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是指從煤炭生產所需物料進入企業開始,直至把商品煤運達客戶為止的全過程的物流活動。廣義的講,煤炭物流包括煤炭企業原材料的采購、原煤開采、洗選加工、儲存、運輸、銷售以及礦巖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諸多環節。狹義的講,煤炭物流是指以原煤開采為起點,經過銷售、運輸、中間商配煤加工并中轉等程序和環節,最后交付終端用戶消費而終止的流通過程,即描述了煤炭產品在煤炭企業和用戶之間的實體流動。具體而言,煤炭綜合物流主要包括煤炭生產物流、煤炭銷售物流和煤炭回收物流三部分。
煤炭運輸行業的未來發展中有這幾點需要注意:1重新修訂煤炭物流發展規劃,尤其是調整物流節點的布局。做出整合、改造、撤銷、變更用途的建議,尤其是土地用途要作適時調整;
2加強行業研究。深入研究煤炭行業的資源、品質,與產業布局和遷移的關系;研究煤炭的生產、消費、轉運、分撥方案的優化;研究客戶的細化需求、數量、質量、期限等。
3煤炭產品要向精細化發展,提高商品附加值。產煤地原煤運輸量減少,降低無效運輸。
4加大集裝箱運輸比例,方便門到門運輸,減少短駁、減少裝卸,節約成本,減少遺撒;當精煤粉時代到來時,專用的加工設備、倉儲、運輸、包裝等會提到日程上來。
5煤炭超市的做法很好,但可以更進一步做到量身定做。應該發展商貿物流,縮短煤炭供應鏈鏈條,減少中間環節。
6運營中的問題在于拖欠貨款、賬期較長。政府可以出面引導企業建設供應鏈管理鏈條,發展供應鏈金融、商業票據流轉、應收賬款融資等金融工具,建立誠信的生態運營體系。
中國煤炭資源北富南貧、西多東少,資源分布決定了煤炭生產的空間格局。全國煤炭生產大體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的晉陜蒙豫、西南地區的云貴川渝、北部沿海地區的冀魯、東北地區的黑龍江。按區域分布,華北地區占57.87%;華中地區占4.46%;華南地區占0.34%;華東地區占7.60%;東北地區占4.33%;西北地區占16.70%;西南地區占8.70%。而從消費情況來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決定了煤炭消費空間分布特征,國內煤炭消費總體上呈現出"東南凸起,西北低凹"的格局。煤炭供應與需求區域上的顯著差異決定了煤炭物流的重要性,而這種煤炭物流輸入和輸出區域在空間上的差異化分布,決定了中國煤炭物流西煤東運、北煤南調的基本格局,大量的煤炭資源自西向東、由南向北、長距離、多次轉運成為煤炭物流的基本特點。
據恒州博智顯示:影響煤炭物流的重要因素。一是環保政策,汽車不能長途運煤,不能進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二是煤炭資源西移,煤炭集結地要重新布局,增加設施設備投入。三是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不僅僅是國務院的要求,而且是企業自身的要求。四是末端煤炭配送中心布局尚未完成,煤炭的最后一公里通行不暢。五是煤炭生產企業、貿易企業單一化運營,網絡理念淡漠,供應鏈管理意識尚未形成。六是部分產煤地區發煤能力過剩,正在探索社會化物流服務的路子。
2014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煤炭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全面總結了煤炭物流發展取得的成就,深刻分析了新形勢下煤炭物流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明了煤炭物流發展方向。《規劃》提出,要按照科學布局、高效暢通、協調配套、節能環保的發展方針,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完善煤炭物流基礎設施,培育大型煤炭物流企業,健全煤炭物流服務體系,提高煤炭物流服務能力,促進煤炭物流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