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1.四則運算
2.其他運算
3.易錯點
4.思維導圖
前言
圖為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
,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計算機的最開始的功能就是用來計算的,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計算機的計算語法。
?首先是數學中最基礎的四則運算加減乘除,我們來看看在C語言中如何實現這些計算吧!
1.四則運算
?C語言中的加減乘除四種符號分別用+,-,*,/
這四個符號表示,加減符號和數學中一樣,而乘除則分別是星號*
和斜杠符號/
來表示。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四個符號:
1+1
4.0-2.0
3*5
10/2
1.+,整型的加法
2.-,浮點型的減法
3.*,整型的乘法
4./,整型的除法
我們可以直接在格式化輸出里面,打印計算的結果:
printf("計算的結果是%d",1+1);
1.%d,整型的替代符號
2.1+1的加法運算
3.加法符號
1.1-我們利用格式化輸出直接打印輸出一下15+85的運算結果:
printf("15+85的結果是%d",15+85);
輸出結果
15+85的結果是100
1.2-同樣我們也可以把計算結果賦值給變量,然后打印變量的值:
int answer=1;
answer=10-5;
printf("%d\n",answer);
1.定義一個變量answer,并賦值1
2.計算10-5的結果,并賦值給變量answer
3.打印變量answer的值
1.3-我們先給一個變量answer賦值一個計算的結果(99-77),然后打印這個變量:
int answer=99-77;
printf("%d\n",answer);
輸出結果
22
1.4-乘法也是一樣的,我們來輸出一個乘法的結果:
printf("%d\n",9*9);
輸出結果
81
比如這張圖? ? ? ? ? ?
C語言中整型的加法,減法,和我們數學是一模一樣的,從計算結果到計算符號。
乘法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但是計算符號不一樣,數學中是x,C語言中是*
。
但除法很不一樣,對于計算結果來說,兩個整型的除法結果,不管是否能整除,結果都是一個整型。
如果除不盡有小數部分,C語言會直接舍棄,比如5除以2的結果是2.5,但是C語言中舍棄了小數部分,結果就是2,以及除法的符號是/
。
1.5-例如? 打印一下10除以3的結果:
printf("%d\n",10\3);
輸出結果
3
1.6-又如圖
上面的四則運算都是針對整型int的,兩個整型的四則運算結果是一個整型,
而兩個浮點型float的四則運算結果則是一個浮點型。
1.7-.我們來看看浮點型float的四則運算結果:
float number_a=3.0-2.0;
printf("%f",number_a);
printf("f",5.5-3.14);
1.定義一個浮點型的變量
2.格式化輸出一個浮點型
3.四則運算符號
1.8-我們直接打印一下兩個浮點型的計算結果2.0*5.0:
printf("%.2f\n",2.0*5.0)
輸出結果
10.00
1.9-.再計算一下浮點型的除法(5.0/2.0):
printf(".2%f\n",5.0\2.0);
輸出結果
2.50
可以看到兩個浮點型的除法結果,是一個浮點型,不會丟棄小數部分。但是最終顯示幾位小數也需要你保留到哪一位,例如值保留兩位,就使用%.2f
。
整型和浮點型的混合計算結果會轉化成一個浮點型,這個我們后天的課程會詳細展開,這里只需要提前有個印象。
?除了四則運算,我們還會介紹三種C語言中常見的運算,它們分別是,取模(取余)%,自增++,自減--
2.其他運算
在整數的除法中,除不盡的時候會有余數,在編程中直接求余數的運算叫做求余運算,或者取模運算。
運算符號是%
。
2.1-比如這里,10和3的余數就是1,10和4的余數就是2:
printf("%d\n",10%2);
printf("%d\n",10%3);
輸出結果
2
1
這個運算符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比如我們想要把用戶分為兩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用戶id進行2的取余數,結果只會有0和1,這樣就很快分成兩組了😁。
第二個要介紹的符號是++,又叫自加運算符,它的作用是讓變量的數字增加1,比如一個變量是10,進行++運算以后,就變成了11。
2.2-定義一個變量,并進行++運算:
int num_a=10;
num_a++;
printf("%d\n",num_a);
1.定義變量并賦值
2.變量num_a
3.自增運算符++
4.打印運算以后的結果,11
我可以看到num_a的值本來是10,經過num_a++以后,num_a的值變成了11,這就是自增運算符的作用。
自增運算符會在后面的一種叫做循環的代碼結構中廣泛使用。
2.3-比如:
int number_b=1;
num_b++;
printf("%d\n",num_b);
輸出結果
2
有自增運算符++,就有自減運算符--,它的作用是讓變量的數字減少1。
比如一個變量是10,進行--運算以后,就變成了9。
2.4-定義一個變量并賦值,然后執行自減運算
int number_c=10;
num_c--;
printf("%d\n",num_C);
1.定義變量并賦值
2.變量名num_c
3.自減運算符
4.打印輸出變量的值
2.5-填入變量和自減運算符:
int number_c=10;
num_c--;
printf("%d\n",num_C)
輸出結果
9
我可以看到num_c的值本來是10,經過num_c--以后,num_c的值變成了9,--就是自減運算符,它的作用就是讓自己的數字自減少1。
?四則運算的四個符號(加減乘除),和其他運算的三個符號(取模,自增,自減),這七個符號合在一起,就是C語言中的七個算術運算符了。
運算符又叫操作符,英文是operator,他們會對數據進行操作和運算。比如今天學習的七個操作符,要么是直接操作變量,要么是對常量進行運算。
3.易錯點
?eg:
整型的除法運算結果若含有小數,則會被直接舍棄,只保留整數部分。
除號的符號是斜杠/
;
反斜杠被用于換行符\n
中。
4.思維導圖
在撰寫這篇文章時,我參考了《白紙編程》這個app的觀點和思想,我要感謝他們對我的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