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內容是關于 Apache Ignite 的分布式原子類型(Atomic Types),主要包括 IgniteAtomicLong
和 IgniteAtomicReference
。它們是 跨集群節點的“全局共享變量”,支持線程安全、原子性操作,即使多個節點同時訪問也能保證數據一致性。
下面我們來深入理解這個功能。
🎯 一、一句話理解
Ignite 的
IgniteAtomicLong
和IgniteAtomicReference
就像是一個“全宇宙唯一的計數器”或“全局共享變量”,所有集群節點看到的是同一個值,并且可以安全地進行++
、--
、compareAndSet
等原子操作。
? 類比:
- 單機版:Java 的
AtomicLong
、AtomicReference
- 分布式版:Ignite 的
IgniteAtomicLong
、IgniteAtomicReference
- 就像你在 Node A 上加 1,在 Node B 上讀取,也能立刻看到最新值!
🧩 二、核心功能解析
? 1. IgniteAtomicLong
—— 分布式原子長整型
IgniteAtomicLong atomicLong = ignite.atomicLong("counter", 0, true);
"counter"
:原子變量的名字(全局唯一標識)0
:初始值true
:如果不存在就創建
支持的操作:
方法 | 說明 |
---|---|
get() | 獲取當前值 |
set(newValue) | 設置新值 |
incrementAndGet() | 先 +1,再返回新值(類似 ++i ) |
getAndIncrement() | 先返回舊值,再 +1(類似 i++ ) |
decrementAndGet() | 先 -1,再返回新值 |
addAndGet(delta) | 加一個數并返回結果 |
compareAndSet(expected, update) | 如果當前值等于 expected ,則設為 update ,返回是否成功 |
🌰 示例:全局請求計數器
IgniteAtomicLong requestCounter = ignite.atomicLong("httpRequests", 0, true);
long count = requestCounter.incrementAndGet();
System.out.println("Total requests: " + count); // 所有節點共享這個計數
? 多個 Web 節點部署,但請求總數只算一次,不會重復!
? 2. IgniteAtomicReference<V>
—— 分布式原子引用
IgniteAtomicReference<String> status = ignite.atomicReference("appStatus", "RUNNING", true);
- 可以保存任意可序列化的對象(如 String、POJO)
- 支持
compareAndSet(oldValue, newValue)
實現無鎖更新
🌰 示例:應用狀態切換(防并發沖突)
boolean success = status.compareAndSet("RUNNING", "MAINTENANCE");
if (success) {System.out.println("系統已進入維護模式");
} else {System.out.println("狀態已變更,無法切換");
}
? 避免兩個管理員同時嘗試切換狀態導致覆蓋問題。
🔁 三、為什么需要分布式原子類型?
在分布式系統中,常見的需求包括:
場景 | 問題 | 解決方案 |
---|---|---|
全局 ID 生成 | 多節點生成 ID 沖突 | 用 AtomicLong 做自增 ID |
請求限流/計數 | 各節點獨立計數不準確 | 統一用 AtomicLong 計數 |
狀態機控制 | 多個節點爭搶修改狀態 | compareAndSet 保證原子切換 |
分布式鎖序號 | 給鎖加版本號 | 用 AtomicLong 生成唯一版本 |
👉 沒有分布式原子變量 → 數據不一致、競爭條件、邏輯錯誤!
?? 四、Atomic Configuration 配置詳解
可以通過 AtomicConfiguration
對原子類型進行全局配置:
方法 | 說明 | 默認值 |
---|---|---|
setBackups(int) | 數據備份份數(高可用) | 0 (無備份) |
setCacheMode(CacheMode) | 底層緩存模式: - PARTITIONED (分片存儲)- REPLICATED (全節點復制) | PARTITIONED |
setAtomicSequenceReserveSize(int) | 為 IgniteAtomicSequence 預留的序列值數量(用于批量優化) | 1000 |
🌰 示例:創建帶備份的原子變量(防止單點故障)
AtomicConfiguration atomicCfg = new AtomicConfiguration();
atomicCfg.setBackups(1); // 一份備份
atomicCfg.setCacheMode(CacheMode.PARTITIONED);IgniteConfiguration cfg = new IgniteConfiguration();
cfg.setAtomicConfiguration(atomicCfg);Ignite ignite = Ignition.start(cfg);IgniteAtomicLong counter = ignite.atomicLong("safeCounter", 0, true);
? 即使某個節點宕機,數據也不會丟失。
📶 五、工作原理簡析
Ignite 的原子類型底層基于 分布式緩存 + CAS(Compare-And-Swap)協議 實現:
- 所有操作都通過網絡發送到 主節點(primary node);
- 主節點使用 CAS 保證操作的原子性;
- 操作成功后同步給備份節點(如果有);
- 客戶端阻塞等待結果返回。
?? 所有操作是 同步的(synchronous),所以會有網絡延遲。
?? 六、性能與注意事項
項目 | 說明 |
---|---|
🐢 性能 | 比本地 AtomicLong 慢,因為涉及網絡通信 |
🌐 延遲 | 受集群大小、網絡質量、并發量影響 |
🔁 并發 | 高并發下可能出現爭用(contention),建議結合分片使用(如:按用戶分片計數) |
💾 持久化 | 默認在內存中;開啟 Native Persistence 可持久化 |
🧹 清理 | 不再使用時可用 close() 或 remove() 釋放資源 |
🚫 不適合超高頻寫入場景
比如每秒百萬次 incrementAndGet()
,會導致主節點成為瓶頸。此時應考慮:
- 使用 本地計數 + 定期匯總;
- 使用 Ignite 的 Continuous Queries 或 Events 替代輪詢;
- 使用 Ignite Compute Grid 批量處理。
🧪 七、典型應用場景
場景 | 使用方式 |
---|---|
🔢 全局唯一 ID 生成器 | AtomicLong 自增作為 ID |
📊 分布式計數器 | 統計 PV、UV、訂單數等 |
🛑 分布式限流 | 計數超過閾值則拒絕請求 |
🔄 狀態機控制 | compareAndSet 控制服務狀態(RUNNING → STOPPING) |
🧩 分布式協調 | 多個節點協作時共享控制變量 |
? 總結:一句話掌握精髓
Ignite 的
IgniteAtomicLong
和IgniteAtomicReference
提供了集群范圍內全局可見、線程安全、原子操作的共享變量,讓你像操作本地原子變量一樣實現跨節點的數據同步,是構建分布式協調、計數、狀態管理等功能的利器。
🔄 對比其他技術
技術 | 優點 | 缺點 | 適用場景 |
---|---|---|---|
Ignite Atomics | 內嵌、低延遲、API 簡單 | 高并發下有瓶頸 | 中低頻原子操作 |
ZooKeeper | 強一致性、高可用 | 復雜、延遲較高 | 分布式鎖、選舉 |
Redis INCR | 快、成熟 | 單點風險(除非集群) | 簡單計數 |
數據庫自增主鍵 | 熟悉、可靠 | 性能差、有單點 | 強持久化需求 |
? 如果你已經在使用 Ignite,直接用
IgniteAtomicLong
是最自然的選擇,無需引入額外組件。
如果你想實現一個“分布式 ID 生成器”或“全局限流器”,我可以為你提供完整代碼示例!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