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Tag 是蘋果公司推出的一款用于追蹤物品的設備,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所以特地記錄一下技術原理。其工作所用的技術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 藍牙技術:AirTag 使用藍牙低功耗技術(BLE)與用戶的 iPhone 或其他蘋果設備進行通信。當 AirTag 靠近用戶的設備時,它會通過藍牙信號向設備發送一個唯一的標識符。用戶的設備可以掃描周圍的藍牙信號,識別出 AirTag 的標識符,并將其與用戶在設備上設置的相關物品信息進行關聯。
- U1 芯片:AirTag 配備了蘋果自研的 U1 芯片,支持超寬帶(UWB)技術。超寬帶技術可以實現精確的距離測量和定位。當 iPhone 也配備了 U1 芯片且靠近 AirTag 時,U1 芯片可以通過測量信號在兩者之間傳播的時間來精確計算出 AirTag 與 iPhone 之間的距離和方向。這使得用戶能夠更準確地找到丟失的物品,例如在室內環境中可以精確到厘米級別。
- 查找網絡:如果 AirTag 與用戶的設備失去藍牙連接,例如物品丟失或被遺落在遠處,AirTag 可以利用蘋果的查找網絡來幫助定位。查找網絡是由大量的蘋果設備組成的一個分布式網絡。當 AirTag 進入其他蘋果設備的藍牙范圍內時,它會將自己的位置信息通過藍牙發送給附近的蘋果設備,這些設備再將信息上傳到云端。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設備從云端獲取 AirTag 的最新位置信息,即使 AirTag 離用戶很遠,也有可能通過其他蘋果設備的協助找到它。
- 隱私保護:蘋果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保護。AirTag 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直接向外界透露用戶的個人信息或物品的具體位置。設備之間傳輸的信息都是經過加密的,只有用戶自己的設備才能解密和讀取相關信息。同時,查找網絡中的其他蘋果設備也不會知道具體是哪個 AirTag 在請求定位,只會傳輸加密的位置數據,確保用戶的隱私得到保護。
定位原理
? ? AirTag 主要利用蘋果龐大的查找網絡來實現定位,這個網絡由全球數以億計的 iPhone、iPad 和 Mac 等設備組成。當 AirTag 進入其他蘋果設備的藍牙范圍內時,它會將自己的位置信息通過藍牙發送給附近的蘋果設備,這些設備再將信息上傳到云端。在整個過程中,位置數據和歷史記錄絕不會存儲在 AirTag 中,傳遞 AirTag 位置數據的設備也始終保持匿名,而且位置數據在查找的每一步都有加密保護1。因此,就連 Apple 也不知道 AirTag 的位置,以及幫忙找到它的設備是何身份,機主自然也無法得知相關信息。
購買方式
? ? 除了蘋果官方,蘋果推出了專為第三方配件制造商設計的 Find My 網絡配件計劃,允許設備制造商將 Find My 功能集成到他們的產品中,所以現在電商平臺上有很多通過蘋果官方 MFI 認證、且能夠在 Apple Find My 上顯示其位置信息的第三方 Tag 在售賣。比如 muzhten airtag 藍牙防丟定位器,支持蘋果認證 Find My 網絡,可通過 “蘋果查找” 進行定位,全球范圍內不限距離,價格相比蘋果原裝 AirTag 有很大優勢,曾創下 13.6 元的低價。此外,綠聯、倍思、摩米士等品牌也有類似產品,價格分別為 99 元、62 元、45 元左右。
? ??不過,第三方 AirTag 在功能和性能方面與蘋果官方 AirTag 存在一定差異。例如,AirTag 采用 U1 UWB 芯片 + 藍牙的組合方案進行定位與追蹤,精度可達厘米級,而市面上大多數第三方 Tag 多為單藍牙方案,主要依靠 Find My 生態里的其他藍牙設備進行信息交互,定位精度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