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在前面
K8S 1.24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版本更新,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重要功能。該版本涉及46項增強功能:其中14項已升級為穩定版,15項進入beta階段,13項則剛剛進入alpha階段。此外,另有2項功能被棄用、2項功能被刪除。
移除kubelet中的Dockershim
關閉測試版API
對發布工件進行簽名
OpenAPI v3
正式發布存儲容量和卷擴展
NonPreemptingPriority穩定版發布
存儲插件遷移
gRPC探針升級為Beta 版
Kubelet證書提供程序升級至beta版
上下文日志記錄進入alpha階段
避免在向服務分配IP時發生沖突
更詳細的信息請查看:GIT ChangeLog-1.24.md
二、環境準備
主機 | CPU | 內存 | 硬盤 | 主機名 | IP |
---|---|---|---|---|---|
CentOS 7.9 | 2核 | 2G | 30G | master | 192.168.183.133 |
CentOS 7.9 | 2核 | 2G | 30G | node01 | 192.168.183.134 |
CentOS 7.9 | 2核 | 2G | 30G | node02 | 192.168.183.135 |
三、虛擬機安裝
采用VMware搭建三臺虛擬機,按照正常步驟搭建即可,此處需要特殊說明的是網絡配置。
1. 查看網絡信息:
該圖片信息很重要,里面包含了子網IP以及網關等信息,后面會用到
2. 設置虛擬機網絡適配器中的網絡連接為VMnet8
3.虛擬機配置
3.1 設置固定IP
這里為了簡單,需要設置每臺虛擬機的IP為固定IP,可以避免因為IP變動而對后續操作產生影響,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自定義域名和搭建DNS服務器進行解析。
cd?/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ls
vim?ifcfg-ens33
這里我們會修改ifcfg-ens33,輸入命令vim ifcfg-ens33 修改bootproto=“static”,同時增加如下內容,這里我們是把該虛擬機的IP地址修改成了192.168.183.135。
IPADDR=192.168.183.135
NETN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83.2DNS1=192.168.1.1
3.2 重啟網絡服務
輸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出現如下內容,至少表示我們的修改是沒有問題的。
3.3 輸入ip addr
查看ip地址是否是我們設置的IP地址,如圖可以看到ip地址已經修改成功了
3.4 網絡測試
ping?www.baidu.com
至此,IP修改完成。另外兩臺機器,也按照此步驟設置一下。
4 設置主機名
在master節點上,輸入vim ?/etc/hosts,追加這三條記錄
192.168.183.133?master
192.168.183.134?node01
192.168.183.135?node02
5 配置SSH免密登錄
ssh-keygen?-t?rsa
把本地的ssh公鑰文件安裝到node01和node02
ssh-copy-id?node01
ssh-copy-id?node02
6 同步hosts
把已經設置好的hosts文件復制到另外三臺機器
scp?/etc/hosts?node01:/etc/
scp?/etc/hosts?node02:/etc/
7.虛擬機配置
7.1 關閉、禁用、卸載 firewalld 防火墻
此步驟的主要目的是采用K8S自帶的安全策略
systemctl?stop?firewalld?&&?systemctl?disable?firewalld?&&?yum?-y?remove?firewalld
7.2 清空iptable規則
iptables?-F?&&?iptables?-X?&&?iptables?-F?-t?nat?&&?iptables?-X?-t?nat
iptables?-P?FORWARD?ACCEPT
7.3 關閉swap
swapoff?-a?&&?sed?-i?'/swap/s/^/#/'?/etc/fstab
free?-h
可以看到swap行輸出的都是0,說明swap已經關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