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6月24日上午,韓國京畿道華城市一電池廠突發火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其中包括多名中國籍員工。這一事件不僅令人痛心,更為全球鋰電池行業安全敲響了警鐘。
事發當天,電池廠內堆放鋰電池成品的區域突然冒出白煙,隨后迅速燃燒并發生爆炸。從冒出白煙到劇烈燃燒,再到煙氣充滿整個作業空間,僅用時15秒。火災現場的視頻監控顯示,工作人員試圖用滅火器撲滅火情,但未能成功。這場大火吞噬了整個車間,也凸顯了鋰電池熱失控后的快速蔓延性和巨大破壞性。
據悉,這座電池廠內存儲著約3.5萬個鋰電池成品,火災發生后,大量電池發生爆炸,給滅火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這起火災不僅給涉事企業帶來了巨大損失,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于鋰電池安全性的關注。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的快速發展,鋰電池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但與此同時,其潛在的安全風險也在不斷提升。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已經發生了多起鋰電池火災事故,如韓國在2017年至2019年間發生的28起電池廠火災事故,以及今年德國、美國等地的儲能電站火災。這些事故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鋰電池安全問題的根源在于電池內部的熱失控。當鋰電池發生熱失控時,會分解出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一旦遇到鋰電池噴射出的高溫顆粒,在局部空間內就會發生爆燃,導致起火初期經常伴有爆炸聲響。
為了有效監測和預防鋰電池熱失控,多種傳感器被廣泛應用于鋰電池安全監測中。這些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鋰電池的溫度、壓力、氣體濃度等參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以立即發出警報并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有效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為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使用一氧化碳(CO)傳感器TGS5141和TGS5042、氫氣(H2)傳感器TGS2616和CGM6812、VOC氣體傳感器TGS2620、甲烷(CH4)傳感器TGS2611、二氧化碳(CO2)傳感器CDM7162、溫濕度傳感器HTW-211等傳感器監測防護區內CO氣體濃度、氫氣濃度、VOC濃度、可燃氣體濃度和電池表面溫度的變化,智能判斷鋰電池是否發生熱失控,提前預警,有效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此次韓國鋰電池工廠火災再次提醒我們,鋰電池行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加強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識。同時,也需要加大研發力度,推動鋰電池安全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以確保鋰電池的安全可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