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是指對國家、法人、其他組織、個人的重要信息,對信息的存儲、傳輸、處理等過程進行的保障。分級保護的基本思路是“分級、按標準、結合技術和管理”,用安全保護和監測預警的方法,對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檢測和處理,并對其分級,從而制定相關的管理對策。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級別保護1.0已經不能很好地處理由于新技術的出現而產生的信息安全隱患,所以就出現了等級保護2.0。2.0級別防護體系是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新技術的發展,將體系的層次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在我國,國家和地區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第一個時期是從1994到2007這一時期,這一時期包括了一系列的規章和實施辦法。第二個時期為2007-2016年,為標準化建設和發展時期,主要開展了以 GB/T 22239-2008為主要內容的《等保標》系列標準的編制與公布。第三個時期,從2016到2019年,是產業的深入和落實期,各個部門都要對用戶進行分級保護,以有效地規避風險。第四個時期是從2019年起,即“2.0”時期,相應的標準、規范相繼出臺,標志著我國的等級保護體系已經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在網絡安全發展到一個新的時期,許多業界主管部門都提出要對其進行分級保護,以達到有效的防范目的。企業應該為保證信息安全盡一份綿薄之力!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 #等保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