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5年,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提升著每一個普通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清晨,智能手環在你最淺的睡眠階段輕柔震動,用最科學的方式將你喚醒;通勤路上,智能網聯汽車早已規劃好躲避擁堵的最佳路線,甚至能在你著急打卡時自動泊車入位并開始充電;傍晚回到家,迎接你的不只是溫暖的燈光和適宜的室溫,還有一個已經完成清掃任務的機器人“管家”。
這一切并非遙遠的想象,而是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現實。2025年,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而這一切,都將在今年一場盛會上得到集中呈現——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當提及PT展,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許還停留在通信運營商、設備商與手機廠商的年度盛會。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邊界不斷拓展,這場擁有30余年歷史的國家級展會,早已超越了傳統“通信”的范疇,演變為一場融合前沿技術與民生應用的綜合性科技盛會。
從數據、算力、存力、網絡、終端等信息通信技術/設備構成的AI底座,到AI賦能千行百業的落地實踐,再到人工智能引領美好生活普惠大眾,PT展正成為觀察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社會肌理的最佳窗口。在本次展會來臨之際,我們一起探尋人工智能如何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變得更智慧、更美好。
人工智能+醫康養:“居家+社區+醫院”全鏈條健康守護
醫療健康,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領域。AI正在推動醫療服務從傳統的“被動治療”向“主動健康管理”升級,讓醫療服務變得更精準、更普惠、更高效,真正實現高質量健康服務的廣泛覆蓋。
查已病易,防未病難是傳統體檢體系的局限。在通用健康管理旗艦中心,智能體與AI技術已經深度嵌入整個體檢流程,提供從精準疾病篩查到全面健康管理的變革。
影像檢查中,AI輔助診斷系統能夠迅速識別異常病灶,并對病變性質與嚴重程度作出初步判斷。醫學檢驗中,AI同樣表現卓越——通過智能分析血液細胞形態與多項生化指標,快速篩查貧血、感染等疾病,并自動生成診斷報告。體檢結束后,AI健康助手還會基于個人數據定制健康計劃,實現潛在風險的早期預警。
在社區養老場景中,AI正在提供智能又充滿溫度的關懷。以北京市豐臺區西羅園社區為例,這里部署了由通用技術多模態智能空間與應用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的智慧康養系統。
通過毫米波雷達、智能床墊等AIoT設備,這套系統可實時監測老人的心率、呼吸和活動狀態。一旦檢測到跌倒或長時間無活動等異常,系統即刻啟動三級響應機制,自動通知社區服務中心、子女及物業,真正實現從“被動救助”到“主動守護”的轉變。截至目前,該系統已服務上百戶老人,累計采集超過13萬條健康數據,成功處理逾4000次報警,成為老年人生活中7×24小時的“守護者”。
而在醫院場景中,智慧護士站通過生命體征大屏實時監測患者狀態,幫助醫護人員動態掌握病情;智慧病房則借助AI輔助康養傳感器、血氧儀、雙管血壓計、心率呼吸監護墊和智能手表等物聯網設備,構建了一張24小時不間斷的監護網絡,全面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與患者照護水平。
從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的實時監測、再到智慧醫院的專業支撐,AI不止于單點賦能,更實現了“居家-社區-醫院”三級聯動的一體化服務閉環。通過系統間數據互通與業務協同,AI正在推動醫療與養老資源深度融合,構建覆蓋全鏈條的智能醫康養新生態。
人工智能+出行:駛入“車-路-云”協同新階段
汽車,這一人們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正經歷百年未有的變革。在AI驅動下,汽車不再只是將人從A點載到B點的移動工具,而是逐漸演進為融合出行、娛樂、辦公等多功能的“智能移動第三空間”。
走進北京鴻蒙智行超級體驗中心,“聰明”車已不再是科幻概念。通過手機一鍵呼叫,車輛可自動駛抵用戶面前;抵達目的地后,又能自主完成找車位、泊車和充電。這一切依托于華為全棧自研的分布式技術,真正實現了“車—人—家”全場景無縫連接。
正如現場技術人員所言:“以前車與家是分離的,如今它們連成一個整體。你可以在回家途中就遠程啟動家中空調、拉開窗簾,體驗‘上車即回家,回家即安心’的連貫生活。”
推動智能出行的不止鴻蒙智行。中國電信攜手伙伴推出“AI賦能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已將復雜場景識別準確率提升40%,多車協同響應時延降至100ms內,為車企以漸進式路徑實現L4級自動駕駛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移動聯合多家車企推出的“AI智能座艙”已實現量產,其搭載豐富的AI語音交互功能。“一鍵回家”模式下,幾秒內數公里外的家中空調提前啟動,客廳燈光漸亮。
濟南移動攜手中興通訊打造濟南起步區車路云樣板示范區域,車路網云一體化的5G V2X通感算網絡,可以實現車輛與信號燈、路側設備的智能互動。路側一體機持續檢測道路交通目標上報給5G基站,5G基站邊緣云基于AI算法生成行人闖入預警、超視距預警等,并通過5G Uu接口發送給車端。當有行人橫穿馬路時,路側傳感器檢測識別后,通過5G V2X實時發送給駕駛車輛,進行語音播報預警。
與此同時,眾多設備商在推進C-V2X(車聯萬物)通信解決方案,構建車、路、云全面協同的網絡環境。浪潮和超聚變提供云計算與AI算力底座,聯發科推出車載芯片平臺,東方通則深耕車載中間件……
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產業鏈正協同推動整車智能與道路智能的深度融合。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數據,目前國內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50%,居全球首位——相當于每賣出兩臺乘用車,就有一臺搭載智能跟車或車道保持功能。消費者對高階智能駕駛的需求明確,支付意愿不斷增強。
未來,隨著“車路云一體化”國家試點推進,汽車將不再只是獨立運行的單元,而是可與智慧道路、遠程云腦實時交互的智能節點。人們的駕駛體驗、出行效率及車內生活方式,均將迎來根本性變革。
智慧出行,已然駛入“車-路-云”全面協同的新時代。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當機器人從工廠走進家庭
如果說以往的AI更多是隱藏在云端或屏幕背后的“智慧大腦”,那么具身智能(Embodied AI)則試圖回答一個更根本的命題:如何讓AI不僅能“思考”,更能借助物理身體與我們所在的真實世界互動和協作。當強大的智能算法與靈活的機械身體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日常生活。
家庭場景是機器人應用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目前,市場上面向消費級市場的生活機器人層出不窮,覆蓋生活輔助、健康監測、老人陪伴等多個具體場景。很多具身智能產品不僅能操控咖啡機、洗衣機、吸塵器等家電,還可針對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提供靈活的功能定制——例如陪人下棋、戶外燒烤、煎蛋調酒等,實現“一機多用”,為家庭生活增添便利與樂趣。
在康養領域,2025年養老機器人正在全國各地快速“上崗”,成為智慧養老的新力量。例如,重慶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引入的情感陪護機器人,借助面部識別、情緒感知與語音交互,能夠敏銳捕捉老人的心理狀態,提供聊天陪伴與情緒疏導。而在深圳市養老護理院,星塵智能的AI機器人不僅可協助老人推輪椅、遞送物品,還能陪伴他們打太極、跳廣場舞甚至打乒乓球,兼顧功能性與情感關懷。
無人零售也在具身智能的賦能之下迎來新突破。銀河通用與美團買藥合作開發的Galbot智慧藥房解決方案,已在北京六家門店實現常態化運營。該機器人能夠自主完成上下貨、夜間值守、商品盤點、補貨與打包等全流程任務,支持超過5000種藥品的管理,大大提升了藥店運營效率。
從家庭、養老再到零售,具身智能不再只是概念,它已悄然嵌入真實世界的運行軌跡。一個人類與機器人協同共存的新時代,正在全面展開。
結語
2025年,人工智能不再只是遙遠的概念或冰冷的代碼,它正在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提升著每一個普通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它是你手腕上實時監測健康的智能手環,是手機里聽懂你需求的語音助手,更是汽車中提前預判風險的安全“守護者”。通過這些觸手可及的產品與服務,AI 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也更有溫度。
2025年9月24-26日舉行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以“數實融合新引擎 智啟未來新動能”為主題,將設置空天地海一體化應急通信保障、信息技術/量子科技、ESG/信息無障礙、低空經濟、AI等多個特色展區。在這里,你將親眼見證AI如何作為核心力量,推動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最終融入并點亮每一個人的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