移到主動發力部位,反而有利于緩解疲勞。如果你要提高腰背部靜態支撐能力,深蹲和硬拉的效果比靜力蹲或者直立持杠好得多。類似的,農夫行走提高握力的功效,也比直立持杠或者單杠懸掛好得多。
必須指出,握力只是農夫行走專項力量中的一項,并不是成績的決定性因素。不過,提高上體很多種專項力量的最佳途徑,都不是以上體作為主要發力部位的項目,而是以腿部作為主要發力部位的自然發力項目。
訓練目的:提高握力和上體靜力支撐能力。
動作過程
1.屈膝下蹲,雙手牢固地抓握住啞鈴或農夫行走練習器后,伸膝站起。
2.將雙臂在身體兩側夾緊,控制好平衡后,向前移動。
3.走完預定距離后,屈膝下蹲,放下器械。
技術細節
1.第一步要屈膝下蹲,確保雙手牢固地抓握住器械后,再伸膝站起。
2.將雙臂,特別是上臂在身體兩側夾緊,不要讓整個手臂懸空,這樣能大大降低阻力臂。
3.移動過程中隨時注意控制平衡。如果器械重量較大,移動中器械可能會在水平面內擺動,要注意控制,否則可能會碰到腿部。
4.如果要提高農夫行走專項成績,就要以盡量快的速度移動,但如果專為提高握力和上體靜力支撐能力則不必這樣做。
5.注意控制步幅較小而均勻,過大的步幅加大腰部承受的扭轉力,也容易引起器械的擺動。
6.放下器械時要屈膝,不要弓腰,以降低腰背部承受的壓力。
熱身方法
不建議將農夫行走作為訓練課的第一項力量訓練,練習前進行肩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熱身。
訓練方法
一般采用遞增重量練習。
肌肉、關節伸展與熱身項目;股四頭肌、膝關節伸展與熱身項目;扶膝蹲起。
動作過程
1.自然站立,站距同胯寬或者雙腳并攏。
2.勻速下蹲,同時自然地手扶膝關節,直到蹲至極限位置。
3.伸膝發力,勻速從底部站起,直到恢復自然站立狀態。
4.重復第2步動作。
技術細節
1.這里的目的是伸展膝關節和股四頭肌,因此采用窄站距,雙腳并攏也可以。但要注意腳尖始終與膝關節方向一致。
2.勻速下蹲與站起,不要使用爆發力和反彈。
3.自然手扶膝關節,但不要用力。
4.要特別注意保持上體豎直,特別是在最底部,這項練習也能提高臀部穩定肌群的力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