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做接口測試
(1)現在大多系統都是前后端分離的項目,前端和后端的進度可能不一樣,那為了盡早的進入測試,前端界面沒有開發完成的情況下,只要后端的接口開發完了,就可以提前做接口測試了;
(2)基于安全考慮,只依賴前端進行限制,已經完全不滿足系統的安全性要求了,畢竟繞過前端驗證太容易了,所以我們還要做后端驗證,也就是說要在接口層面驗證
2.你們公司的接口測試是怎么做的?
接口測試流程
(1)分析需求,產生需求文檔(產品)。
(2)(開發產生接口文檔)解析接口文檔。
(3)產生 接口測試用例(送審)。
(4)執行 測試用例
工具:postman、jmeter、fidller
代碼:python + Requests +pytest
(5)提交、跟蹤缺陷。
(6)生成 測試報告。
(7)(可選)接口自動化持續集成!
3.接口測試遇到的bug多不多,請舉幾個例子
接口測試常見的bug可以分為多個方面,以下是一些詳細的例子和歸納:一、參數校驗相關參數缺失或錯誤:
例子:接口要求傳入用戶ID和金額,但調用時只傳入了用戶ID,導致接口返回錯誤。
歸納:測試時應確保所有必填參數都已傳入,并且參數的類型和值符合預期。
特殊值處理不當:
例子:接口在處理金額為0或負數的請求時,未進行特殊處理,導致業務邏輯錯誤。
歸納:測試時應關注特殊值(如0、負數、空字符串等)的處理邏輯,確保接口能夠正確處理這些值。
數據類型溢出:
例子:當接口接收的整數參數超過其表示范圍時,可能導致數據溢出,影響業務邏輯。
歸納:測試時應關注數據類型溢出的問題,確保接口能夠正確處理邊界值和超出范圍的值。
二、業務邏輯相關邏輯校驗不完善:
例子:接口在處理用戶充值請求時,未對用戶余額進行校驗,導致用戶余額出現負數。
歸納:測試時應關注業務邏輯校驗的完整性,確保接口能夠正確處理各種業務場景和異常情況。
狀態處理不當:
例子:接口在處理訂單狀態時,未正確處理訂單已支付和已取消的沖突狀態,導致訂單狀態混亂。
歸納:測試時應關注狀態處理邏輯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