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if語句
在實際的編程中,經常需要檢查一系列條件,并據此決定采取什么措施。正常情況下,程序的執行是自上而下的進行,if語句則根據條件判斷,實現程序的執行順序改變。
一、if-else語句
1、語法:if 條件表達式:
縮進代碼塊
else:
縮進代碼塊
2、執行流程:語句的執行,先對條件表達式進行判斷。
2.1、條件為真,執行語句。
2.2、條件為假,不執行語句。
實例1:
任務:遍歷學生列表中的所有學生,當找到一個名叫張三的學生,輸出:張三同學請加油,其他同輸出:某某同學請保持。
代碼:

結果:

實例2:
任務:遍歷兩個列表中的所有元素,找到同時滿足姓名和性別是Smith和female的學生,輸出:Smith,female 你符合條件,不滿足條件的輸出:某某 性別 不符合條件。
代碼:

結果:

二、if—elif—else語句
經常需要檢查超過兩個的情形,為此python提供了if—elif—else結構。Python只執行if—elif—else結構中的一個代碼塊,它依次檢查每個條件,直到某個條件為真,就執行緊隨其后的縮進代碼塊,跳過其他代碼塊。
生活當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比如:某個游樂場的收費,它是按年齡區間收費。
任務:
1、8歲以下的兒童免費。
2、8-18歲收費10元。
3、18歲以上收費20元。
代碼:

結果:

結束語:記錄自學python的點點滴滴,明天我將繼續發文,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