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樣跟孩子運用鼓勵和表揚。我記得魯道夫德雷克斯是阿德勒學派的心理學家,也是來自《孩子的挑戰》一書的作者,他說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事與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是兩回事兒。鼓勵能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帶任何評判的重視自己,就因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通過鼓勵你能教會孩子犯錯誤只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而不是應該感到羞恥的事情。受到鼓勵的孩子會自愛,并能感到歸屬感。?
那么贊揚和鼓勵是不同的,贊揚或獎勵行為好的孩子很容易,但是對于正在做出不當行為或自我感覺不好的孩子,你能對他們說什么呢?要知道,這正是他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可以試試這么說,你的確很努力。我相信能處理這件事。你很善于解決問題,我相信你能想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無論怎樣我都愛你。在贊揚獎勵教給孩子的是依賴于他人的外在評判,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內在智慧和自我評價,不要這樣贊揚孩子,我真為你感到驕傲,或者是說你得了個A我要給你一個獎勵,而是要鼓勵孩子,你一定覺得很自豪,或者說你學習真的很努力,你值得。經常贊揚和鼓勵孩子會促使他們相信,只有別人說我好,我才算好,還會讓孩子盡力避免犯錯誤,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
相反,鼓勵則教會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正確的事的能力。那么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對贊鼓勵和表揚有了一定的定義,鼓勵是什么?鼓勵就是鼓起他人的勇氣,激勵對方努力前進。表揚就是表達對他人的贊美,表示滿意認可。我們在認真學習著了這兩個詞的含義,錢和許多家長是一樣的,分不太清楚鼓勵和表揚,感覺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都是好的,沒必要區分開。但是在系統的學習之后,我發現鼓勵和表揚還是很有自己的特點的。在我看來鼓勵和表揚沒有哪個是該用哪個是不該用的。?
現在很多教育類書籍會抑制表揚的作用,夸大鼓勵的作用。其實我覺得只要使用得當,都是非常好的育兒工具。鼓勵就好比正餐,像一日三餐,營養健康,表揚就好比加餐干果甜品這些美味可口,不能讓加餐代替正餐,也不能只給正餐,一點零食也不給孩子。我和大多數人一樣,也喜歡聽表揚的話,但長期聽就感覺他在不停地吃糖,易而且不健康。表揚就好比錦上添花,不要一味的盲目表揚孩子,真的需要表揚的時候,把表揚的原因加上對孩子多的事情進行具體描述,讓孩子明白到底是什么事情,我得到了表揚,而且很多事情上是不需要表揚的,別把你真棒掛在嘴上。?
時間長了,孩子就聽麻木了!有些家長在我看來是圖省事,不愿動腦,也不走心,看都沒看孩子,就來一句,你真棒,你真是個好孩子。孩子又不傻,你這種敷衍的表揚起不到任何的效果。我的寶寶三歲之后,我就會大量地使用鼓勵。三歲之前的孩子自我意識還不太完善,三歲之后開始明顯的加強,會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也就是說孩子有了內驅的動力,很多事情不需要家長趕著去做,也會主動做,這個時候就多給一些鼓勵。孩子做得好與不好,你都可以鼓勵,這點是表揚無法做到的。?
表揚是在你看到孩子優秀一面的時候表達的贊揚之意,而鼓勵是無論孩子做的好與壞,成功與否,你都可以給他加把勁兒。經常孩子做的不盡如意時,很多家長是直接給出了批評的。批評,我認為你不到非用不可的地步,就不要使用。這個話題我們以后再討論。孩子在一些事情做得不夠好的時候,我們就通過鼓勵增加他的自信和動力,讓他挖掘自我價值。其實孩子在考試考得不好,或是做事情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時是很沮喪的。這時候家長送上鼓勵就好比雪中送炭。孩子首先感到了溫暖,也感覺你沒有否定他之前的努力,會很快從沮喪中走出來。孩子自己找到了出錯的原因,找到了可以繼續努力的點,比你強加給他的指點更加有意義。
還是舉個例子說明,什么時候用鼓勵,什么時候用表揚,當然有的時候我也會疊加使用,也就是說正餐甜點都來點,別撐著就行!在我寶寶三歲之前都學了大量的本領,和很多小朋友一樣爬坐走說吃飯喝水等等,學習這些小本領的時候,我就運用了大量的表揚,其實就是單純的給他鼓勁加油!?
但是我不會簡單地豎起大拇指說,棒棒的,我都是有指向性的表揚。比如說孩子做了什么事,你用肯定的目光看著他的眼睛,把事情描述一下,后面可以跟一句棒棒的,或是好極了。孩子明白了,你為什么夸他,表揚也就起了作用。是不是很容易上手呢?那么通常在兩種情況下,我運用鼓勵是運用比較多的。一種情況是覺得我的寶寶努努力會做得更好的時候。另一種情況就是寶寶因為哪件事情沒有做好受到打擊時,比如說我的寶寶在家里畫畫,有一天他畫了一個圓,我看了看,感覺小寶貝有能力畫得再圓一些,就和他的小腦袋一樣圓,于是我就鼓勵他圓控制的挺不錯,基本圓起來了,但我感覺大球球可以畫得更圓,像個大皮球那么圓。?
這樣一說孩子肯定會再嘗試一次,一般都比上一次更加專注畫的更好。真實的鼓勵就是你先肯定他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么第二種情況,比如說我的寶寶剛開始學疊衣服的時候,有一天寶寶在幼兒園學習了疊衣服疊被子,老師也跟我溝通,就是說我的寶寶肢體動作稍微僵硬,運動能力稍弱一些,學習手工就有點力不從心,但出力還收不到成果的時候,就會導致他不愿意動手學習,一會就煩躁了。這天他放學回家之后,我就把陽臺上的衣服收進來,開始鼓勵他。
我說聽李老師說,我的寶寶今天學會疊衣服了,疊的還很好,可不可以給媽媽展示一下?因為兒子跟我關系比較好,基本上我提出的懇求她都會配合一下。其實我知道她疊衣服的能力并不強,于是在疊的過程中,我先把幾條褲子遞給她,褲子兩條腿一盒就完成了,相對簡單就增加了他的信心。然后在衣服疊衣服的時候,他確實遇到了困難,但是他聽見我一直在鼓勵他,抬頭看見我鼓勵的目光,焦躁的心情會平復很多,嘴里念念有詞的說,先把這個點上去,再把這個跌下來,有時候疊的不好,又重新抖開再疊。?
看見他胖胖的小手在上下翻飛的時候,我心里面也會升起一絲暖意,感慨。鼓勵孩子也是鼓勵自己。客觀的說,我兒子的動手能力比動嘴能力差一些,小腦瓜是很靈活,觀察力也挺強,可是上手做就有點笨拙。很多時候在動手方面我就會表揚和鼓勵疊加使用,比如說它使用剪刀一類的工具,我會表揚加鼓勵,目前看來效果還是很好的。在三歲半到四歲的時候,它就可以自如的操控成人用的剪刀了,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不管是對家人還是對朋友,都需要鼓勵再鼓勵,只是幾句鼓勵的話語,卻比你說1萬句說教的話都管用。?
現在的我也深深體會到了鼓勵的強大作用。很多家長都說自己不太會鼓勵孩子,我想不管是鼓勵還是表揚,只要你決定這么做了,勤加練習,甚至把這樣的句式背下來,都可以鼓勵到孩子。正餐和加餐隨意搭配,營養豐富,味道好。那么我還有一點建議就是獎勵,這種鼓勵方式一定要慎用。很多孩子會因為有獎勵才去努力完成任務,而不是內驅力使然。不是有句話叫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嗎!持續的獎勵會讓孩子覺得沒有收獲,那我就沒必要耕耘了,在最后我把鼓勵和表揚的語句列出幾句來供家長們參考,用適合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更完美,關鍵是一定要走心。?
重要的事情我再說一遍。表揚的例句。比如說寶貝你的小手工太有趣,寶貝,我看到你自己主動刷牙了。寶貝,你這個想法真棒,加油。鼓勵的例句,比如說寶貝你這么認真的完成,他感覺棒棒的,對嗎?寶貝我對你有信心,你可以做到更好。寶貝無論發生什么,媽媽都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