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運算符
- 3.1 什么是運算符
- 3.2 算術運算符
- 3.2.1 **基本四則運算符:加減乘除模(+ - * / %)**
- 3.2.2 增量運算符 += -= *= %=
- 3.2.3 自增/自減運算符++ --
- 3.3 關系運算符
- 3.4邏輯運算符(重點)
- 3.4.1 邏輯與 &&
- 3.4.2 邏輯 ||
- 3.4.3邏輯非 !
- 3.4.4 短路求值
- 3.5 位運算符
- 3.5.1按位與 &
- 3.5.2 按位或 |
- 3.5.3 按位取反 ~
- 3.5.4 按位異或 ^
- 3.6 移位運算(了解)
- 3.6.1 左移 <<
- 3.6.2 右移 >>
- 3.6.3 無符號右移 >>>
- 3.7 條件運算符
- 3.8 運算符的優先級
3.1 什么是運算符
計算機的最基本的用途之一就是執行數學運算,比如+,<,就是運算符,即:對操作數進行操作時的符號,不同運算符操作的含義不同。
作為一門計算機語言,Java也提供了一套豐富的運算符來操縱變量。Java中運算符可分為以下:
- 算術運算符(+ - */)
- 關系運算符(< > ==)
- 邏輯運算符
- 位運算符
- 移位運算符以及條件運算符等。
3.2 算術運算符
3.2.1 基本四則運算符:加減乘除模(+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1(String[] args) {
/* int a = 20;int b = 10;System.out.println(a + b); // 30System.out.println(a - b); // 10System.out.println(a * b); // 200System.out.println(a / b); // 2System.out.println(a % b); // 0 --->模運算相當于數學中除法的余數//System.out.println(a/0); //做除法和取模時,右操作數不能為0*/int a = 3;int b = 2;// 在數學中應該是1.5 但是在Java中輸出結果為1 會向下取整,即小數點之后全部舍棄掉了System.out.println(a / b); // 1// 如果要得到數學中的結果,可以使用如下方式double d = a*1.0 / b; System.out.println(d);// 1.5//取決于操作數第一個數是否為正負//取決于操作數第一個數是否為正負System.out.println(7%3);//1System.out.println(7%-3);//1System.out.println(-7%3);//-1System.out.println(-7%3);//-1// +的左側是int,右側是double,在加之前int被提升為doubleSystem.out.println(1+0.2); //1.2System.out.println(11.5 % 2.0); //1.5}
注意:
- 都是二元運算符,使用時必須要有左右兩個操作數
- int / int 結果還是int類型,而且會向下取整
- 做除法和取模時,右操作數不能為0
- % 不僅可以對整型取模,也可以對double類型取模,但是沒有意義,一般都是對整型取模的
- 兩側操作數類型不一致時,向類型大的提升
3.2.2 增量運算符 += -= *= %=
該種類型運算符操作完成后,會將操縱的結果賦值給左操作數。
public static void main2(String[] args) {int a= 1;a += 2; // 相當于 a = a + 2System.out.println(a); //3long b = 10L;int i = 3;i += b;System.out.println(i);// 13//判斷不同類型+=是提升還是截斷byte b1 = 1;byte b2 = 127;b2 += b1;System.out.println(b2);//-128 截斷的}
注意:只有變量才能使用該運算符,常量不能使用。
3.2.3 自增/自減運算符++ –
++是給變量的值+1,–是給變量的值-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3(String[] args) {int a = 1;a++; // 后置++ 表示給a的值加1,此時a的值為2System.out.println(a++); // 注意:后置++是先使用變量原來值,表示式結束時給變量+1,因此輸出2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3++a; // 前置++ 表示給a的值加1System.out.println(++a); // 注意:前置++是先給變量+1,然后使用變量中的值,因此輸出5System.out.println(a); // 輸出5// --操作符給操作-1,與++含義類似}
注意:
- 如果單獨使用,【前置++】和【后置++】沒有任何區別
- 如果混合使用,【前置++】先+1,然后使用變量+1之后的值,【后置++】先使用變量原來的值,表達式結束時給變量+1
- 只有變量才能使用自增/自減運算符,常量不能使用,因為常量不允許被修改
3.3 關系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主要有六個: == != < > <= >= ,其計算結果是 true 或者 fals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關系運算符int a = 10;int b = 20;// 注意:在Java中 = 表示賦值,要與數學中的含義區分// 在Java中 == 表示相等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注意:當需要多次判斷時,不能連著寫,比如:3 < a < 5,Java程序與數學中是有區別的
3.4邏輯運算符(重點)
邏輯運算符主要有三個: && || ! ,運算結果都是 boolean類型。
3.4.1 邏輯與 &&
語法規則:表達式1 && 表達式2,左右表達式必須是boolean類型的結果。
兩個表達式都為真,結果才是真,只要有一個是假,結果就是假。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int b = 2;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2); // 左為真 且 右為真 則結果為真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100); // 左為真 但 右為假 則結果為假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2); // 左為假 但 右為真 則結果為假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100); // 左為假 且 右為假 則結果為假}
3.4.2 邏輯 ||
語法規則:表達式1 || 表達式2,左右表達式必須是boolean類型的結果。
左右表達式至少一個為真,則為真。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int b = 2;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2); // 左為真 且 右為真 則結果為真System.out.println(a == 1 || b > 100); // 左為真 但 右為假 則結果也為真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2); // 左為假 但 右為真 則結果也為真System.out.println(a > 100 || b > 100); // 左為假 且 右為假 則結果為假}
3.4.3邏輯非 !
語法規則:! 表達式
真變假,假變真。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System.out.println(!(a == 1)); // a == 1 為true,取個非就是falseSystem.out.println(!(a != 1)); // a != 1 為false,取個非就是true}
3.4.4 短路求值
&& 和 || 遵守短路求值的規則.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打印 false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打印 true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程序拋出異常System.out.println(10 < 20 | 10 / 0 == 0); // 程序拋出異常}
注意:
- 對于 && , 如果左側表達式值為 false, 則表達式結果一定是 false, 無需計算右側表達式.
- 對于 ||, 如果左側表達式值為 true, 則表達式結果一定是 true, 無需計算右側表達式.
- & 和 | 如果表達式結果為 boolean 時, 也表示邏輯運算. 但與 && || 相比, 它們不支持短路求值.
3.5 位運算符
Java 中數據存儲的最小單位是字節,而數據操作的最小單位是比特位. 字節是最小的存儲單位,每個字節是由8個二進制比特位組成的,多個字節組合在一起可以表示各種不同的數據。
位運算符主要有四個: & | ~ ^ ,除~ 是一元運算符外,其余都是二元運算符。
位操作表示 ** 按二進制位運算**. 計算機中都是使用二進制來表示數據的(01構成的序列), 按位運算就是在按照二進制位的每一位依次進行計算。
3.5.1按位與 &
如果兩個二進制位都是 1, 則結果為 1, 否則結果為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0;int b = 20;//a - 0000 1010//b - 0001 0100//& - 0000 0000 - 0System.out.println(a & b); // 0}
a - 0000 1010b - 0001 0100& - 0000 0000 - 0
3.5.2 按位或 |
如果兩個二進制位都是 0, 則結果為 0, 否則結果為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0;int b = 20;//a - 0000 1010//b - 0001 0100//| - 0001 1110 - 30System.out.println(a | b); //30}
a - 0000 1010b - 0001 0100| - 0001 1110 - 30
注意:當 & 和 | 的操作數為整數(int, short, long, byte) 的時候, 表示按位運算, 當操作數為 boolean 的時候, 表示邏輯運算。
3.5.3 按位取反 ~
如果該位為 0 則轉為 1, 如果該位為 1 則轉為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0xf;System.out.printf("%x\n", ~a);//fffffff0}
注意
- 0x 前綴的數字為 十六進制 數字. 十六進制可以看成是二進制的簡化表示方式. 一個十六進制數字對應 4個二進制位.
- 0xf 表示 10 進制的 15, 也就是二進制的 1111
- printf 能夠格式化輸出內容, %x 表示按照十六進制輸出.
- \n 表示換行符
3.5.4 按位異或 ^
如果兩個數字的二進制位相同, 則結果為 0, 相異則結果為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f("%x\n", 6^6);// 0//6 - 0000 0110//6 - 0000 0110//^ - 0000 0000 //0System.out.printf("%x\n", 6^0);// 6//6 - 0000 0110//0 - 0000 0000//^ - 0000 0110 // 6}
6 - 0000 01106 - 0000 0110^ - 0000 0000 - 06 - 0000 01100 - 0000 0000^ - 0000 0110 - 6
注意:
- n^n = 0 兩個數相同,異或的結果為0.
- n^0 = n 一個數異或0,結果為它本身。
- 1 ^ 3 ^ 6 ^ 3 ^ 1 = 6 ^ 0 = 6 運算符交換律
3.6 移位運算(了解)
移位運算符有三個: << >> >>> ,都是二元運算符,且都是按照二進制比特位來運算的。
3.6.1 左移 <<
最左側位不要了, 最右側補 0.
11左移1位,2位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1;System.out.printf("%x\n", a << 1); // 22System.out.printf("%x\n", a << 2); // 44//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
注意:向左移位時,丟棄的是符號位,因此正數左移可能會編程負數。
3.6.2 右移 >>
最右側位不要了, 最左側補符號位(正數補0, 負數補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1;System.out.printf("%x\n", a >> 1); // 5System.out.printf("%x\n", a >> 2); // 2//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int b = 0xffff0000;System.out.printf("%x\n", b >> 1); //ffff8000// 運行結果(注意, 是按十六進制打印的)byte c = -1;System.out.println(c >> 1); // 有符號右移-1}
3.6.3 無符號右移 >>>
最右側位不要了, 最左側補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yte c = -1;System.out.println(c >> 1); // 有符號右移-1System.out.println(c >>> 1); // 無符號右移2147483647}
注意:
- 左移 1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左移 N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的N次方.
- 右移 1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右移 N 位, 相當于原數字 / 2 的N次方.
- 由于計算機計算移位效率高于計算乘除, 當某個代碼正好乘除 2 的N次方的時候可以用移位運算代替.
- 移動負數位或者移位位數過大都沒有意義.
3.7 條件運算符
條件運算符只有一個:
表達式1 ? 表達式2 : 表達式3
當 表達式1 的值為 true 時, 整個表達式的值為 表達式2 的值;
當 表達式1 的值為 false 時, 整個表達式的值為 表達式3 的值.
也是 Java 中唯一的一個 三目運算符, 是條件判斷語句的簡化寫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求兩個整數的最大值int a = 10;int b = 20;int max = a > b ? a : b; // 20//表達式不能單獨存在,其產生的結果必須要被使用。//a > b ? a : b; 報錯//表達式2和表達式3的結果要是同類型的,除非能發生類型隱式類型轉換int c = 10;int d = 20;//int e = c > d? 1 : 2.0; 報錯}
3.8 運算符的優先級
在一條表達式中,各個運算符可以混合起來進行運算,但是運算符的優先級不同,比如:* 和 / 的優先級要高于 +和 - ,有些情況下稍不注意,可能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求a和b的平均值int a = 10;int b = 20;int c = a + (b - a) >> 1;//+ 的優先級要高于 >> , 因此a先和b-a的結果做加法,整體為20,最后再進行右移System.out.println(c); //10}
注意:運算符之間是有優先級的. 具體的規則我們不必記憶. 在可能存在歧義的代碼中加上括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