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中控制購買流程的是購買發注頁面中購買發注明細行的項目種類(明細Category)欄目。
?項目種類(明細Category)有:
1,?? 標準
2,K 受托品
3,L 外注
4,S 仕入先直送?
?? (直接把仕入先(供貨商)的貨物送到得意先(客戶)那兒,需要MM和SD 模塊合作才能實現)
5,U 在庫轉送
等。尤其以以上5種最為常用。
因為項目種類(明細Category)涉及到的流程,所以SAP也沒有開放Customize。我們用的都是SAP設計好的流程。
?
?這里先看幾個項目種類(明細Category),感受一下。
1,L 外注 (L 轉包)
中文翻譯的好像不太傳神。L 外注 其實是組裝作業。
比如A公司把零部件無償的給B公司,B公司按照A公司提供的圖紙或指示,組織人員進行組裝。
組裝好了以后,把成品運回A公司,A公司檢收后支付加工費。
L 外注的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1,A公司 ME21N 做購買發注某制品,并提供BOM
2,A公司 MIGO 出庫 BOM的構成品目 (除了MIGO,構成品支給也有其他方法)
3,B公司(外注先)納品,A公司 MIGO 入庫
4,B公司發請求,A公司 MIRO 做請求書照合
?
做個例子。
1-1,ME21N 購買發注
注意這個 明細Category 的 L 外注
然后點一下 品目Data Tab的構成品目 按鈕。
?
注意輸入 BOM 構成品目 明細。比如這里 100-100 制品 需要 100-101,100-102,100-103 三個品目作為構成品目,即零部件。
當然這個地方也可以通過 BOM Master定義一個制品需要哪些構成品目,那樣的話,在做購買發注的時候,就會直接帶出來BOM 構成品目。
?保存 購買發注。
?
1-2,MIGO 構成品目支給(出庫)
構成品目支給,可以用MIGO 逐個支給(出庫),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 ME2O)進行支給。有關 ME2O 和其他方法,以后再細說,今天先用 MIGO 做。
支給品目為特殊在庫 O 仕入先への支給品,該商品尚且歸屬于自己工廠,不會產生會計票。
按下左右鍵,可以繼續錄入下一條或看上一條。
?
下面有個Grid,顯示剛才輸入的所有明細。點保存即可。
保存,照會
用另外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也可以。
MIGO 入庫,參考購買發注票
這樣一下就能把所有BOM 明細數據都帶出來了。
?
保存,照會
?
1-3,MIGO 制造品目的入庫
已經給組裝公司無償發送了構成品,組裝公司也組裝好了,就可以收貨了。
入庫的明細中包含部品的消耗。
入庫的時候,移動Type 101 入庫即可。
只是明細里面有個+,單擊即可展開 BOM構成品。
展開之后,單擊構成品任意行,則顯示移動Type 為543 外注在庫へ出庫。
保存入庫,照合。
?
1-4,MIRO 請求書照合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金額僅僅是加工費,不是產品本身的價值,像零部件的價值等是沒算在內的。
這叫構成品 無償式。
我這個例子里設定加工費為 150 EUR,顯得有點兒高,現實中一般沒這么高。
當然,顯示項目當中,也有一種 構成品有償式。
就是部品先賣給組裝公司,它組裝之后,那個制品的價值就要包含構成品的價值了。
但是那種就不是SAP的標準功能了。
?
2,K? 受托品(寄售)
比如,某零食販賣公司把零食給放到一個公司內部,做一個無人售貨處等等,就叫寄售。
過一段時間零食販賣公司過來補貨,收錢,做一下盤點等等。
下面是受托品的流程圖。
2-1,ME11 購買情報
注意 購買情報區分:受托品。
之所以要先做這個 受托品的購買情報,是因為里面的價格,稅Code,將會用在 受托品債務決濟 中使用。
?
?保存
?
2-2,ME21N 購買發注
這里是說,每隔一段時間,我公司就和供應商說,請過來補貨吧。或者,根據協議,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補貨。
比如下面,補貨100個。
這里注意價格是空白。
那為什么價格是空白呢?因為這個時候貨雖然會送來,但所有權還是屬于供應商,只是暫時寄存。
?
保存,照會
?
2-3,MIGO 受托品 入庫
受托品品目的入庫。
注意:這里的特殊庫存 K 仕入先受托品入庫。
?
保存,照會
注意:雖然入庫了,但因為貨物的所屬未變,不會產生 FI 票。
?
?2-4,MIGO 在庫轉送
受托品在庫 轉送到 自社在庫(払出)。
用移動Type 411 K 在庫轉送:受托品在庫 -> 自社在庫。
?
比如這里轉送20個到自社在庫。
?
?這里拓展一下,如果說品目想轉送到新保管場所,要用MMSC擴展一下,不能直接用,否則報錯
?
MMSC 擴展保管場所
注意:這個擴展以后,就刪不掉了。不過也不用太擔心,1是你可以不用,2是可以邏輯刪除。
?
保存,照會
已經講受托品 轉送到 自社在庫,所以已經產生債務了。
過一段時間就要決濟(付款)。
?
而且已經轉成自己的資產了,會產生 FI 票。
雖然已經轉送到自社在庫,但是并不會在購買發注履歷里產生數據。
這是因為轉送的那些在庫不一定是哪批發注來的,所以匹配不上。
比如,發注1來了100個,發注2來了200個,都混一塊兒了。
然后在庫轉送80個,可能30個是發注1的,50個是發注2的,具體就分不清了。(當然我覺得要硬分也能分得清,SAP就沒管了)
?
2-5,MRKO 受托品決濟
受托品決濟不是用 MIRO,而是專用的 MRKO。
先照會品目 100-110。
顯示照會結果。
?
回到 MRKO,選決濟,再點檢索按鈕。
?
我這個學習環境的會計期間和現實不一致,這一步沒過去。
如果能過去的話,就會和MIRO做普通請求書照合似的,會產生一張 FI 票,用于給供應商付款。
點左上角的購買情報,就能查看該品目的價格,稅Code。
SAP會自動使用該情報做受托品債務的決濟。
3, U 在庫轉送
這完全是公司內部的供貨流程,工廠不同的話,也會產生會計票。
但因為是同公司,所以不會產生債務,也就是不發產生請求書照合。
U 在庫轉送 流程如下:
1,ME21N 要貨工廠A 向供貨工廠B 新規一張購買發注票
2,MIGO 供貨工廠B 出庫,這時候庫存變成在途庫存(積送中在庫)
3,MIGO 要貨工廠A 入庫
NB 標準購買發注 類型里面,選明細Category,是選不到 U 在庫轉送的。
?
先選 UB 在庫轉送Order,然后再去選 明細Category。
?這次就能選出來了。
出來各種各樣的錯誤。
原因是配置不足。像這里的得意先(客戶)也沒配。
而且也需要用SD中出荷功能。等將來學習到那兒再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