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層模型: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鏈路層。
? ? ? ? 應用層:提供了應用程序之間相互通信的接口,允許用戶訪問網絡服務。這一層定義了應用程序如何與底層網絡進行交互。例如HTTP協議。
????????傳輸層:它處理數據的分段、傳輸、錯誤檢查和流控制。它確保數據從源主機的一個進程傳輸到目標主機的另一個進程。例如TCP協議和UDP協議。
? ? ? ? 網絡層:這一層負責數據包在不同網絡之間的路由,即選擇數據從源主機到目的主機的最佳路徑。它處理邏輯尋址(IP地址)和數據包的轉發。主要使用IP協議,它最核心的協議,負責數據包的封裝、尋址和路由。
? ? ? ? 鏈路層:這是最底層的一層,負責將IP數據包封裝成適合物理網絡傳輸的幀,并進行物理傳輸。它處理物理尋址(MAC地址)、錯誤檢測和介質訪問控制。它關心的是數據在單個物理鏈路上如何傳輸。
? ? ? ? 數據封裝和解封裝過程:
?發送方:
應用層生成數據。
傳輸層將數據封裝成報文段/用戶數據報,添加傳輸層頭部(如端口號)。
網絡層將報文段/用戶數據報封裝成IP數據包,添加網絡層頭部(如源/目的IP地址)。
網絡接口層將IP數據包封裝成幀,添加數據鏈路層頭部和尾部(如源/目的MAC地址)。
物理層將幀轉換成比特流,通過物理介質發送出去。
?接收方:
物理層接收比特流,并將其轉換為幀。
網絡接口層解封裝幀,去除數據鏈路層頭部和尾部,得到IP數據包。
網絡層解封裝IP數據包,去除網絡層頭部,得到報文段/用戶數據報。
傳輸層解封裝報文段/用戶數據報,去除傳輸層頭部,得到數據。
應用層處理數據。
? ? ? ? 七層模型:物理層(第一層),數據鏈路層(第二層),網絡層(第三層),傳輸層(第四層),會話層(第五層),表示層(第六層),應用層(第七層)。
????????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分組交換是目前計算機網絡中數據傳輸的主要方式。在分組交換中,發送方將要傳輸的完整報文(消息)分解成一系列較小的、固定大小或可變大小的數塊,每個數據塊稱為一個分組 (Packet)。每個分組除了包含原始數據的一部分外,還會附帶一個控制信息頭部 (Header)。這個信息頭部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序列號和其他控制信息。
? ? ? ? 分組交換的優點:
? ? ? ? 1.高效性:與電路交換不同,分組交換不需要預先分配固定帶寬。多個用戶可以共享網絡資源,當某個用戶沒有數據發送時,其占用的帶寬可以被其他用戶使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帶寬利用率。
? ? ? ? 2.靈活性:分組可以根據網絡狀況(如擁塞情況、鏈路故障)動態選擇不同的傳輸路徑,增強了網絡的健壯性。
? ? ? ? 3.突發性數據傳輸 (Bursty Data):非常適合傳輸突發性的數據(即數據量變化大,發送時有時無的情況)。傳統的電話網絡(電路交換)不適合處理這種突發性數據,因為即使沒有數據發送,也預留了帶寬。
? ? ? ? 4.成本效益 (Cost-effectiveness):由于資源共享和更低的帶寬要求,分組交換網絡通常比電路交換網絡更經濟。
? ? ? ? 5.錯誤控制 (Error Control):由于數據被分成小塊,即使某個分組損壞,也只需要重傳該分組,而不是整個報文,降低了重傳開銷。
????????字節順序:分為大端序(big endian)和小端序(little endian)。大端序中,地址的字節順序和我們閱讀習慣相符,例如0x0400,存儲為0x04 0x00,而小端序對計算機而言更有意義,存儲為0x 00 0x04。
????????IPV4:IPv4地址的總長度是 ??32位??。這32位二進制數分成4個8位的部分,每個部分用一個0到255之間的十進制數表示。IP地址被分為網絡部分和主機部分,網絡部分是位于IP地址高位,主機部分位于IP地址低位。
? ? ? ? 子網掩碼:子網掩碼的形式和IPV4地址類似,例如255.255.255.0,255.255.252.0,255.128.0.0,這三個子網掩碼分別是24位,22位,9位。通過判斷IP地址按位與子網掩碼的值是否相等,我們可以判斷兩個IP地址是否位于同一網絡中。
? ? ? ? MAC地址:物理地址,唯一標識一塊網卡,在局域網內部唯一。為什么我們需要MAC地址,如果我們在鏈路層嘗試去解析IP地址的話,是否就不需要使用MAC地址來決定幀的轉發方向了呢?答案是NO。以太網并不只承載IPV4,它還能承載 IPv6、ARP、MPLS、甚至非 IP 的協議。如果這樣設定的話,他就只能綁死在IP地址上了。并且由于MAC地址解析速度遠快于IP地址的解析速度,也會使轉發效率下降。并且由于MAC地址是扁平的,適合局域網內設備尋址,而IP地址是分層的,用來做全局路由。如果鏈路層都用 IP,就會增加局域網內部的復雜性(需要維護大量 IP 路由表)。
????????地址解析協議(ARP):ARP的功能就是,在局域網中,將IP地址解析為MAC地址。舉個例子,在送外賣時,IP地址負責將我們送到對應的公司大樓,而MAC地址則負責讓我們把外賣送到對應的工位中。在跨網段通信中,IP地址只負責將我們送到對應的網絡中,然后就由MAC地址來接管數據。當主機A傳送數據時,它會在ARP緩存表中先查看目標IP地址和對應MAC地址是否被存儲。若主機不知道目標IP對應的MAC地址,則在局域網內廣播ARP請求,讓目標IP的主機回應自己的MAC地址,這之后會更新ARP緩存表。得知對應的MAC地址后,則用MAC地址封裝幀發送數據,此時,不再需要進行廣播。通過交換機可以做到單播。交換機是二層設備(鏈路層),核心是MAC地址表,幀到達交換機時,交換機會查看目標MAC。如果在MAC表中找到對應端口,直接把幀發送到對應端口(單播)。如果找不到,才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