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緣起
近期公司再做管理者培訓,偶老大推薦了一本薄薄的《一分鐘經理人》,斯賓塞.約翰遜,花了1小時讀完有感,沉淀一篇閱讀筆記,故有此文。
?
一、前言
常見經理人有兩類:
(1)“鐵腕”經理人:過于關注結果,能讓組織獲得成功,團隊成員卻離他而去
特點:保證權威性,現實,精明的安排,關注結果
(2)“好人”經理人:過于關注人,拿不到好結果,團隊成員覺得他是好人
特點:民主,支持下屬的大部分決定,人情味
有沒有“高效”經理人,即能拿到結果,又能建設好極具戰斗力的團隊,是原書要討論的內容。
?
二、一分鐘目標
大多數組織里,詢問經理某個員工在做什么,與詢問員工本人在做什么,得到的答案往往不同,對工作目標與工作內容理解不一致,是最常見的問題。
一分鐘目標是指,每個組織的目標極其評價標準不宜超過250個字,以便一分鐘之內能夠讀完這個目標。清楚目標之后,一切就清楚了,所有人可以根據目標來定期檢查工作進度。
目標設定講究82法則,80%工作成效來自20%的目標實現,關鍵目標一般3-6個為宜。如果是項目,可以針對項目設定一分鐘目標。
一分鐘目標避免出現“出其不意”,每個人一開始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樣的結果。明確的告之團隊的目標,以及對員工的要求,別讓他們痛苦的去掙扎,別在他們沒有達到預期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惡意的攻擊“Now I get you, you SOB”。
??
三、一分鐘稱贊
坦誠的對員工的工作給出期望或評價,讓人更容易把工作做好。例如:“我希望你能成為團隊骨干,同時從工作中得到樂趣”。
好的經理會通過觀察員工,通過發現員工做對了什么,幫助他們充分發揮潛能。很多經理總在為員工挑錯,而高效的管理者會在員工剛進入一個團隊時,對于他們做得好的事情,及時給與簡短的肯定:新人很容易知道,在團隊中哪些是被鼓勵的,具體的示例很容易讓人知道肯定是真心的,而不是泛泛而談“你今年表現很不錯”。
只要在初期,接手一個新團隊,進入一個新職位,負責一個新項目時,讓員工保持做正確的事情,保持一個好的節奏,未來的良好工作習慣會成為自然。
?
四、一分鐘批評
對業務熟練的老員工,一般能夠很好的設定目標,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并實施自我激勵。此時,當員工犯錯時,經理一定要及時且明確的指出,具體錯在哪里,并告訴員工這件事情給經理的感受,失望?難過?生氣?
這里要注意幾點:第一,錯誤的指出要及時;第二,錯誤的指出要明確,和表揚一樣,絕不能泛泛而談“你做事很粗心”,不能針對人,而是針對人的行為;第三,一定要小范圍正式的溝通;第四,坦誠的一分鐘批評。
一分鐘的批評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但員工絕不會忘記它,一般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五、總結
作為管理者,讓所有團隊成員設定一個明確的一分鐘能夠讀完的目標,新員工對于做的好的給與一分鐘及時稱贊,老員工對于做的不好的給與一分鐘及時批評。
目標引發行為,結果鞏固行為。團隊里的一切都會往好的方向邁進,這,就是一分鐘經理人。
?
六、樓主感觸
不少公司只用很少的時間花在員工的培養上,既然我們都承認,事情是由人完成的,結果是由團隊取得的,為什么不對人的培養與發展進行投入呢?對團隊最好的投資,就是把時間花在人的身上。我始終認為,幫助員工成長和提高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職責,當然,完成既定目標,協作隊友給隊友賦能也是非常重要。事在人為,團隊在,沒有什么是不能成的。
相關閱讀:晉升的為什么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