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實現財務自由,去創業公司是一個不錯的選項,我自己也去過創業公司,身邊的朋友也有不少去過或正在創業公司里干,我就結合下我經歷過的和我看到的,說下我的感受。
?
1 該去哪種類型的創業公司
? ? 第一,這個公司一定要有盈利點,而且目前市場上這塊做的人比較少,大家可以對比下最近崛起的一些創業公司,比如摩拜單車或之前的滴滴打車,創業點一般能給大家創造便利,或減輕公司的成本。
? ? 第二,這個公司一定要有大牛存在,比如這個大牛之前在BAT公司里干過資深架構師以上的崗位。
? ? 第三,創始人熟悉金融市場等知識,至少不能就憑拍腦袋就下決策。具體而言,創始人能讓人感覺有信服感,或者是這個公司的主心骨。
? ? 第四,其中的人都是一條心,不能相互拆臺。
?
2 創業公司其實是個發財的機會,能否兌現還兩難
? ? 大家千萬別以為去了創業公司就一定能發達,我見過一些比較成功的公司,他們至少具備了如下的條件。
? ? 第一,一定是996,有些還是711,而且上班時一定不能渾水摸魚。
? ? 第二,付出了勞動還不行,還推翻重來就一定不能猶豫,這就是所謂的試錯成本。
?? ?而且這兩個條件還是必要條件,達不到的一定會被淘汰。
? ? 這里我舉個例子,在我這邊,有個創業工坊,具體來說就是有個樓面,放了很多辦公桌,一個辦公桌就是一家創業公司。每天他們都一定是通宵燈火,我每次去,大多數人都是無精打采的,看上去都是睡眠不足,即使是這樣,每月都會有一些熟人離開,會來些新人。過了半年,估計里面的人會換一半,能堅持一年的寥寥無幾。而這些堅持一年的未必是盈利,而只是保證不虧本,能做到發財的,估計100個能有一個就很好了。
?
3 創業公司的替代
? ? 創業不容易,這是給出些替代方案。
? ? 第一,扎實自己的基礎,進知名公司。我見過一些32歲左右的,他們其余付出的未必比創業公司的少,經過五年左右的積累,他們往往能在中小公司里做到技術總監,年薪少說75萬,100萬的也不少。這比起創業公司,至少是旱澇保收。
? ? 第二,從軟件作坊干起。比如剛開始從一些外派活的網站接些活,慢慢做大,積累些關系。其實這樣做個三五年,再慢慢招些人,開個工作室,一年估計也能有50到100萬的收入。
? ? 第三,工作外快兩不擔擱。我也見過不少人,平時工作很賣力,也積累不少經驗,然后就用周末到企業講課,或和朋友一起干點活。這樣干得好,一年也能有20萬以上的外快。
?
4 給進創業公司的建議
? ? 如果你是合伙人,或自己就老板,請風險自付,我不說什么。如果你要進創業公司,我給些建議給大家參考。
? ? 第一,別太犧牲工資以換期權。工資是實在的,期權是虛的,未必能實現。你可以要個略低于行情的價,但別太低。
? ? 第二,別太高估友情的力量,別太自私,但適當也該為自己考慮。
? ? 第三,如果你進創業公司,就得做好一年后再換工作的準備,到時候下家公司可能會看你這份工作時間太短,可能會考慮你的穩定性。
? ? 第四,一定得事先為自己定個退出策略,比如干了一年,而且在未來不大可能得到投資或被收購,你就得考慮了。對年輕人來說,挫折很正常,但要正視現實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能在一棵不大可能成功的樹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 ? 要財務自由一定得吃苦,創業公司只是一個選項,而不是唯一的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