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 P1042 [NOIP2003 普及組] 乒乓球
題目背景
國際乒聯現在主席沙拉拉自從上任以來就立志于推行一系列改革,以推動乒乓球運動在全球的普及。其中 11 11 11 分制改革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一部分球員因為無法適應新規則只能選擇退役。華華就是其中一位,他退役之后走上了乒乓球研究工作,意圖弄明白 11 11 11 分制和 21 21 21 分制對選手的不同影響。在開展他的研究之前,他首先需要對他多年比賽的統計數據進行一些分析,所以需要你的幫忙。
題目描述
華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分析,首先將比賽每個球的勝負列成一張表,然后分別計算在 11 11 11 分制和 21 21 21 分制下,雙方的比賽結果(截至記錄末尾)。
比如現在有這么一份記錄,(其中 W \texttt W W 表示華華獲得一分, L \texttt L L 表示華華對手獲得一分):
WWWWWWWWWWWWWWWWWWWWWWLW \texttt{WWWWWWWWWWWWWWWWWWWWWWLW} WWWWWWWWWWWWWWWWWWWWWWLW
在 11 11 11 分制下,此時比賽的結果是華華第一局 11 11 11 比 0 0 0 獲勝,第二局 11 11 11 比 0 0 0 獲勝,正在進行第三局,當前比分 1 1 1 比 1 1 1。而在 21 21 21 分制下,此時比賽結果是華華第一局 21 21 21 比 0 0 0 獲勝,正在進行第二局,比分 2 2 2 比 1 1 1。如果一局比賽剛開始,則此時比分為 0 0 0 比 0 0 0。直到分差大于或者等于 2 2 2,才一局結束。
你的程序就是要對于一系列比賽信息的輸入( WL \texttt{WL} WL 形式),輸出正確的結果。
輸入格式
每個輸入文件包含若干行字符串,字符串有大寫的 W \texttt W W 、 L \texttt L L 和 E \texttt E E 組成。其中 E \texttt E E 表示比賽信息結束,程序應該忽略 E \texttt E E 之后的所有內容。
輸出格式
輸出由兩部分組成,每部分有若干行,每一行對應一局比賽的比分(按比賽信息輸入順序)。其中第一部分是 11 11 11 分制下的結果,第二部分是 21 21 21 分制下的結果,兩部分之間由一個空行分隔。
樣例 #1
樣例輸入 #1
WWWWWWWWWWWWWWWWWWWW
WWLWE
樣例輸出 #1
11:0
11:0
1:121:0
2:1
提示
每行至多 25 25 25 個字母,最多有 2500 2500 2500 行。
(注:事實上有一個測試點有 2501 2501 2501 行數據。)
【題目來源】
NOIP 2003 普及組第一題
解題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queue>
#include <c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char datal[101];int main() {int scorea11=0,scorea21 = 0;int scoreb11=0,scoreb21 = 0;queue<string> ans11,ans21;bool isEnd=false;string ans="";do {cin >> datal;int len = strlen(datal); //讀取一行數據進行處理for (int i=0; i<len; i++) {if (datal[i] == 'W') {scorea11++;scorea21++;} else if (datal[i] == 'L') {scoreb11++;scoreb21++;// 找到結束符號時,把當前分數打印} else if (datal[i] == 'E') {// 設置結束標識符為true,以結束循環isEnd = true;// 使用string拼接結果字符串ans = "";ans.append(to_string(scorea11));ans.append(":");ans.append(to_string(scoreb11));ans11.push(ans); // 放到結果隊列中scorea11 = 0;scoreb11 = 0;ans = "";ans.append(to_string(scorea21));ans.append(":");ans.append(to_string(scoreb21));ans21.push(ans);// 放到結果隊列中scorea21 = 0;scoreb21 = 0;break;}// 11分制,一局比賽結束if ((scorea11 >= 11 || scoreb11 >= 11) && abs(scorea11 - scoreb11)>=2) {ans = "";ans.append(to_string(scorea11));ans.append(":");ans.append(to_string(scoreb11));ans11.push(ans);scorea11 = 0;scoreb11 = 0;}// 21分制,一局比賽結束if ((scorea21 >= 21 || scoreb21 >= 21)&& abs(scorea21-scoreb21) >= 2) {ans = "";ans.append(to_string(scorea21));ans.append(":");ans.append(to_string(scoreb21));ans21.push(ans);scorea21 = 0;scoreb21 = 0;}}} while(!isEnd);// 打印兩個隊列中的數據while(!ans11.empty()) {cout << ans11.front() << endl;ans11.pop();}cout << endl;while(!ans21.empty()) {cout << ans21.front() << endl;ans21.pop();}
}
以上解題使用到了queue和string兩個類型,需要掌握這兩個類的使用才能很好理解。
queue說明:
C++中的queue是一個容器適配器,它提供了先進先出(FIFO)的數據結構。以下是queue的一些主要內置函數:
1.push(const value_type& val): 在隊列的末尾插入一個元素。
2.pop(): 刪除隊列的第一個元素。
3.front(): 返回隊列的第一個元素的引用。
4.back(): 返回隊列的最后一個元素的引用。
5.empty(): 如果隊列為空,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6.size(): 返回隊列中的元素數量。
7.swap(queue& other): 交換兩個隊列的內容。
8.emplace(Args&&… args): 在隊列的末尾構造一個新元素。
9.emplace_front(Args&&… args): 在隊列的開頭構造一個新元素。
10.emplace_back(Args&&… args): 在隊列的末尾構造一個新元素(與push相同)。
注意:在使用這些函數之前,需要包含頭文件 #include <queue>。
string 說明
C++中的string類型提供了許多內置函數,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 length() 或 size(): 返回字符串的長度。
- empty(): 檢查字符串是否為空。
- append(str):將另一個字符串添加到當前字符串的末尾。
- insert(pos, str): 在指定位置插入另一個字符串。
- erase(pos, len): 刪除從指定位置開始的len個字符。
- replace(pos, len, str): 替換從指定位置開始的len個字符為另一個字符串。
- substr(pos, len): 返回從指定位置開始的len個字符組成的子字符串。
- find(str, pos): 從指定位置開始查找子字符串的位置,如果找不到則返回string::npos。
- rfind(str, pos): 從指定位置開始反向查找子字符串的位置,如果找不到則返回string::npos。
- compare(str): 比較兩個字符串,返回值為0表示相等,小于0表示當前字符串小于參數字符串,大于0表示當前字符串大于參數字符串。
- swap(str): 交換兩個字符串的內容。 c_str(): 返回一個指向以null結尾的字符數組的指針,該字符數組與原字符串內容相同。
- at(pos): 返回位于指定位置的字符的引用,如果越界則拋出std::out_of_range異常。
- push_back(char): 在字符串末尾添加一個字符。
- pop_back(): 刪除字符串末尾的字符。
- resize(new_size, char): 調整字符串的大小,如果新大小大于原來的大小,則用指定的字符填充新增的空間。
- capacity(): 返回字符串的容量(分配給字符串的內存空間大小)。
- reserve(new_cap): 預留足夠的內存空間以容納至少new_cap個字符。
- shrink_to_fit(): 釋放未使用的內存空間,使容量等于大小。
-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重載了加法、賦值、比較等運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