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假裝努力」?
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成長」?
再努力努力
回想起當年畢業后,在北京和室友合租的日子。 那時,我在工作,室友在培訓。
一天,我下班回來,聽見他在電話里和家人爭吵,原因就是他母親說了一句:“有沒有在好好看書啊?別給家里浪費錢呀。”
室友火氣被點燃,吵了起來,對著電話吼到:“你知道我每天看書都到很晚嗎?我這么努力,你根本看不到,只知道埋怨我。”
掛了電話,室友氣哼哼的玩起「魔獸世界」,一直到晚上11點多,才翻開書看起來。
轉天起床,我打開朋友圈看到室友在凌晨2點發的狀態說:“努力,只有自己知道。”
我實在不能把玩游戲的室友和在電話里說自己“看書到很晚”的室友,當做同一個人來看待。
從11點看書到凌晨 2 點,已經很晚了,也很「努力」了,你盡力了。
「努力」已經成了一個虛偽的借口。并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而是為了麻痹自己。
為這種「努力」的借口找原因,那只能說你還沒真正的成長吧。
什么事,讓你感覺自己真正成長了?
微信有篇「什么事,讓你感覺自己真正成長了?」評論區有些令人深刻的留言:
1、賺第一筆工資的時候我給老媽買了一件羊毛衫,老媽看著標價牌說了我三天,說我不會過日子,花錢大手大腳,聽多了我火蹭一下就上來了,摔門走了,至今都能想象出老爸說媽媽一個人在臥室里呆了一下午的樣子。后來給老媽買禮物的時候,我會故意撕掉標牌,價格每次說的都很低。
2、一直對學習這兩個字嗤之以鼻,覺得那是大學之前的努力,可是后來考了研,出了國,讀了博,如今已經工作了的我仍舊每天會看英文報紙,每周至少要讀兩本書。有一陣兒我忙的不行,可還是興致勃勃地報了一個德語補習班的時候,上課的路上我發現我長大了,越來越看重學習充電的重要。
3、那天是個下雨天,我正在工作,母親突然打電話告訴我說父親進了醫院,在搶救。我馬上跟領導請假,趕去醫院。到了醫院,看到醫生和母親在溝通,我急忙問,現在什么情況? 醫生說:“你父親摔倒撞到頭了,病情比較復雜,需要開顱手術,現在需要家屬簽字,你們誰來簽?” 我手心一涼,不由自主地說“我簽” 。
4、有時候成長就是不經意間的事,不由得你思索和猶豫。相比懦弱的「假裝努力」,這些讓你真正成長的事,更加讓人刻骨銘心。就像一個在「逃避自我」,而另一個在「正視自我」。
?
如果,你在這 100 萬人之中
或許你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或許需要一些耐心和沉著,或許你需要一些思考和改變,但絕對不是只停留在腦海里的一些想法,也絕對不是天花亂墜的夸夸其談,更絕對不要習慣了“我很努力”“我一直在努力”的假象。
有的時候,自己騙自己的時間久了,也會將一些不存在的事,誤以為真。
試想一下,你熬夜到凌晨2點,真的是因為在學習,打代碼,寫企劃嗎?
也許只是在刷一些搞笑段子跟娛樂新聞,不想面對明天的問題,繼而毫無意義地浪費時間而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