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的社會分工協作體系中,我們需要明確個人定位,才能更好的發揮價值,數據也是一樣,于是,數據血緣應運而生。
今天這篇文章會全方位的講解數據血緣,并且給出具體的落地實施方案。
一、數據血緣是什么
數據血緣是在數據的加工、流轉過程產生的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系。
提供一種探查數據關系的手段,用于跟蹤數據流經路徑。
二、數據血緣的組成
1、數據節點
數據血緣中的節點,可以理解為數據流轉中的一個個實體,用于承載數據功能業務。例如數據庫、數據表、數據字段都是數據節點;從廣義上來說,與數據業務相關的實體都可以作為節點納入血緣圖中,例如指標、報表、業務系統等。
按照血緣關系劃分節點,主要有以下三類:流出節點->中間節點->流入節點
流出節點:?數據提供方,血緣關系的源端節點。
中間節點:?血緣關系中類型最多的節點,既承接流入數據,又對外流出數據。
流入節點:?血緣關系的終端節點,一般為應用層,例如可視化報表、儀表板或業務系統。
2、節點屬性
當前節點的屬性信息,例如表名,字段名,注釋,說明等。
3、流轉路徑
數據流轉路徑通過表現數據流動方向、數據更新量級、數據更新頻率三個維度的信息,標明了數據的流入流出信息:
數據流動方向:?通過箭頭的方式表明數據流動方向
數據更新量級:?數據更新的量級越大,血緣線條越粗,說明數據的重要性越高。
數據更新頻率:?數據更新的頻率越高,血緣線條越短,變化越頻繁,重要性越高。
4、流轉規則-屬性
流轉規則體現了數據流轉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屬性則記錄了當前路徑對數據的操作內容,用戶可通過流轉路徑查看該路徑規則與屬性,規則可以是直接映射關系,也可以是復雜的規則,例如:
數據映射:?不對數據做任何變動,直接抽取。
數據清洗:?表現數據流轉過程中的篩選標準。例如要求數據不能為空值、符合特定格式等。
數據轉換:?數據流轉過程中,流出實體的數據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才能接入到數據需求方。
數據調度:?體現當前數據的調度依賴關系。
數據應用:?為報表與應用提供數據。
三、我們為什么需要數據血緣
1、日益龐大的數據開發導致表間關系混亂,管理成本與使用成本激增
數據血緣產生最本質的需求。大數據開發作為數據匯集與數據服務提供方,龐大的數據與混亂的數據依賴導致管理成本與使用成本飆升。
2、數據價值評估,數據質量難以推進
表的優先級劃分,計算資源的傾斜,表級數據質量監控,如何制定一個明確且科學的標準。
3、什么表該刪,什么表不能刪,下架無依據
業務庫,數倉庫,中間庫,開發庫,測試庫等眾多庫表,是否存在數據冗余(一定存在)。以及存儲資源如何釋放?
4、動了一張表,錯了一堆表
你改了一張表的字段,第二天醒來發現郵件里一堆任務異常告警。
5、ETL任務異常時的歸因分析、影響分析、恢復
承接上個問題,如果存在任務異常或者ETL故障,我們如何定位異常原因,并且進行影響分析,以及下游受影響節點的快速恢復。
6、調度依賴混亂
數據依賴混亂必然會帶來調度任務的依賴混亂,如何構建一個健壯的調度依賴。
7、數據安全審計難以開展
針對銀行、保險、政府等對安全關注度較高的行業,數據安全-數據泄露-數據合規性需要重點關注。
由于數據存在ETL鏈路操作,下游表的數據來源于上游表,所以需要基于數據全鏈路來進行安全審計,否則可能會出現下游數據安全等級較低,導致上游部分核心數據泄露。
四、數據血緣可以做什么
1、流程定位,追蹤溯源
通過可視化方式,將目標表的上下游依賴進行展示,一目了然。
2、確定影響范圍
通過當前節點的下游節點數量以及類型可以確定其影響范圍,可避免出現上游表的修改導致下游表的報錯。
3、評估數據價值、推動數據質量
通過對所有表節點的下游節點進行匯總,排序,作為數據評估依據,可重點關注輸出數量較多的數據節點,并添加數據質量監控。
4、提供數據下架依據
例如以下數據節點,無任何下游輸出節點,且并無任何存檔需求,則可以考慮將其下架刪除。
5、歸因分析,快速恢復
當某個任務出現問題時,通過查看血緣上游的節點,排查出造成問題的根因是什么。同時根據當前任務節點的下游節點進行任務的快速恢復。
6、梳理調度依賴
可以將血緣節點與調度節點綁定,通過血緣依賴進行ETL調度。
7、數據安全審計
數據本身具有權限與安全等級,下游數據的安全等級不應該低于上游的安全等級,否則會有權限泄露風險。
可以基于血緣,通過掃描高安全等級節點的下游,查看下游節點是否與上游節點權限保持一致,來排除權限泄露、數據泄露等安全合規風險。
五、數據血緣落地方案
目前業內常見的落地數據血緣系統以及應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采用開源系統:
Atlas、Metacat、Datahub等
采用開源系統最大的優點是投入成本較低,但是缺點主要包括?
1、適配性較差,開源方案無法完全匹配公司現有痛點。
2、二開成本高,需要根據開源版本進行定制化開發。
2、廠商收費平臺:
億信華辰,網易數帆等
此類數據平臺中會內置數據血緣管理系統,功能較為全面,使用方便。但是同樣也有以下缺點:
1、貴
2、需要ALL IN平臺,為保障數據血緣的使用,數據業務需要全部遷移到廠商平臺中。
3、自建
通過圖數據庫、后端、前端自建數據血緣管理系統,此方案開發投入較大,但是有以下優點
1、因地制宜,可根據核心痛點定制化開發元數據及數據血緣系統。
2、技術積累,對于開發人員來說,從0-1開發數據血緣系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數據業務。
3、平臺解耦,獨立于數據平臺之外,數據血緣的開發不會對正常業務造成影響。
接下來我們講講如何自建數據血緣系統
六、如何構建數據血緣系統
1、明確需求,確定邊界
在進行血緣系統構建之前,需要進行需求調研,明確血緣系統的主要功能,從而確定血緣系統的最細節點粒度,實體邊界范圍。
例如節點粒度是否需要精確到字段級,或是表級。一般來說,表級粒度血緣可以解決75%左右的痛點需求,?字段級血緣復雜度較表級血緣高出許多,如果部門人數較少,可以考慮只精確到表級粒度血緣。
常見的實體節點包括:任務節點、庫節點、表節點、字段節點、指標節點、報表節點、部門節點等。血緣系統可以擴展數據相關的實體節點,可以從不同的場景查看數據走向,例如表與指標,指標與報表的血緣關系。但是實體節點的范圍需要明確,不可無限制的擴展下去。
明確需求,確定節點粒度與范圍之后,才可根據痛點問題給出準確的解決方案,不至于血緣系統越建越臃腫,提高ROI(投入產出比)。
2、構建元數據管理系統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血緣系統都需要依賴于元數據管理系統而存在。
元數據作為血緣的基礎,一是用于構建節點間的關聯關系,二是用于填充節點的屬性,三是血緣系統的應用需要基于元數據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所以構建血緣系統的前提一定是有一個較全面的元數據。
3、技術選型:圖數據庫
目前業內通常采用圖數據庫進行血緣關系的存儲。
對于血緣關系這種層級較深,嵌套次數較多的應用場景,關系型數據庫必須進行表連接的操作,表連接次數隨著查詢的深度增大而增多,會極大影響查詢的響應速度。
而在圖數據庫中,應用程序不必使用外鍵約束實現表間的相互引用,而是利用關系作為連接跳板進行查詢,在查詢關系時性能極佳,而且利用圖的方式來表達血緣關系更為直接。
下圖為圖數據庫與關系型數據庫在查詢人脈時的邏輯對比:
4、血緣關系錄入:自動解析and手動登記
自動解析:
獲取到元數據之后,首先可以根據元數據表中的SQL抽取語句,通過SQL解析器可自動化獲取到當前表的來源表【SQL解析器推薦jsqlparse】,并進行血緣關系錄入。
手動登記:
如果當前表無SQL抽取語句,數據來源為手動導入、代碼寫入、SparkRDD方式等無法通過自動化方式確定來源表的時候,我們需要對來源表進行手動登記,然后進行血緣關系的錄入。
5、血緣可視化
血緣系統構建完成后,為了能夠更好的體現血緣價值,量化產出,需要進行血緣可視化的開發,分為兩步:
(1)鏈路-屬性展示:
根據具體節點,通過點擊操作,逐級展示血緣節點間的鏈路走向與涉及到的節點屬性信息。
(2)節點操作:
基于可視化的血緣節點與當前節點附帶的元數據屬性,我們可以設想一些自動化操作例如:
節點調度:直接基于血緣開啟當前表節點的調度任務?
屬性修改:通過前端修改當前節點的元數據屬性并保存
6、血緣統計分析
數據血緣構建完成后,我們可以做一些統計分析的操作,從不同層面查看數據的分布與使用情況,從而支撐業務更好更快更清晰。
以我們團隊舉例,在工作過程中,我們需要以下血緣統計用于支撐數據業務,例如:
數據節點下游節點數量排序,用于評估數據價值及其影響范圍
查詢當前節點的所有上游節點,用于業務追蹤溯源
數據節點輸出報表信息詳情統計,用于報表的上架與更新
查詢孤島節點,即無上下游節點的節點,用于數據刪除的依據
7、血緣驅動業務開展
數據血緣構建完成,統計分析結果也有了,業務痛點也明確了,接下來我們即可利用數據血緣驅動業務更好更快開展。
我們團隊目前落地的血緣相關業務有以下幾點:
(1)影響范圍告警:
將血緣關系與調度任務打通,監測當前血緣節點的調度任務,如果當前節點調度出現異常,則對當前節點的所有下游節點進行告警。
(2)異常原因探查:
還是將血緣關系與調度任務打通,監測當前血緣節點的調度任務,如果當前節點調度出現異常,則會給出當前節點的直接上游節點,用于探查異常原因。
(3)異常鏈路一鍵恢復:
基于上一應用,異常原因定位并且修復完成之后,可以通過血緣系統,一鍵恢復當前數據節點的所有下游節點調度任務,真正實現一鍵操作。
?(4)支撐數據下架:
目前團隊已經根據探查孤島節點即無上下游節點的節點,累計歸檔數據表628張,節省了13%的存儲空間。
(5)數據質量監控:
對當前血緣中所有節點輸出的下游節點數量進行排序,可以精確的判斷某張表的影響范圍大小,從而可以根據此對高排序表進行數據質量的監控。
(6)數據標準化監控:
如果當前公司制定了基于庫、表、字段的命名規范,我們可以通過探查血緣中的所有數據節點,并命名規范進行匹配,得到不符合規范的庫、表、字段進行整改。
當然了,此業務僅基于元數據也可實現,放在此處屬于博主強行升華了。
(7)數據安全審計:
團隊基于用戶職級、部門、操作行為等權重對目前的庫表進行了數據權限等級劃分,權限等級越高,當前表的安全級別越高。
團隊基于血緣進行數據全鏈路的安全等級監測,如果發現下游節點安全等級低于上游節點,則會進行告警并提示整改。確保因為安全等級混亂導致數據泄露。
八、血緣系統評價標準
在推動數據血緣落地過程中,經常會有用戶詢問:血緣質量如何?覆蓋場景是否全面?能否解決他們的痛點?做出來好用嗎?
于是我也在思考,市面上血緣系統方案那么多,我們自建系統的核心優勢在哪里,血緣系統的優劣從哪些層次進行評價,于是我們團隊量化出了以下三個技術指標:
1、準確率
定義:?假設一個任務實際的輸入和產出與血緣中該任務的上游和下游相符,既不缺失也不多余,則認為這個任務的血緣是準確的,血緣準確的任務占全量任務的比例即為血緣準確率。
準確率是數據血緣中最核心的指標,例如影響范圍告警,血緣的缺失有可能會造成重要任務沒有被通知,造成線上事故。
我們在實踐中通過兩種途徑,盡早發現有問題的血緣節點:
人工校驗:?通過構造測試用例來驗證其他系統一樣,血緣的準確性問題也可以通過構造用例來驗證。實際操作時,我們會從線上運行的任務中采樣出一部分,人工校驗解析結果是否正確。
用戶反饋:?全量血緣集合的準確性驗證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具體到某個用戶的某個業務場景,問題就簡化多了。實際操作中,我們會與一些業務方深入的合作,一起校驗血緣準確性,并修復問題。
2、覆蓋率
定義:?當有數據資產錄入血緣系統時,則代表數據血緣覆蓋了當前數據資產。被血緣覆蓋到的數據資產占所有數據資產的比例即為血緣覆蓋率。
血緣覆蓋率是比較粗粒度的指標。作為準確率的補充,用戶通過覆蓋率可以知道當前已經支持的數據資產類型和任務類型,以及每種覆蓋的范圍。
在內部,我們定義覆蓋率指標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我方比較關注的數據資產集合,二是尋找當前業務流程中尚未覆蓋的數據資產集合,以便于后續血緣優化。
當血緣覆蓋率低時,血緣系統的應用范圍一定是不全面的,通過關注血緣覆蓋率,我們可以知曉血緣的落地進度,推進數據血緣的有序落地。
3、時效性
定義:?從數據資產新增和任務發生修改的時間節點,到最終新增或變更的血緣關系錄入到血緣系統的端到端延時。
對于一些用戶場景來說,血緣的時效性并沒有特別重要,屬于加分項,但是有一些場景是強依賴。不同任務類型的時效性會有差異。
例如:故障影響范圍告警以及恢復,是對血緣實時性要求很高的場景之一。如果血緣系統只能定時更新T-1的狀態,可能會導致嚴重業務事故。
提升時效性的瓶頸,需要業務系統可以近實時的將任務相關的修改,以通知形式發送出來,并由血緣系統進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