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報告,同時“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被列為2024年的首項政府工作任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最近幾年,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引發了傳統生產要素以及以數據為代表的新生產要素的融合與創新配置,不僅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技術“底座”,更驅動著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千萬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從“量變”走向“智變”。
一方面,從數據要素角度看,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幾何級數增長,既是制造業轉型的挑戰,也蘊藏著點石成金的機遇;另一方面,從新質生產力角度看,傳統制造業走向智能制造的旅程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樣也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形成。
在這背后,軟件應用與算力底座的協同演進對于智能制造的創新至關重要,由此才能不斷加快數據的處理速度和實時處理能力,同時讓算力可以快速轉化為企業生產力,真正幫助制造業縮短研發周期的同時實現降本增效,最大化激發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正是洞察到這種變化,戴爾科技聯手AMD面向制造業打造了高性能算力底座,以“三高一快”和“三省一增”的優勢,共同釋放技術創新的“乘數效應”, 不斷滿足制造企業創新的需求,可以說真正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質生產力”貢獻出了更多的力量。
制造業亟待高性能算力底座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特別是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同時圍繞“數據+算力+算法”的技術集成創新持續加快,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源泉。
工信部的數字顯示,數字化改造使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2%,資源綜合利用率平均提升22%,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運營成本平均下降19%,產品不良率平均下降24%,可見通過技術創新讓智能制造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不僅如此,隨著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向縱深拓展,也讓各種跨平臺、交叉型的應用紛紛涌現,為包括流體分析、流體模擬、計算流體力學等仿真技術工具,以及半導體設計與制造領域中的EDA設計工具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大舞臺,同時更在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中找尋到了行業場景化的落地空間。
以仿真技術為例,今天其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電子裝備等各個領域,目前更在流體動力學(CFD)、分子動力學(VASP)以及EDA等應用場景中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也存在不少痛點。
其中,最突出的“痛點”是,伴隨智能制造場景的細分化、碎片化程度越來越高,類似功能開發、質量檢測、防撞試驗等應用層出不窮,各大仿真技術巨頭在產品與解決方案上不斷推陳出新,新興的軟件工具層出不窮;與此同時,軟件對硬件底座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尤其對高性能計算系統的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達成軟硬協同進化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再以EDA為例,它是芯片制造最上游、壁壘最高的部分,涵蓋了集成電路設計、布線、驗證和仿真等所有流程,被行業內稱為“芯片之母”、“芯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根據權威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預計到2025年,對EDA有直接需求的半導體制造產業規模將達700億美元,EDA更間接支撐數十萬億規模的數字經濟,“杠桿效應”接近200倍。
特別是過去十年,EDA軟件支撐著芯片設計從幾千顆晶體管到現在百億級晶體管的集成度,但是在如今AI、智能汽車、5G、IoT等不同的細分領域得以快速發展的大時背景下,EDA軟件面對的計算、存儲等架構同樣也都出現了新的變化,因此需要全新的軟硬件架構的迭代和進化,才能進一步提升設計和驗證效率,降低技術門檻的和縮短項目周期。
不難看出,無論是智能制造的前端設計還是后期驗證,無論是仿真技術,還是EDA設計軟件,這些新的制造中的應用場景都對高性能算力底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正因此,構筑高性能算力底座,推動智能制造和新型應用的升級和躍遷不僅“刻不容緩”,更是“迫在眉睫”。
釋放技術創新的“乘數效應”
在此背景下,戴爾科技與AMD強強聯手,基于新一代AMD處理器推出了PowerEdge產品家族,以“三高一快”和“三省一增”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幫助了制造業用戶應對高算力場景下的需求挑戰,更快獲得數據洞察力,同時也能夠支持制造企業打造可持續的數據中心,為制造企業通往智能制造筑牢了堅實的算力底座。
據了解,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憑借“三高一快”和“三省一增”的特點,不僅有著更為出色的性能,同時在場景優化、智能管理以及綠色創新等方面也實現了大幅的升級,具體來看:
首先,在“三高一快”方面,指的是基于新一代AMD EPYC處理器打造的PowerEdge服務器具有“高主頻、高核心、高緩存”等特點,能夠幫助制造企業帶來更快的價值轉化。
對此,AMD企業與商用事業部解決方案架構師紀拓表示,“高主頻”讓處理器的單核性能更強,由于第三代和第四代AMD EPYC處理器采用了先進制程工藝和創新性的微架構設計,因此在相同的功能下可以在每個物理核心提供更高的主頻和單核處理能力。以部分仿真軟件和EDA設計軟件為例,通常都需要單線程處理,對處理器的單核性能要求極高,而AMD EPYC處理器產品線有針對高性能計算推出的F系列處理器,其基礎頻率和最大超頻頻率都顯著高于普通型號,能夠更好滿足此類軟件的需求。
而“高核心”則可以顯著提升算力密度,在虛擬化/容器化的場景中,高核心數可提供更為充裕的容量,保證制造企業的業務高速發展;同時目前大部分的行業軟件也都是支持超線程的,而高核心數可實現大量線程并行處理,由此顯著提升執行效率,加快項目進度;而“高緩存”的優勢,則可以滿足行業軟件普遍需要處理和分析大數據的需求,在這方面第三代和第四代的AMD EPYC處理器,擁有業界領先的內存帶寬和超大的三級緩存,也為包括科學計算在內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其次,在“三省一增”方面,指的是基于新一代AMD EPYC處理器打造的PowerEdge服務器,具有“省錢、省點、省空間”的特點,可以幫助制造企業在同等投入下,增加可用算力,同時也能夠減少固定資產投入,節省機房空間和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有效降低TCO成本,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
據戴爾科技集團企業級解決方案資深架構師史慧斌介紹,以總核心數1000物理核心的同等主頻應用實例為例,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僅需8臺雙路服務器(2*64核心),相較于其他方案的20多臺,展現出顯著優勢。在核心數相同的情況下,該服務器能夠節省高達30%的硬件成本,減少60%的機架空間,并降低電力消耗,預計三年內可節省約15萬元。
在各種應用場景中,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均展現出性能提升:VMWare虛擬化在同等核心數下性能提升超過20%;VDI虛擬桌面性能整體提升40%,成本降低10%;仿真模擬在相同成本下性能可提升70%。這些數據凸顯了其“三高一快”和“三省一增”的特點。
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在場景優化、智能管理和綠色創新方面也實現了全面升級。具體到場景優化,該系列服務器能夠滿足企業不同業務場景下的工作負載需求:
? 戴爾PowerEdge R7625:適合數據分析、全閃存軟件定義存儲。
? 戴爾PowerEdge R7615:適合AI應用和軟件定義存儲。
? 戴爾PowerEdge R6625:適合高性能計算和VDI虛擬化。
? 戴爾PowerEdge R6615:滿足虛擬化和網絡功能虛擬化需求。
? 戴爾PowerEdge C6615:適用于中小企業/電信/CSP/互聯網/邊緣需求。
智能管理方面,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也提供多層級系統管理,如iDRAC具有嵌入式、遠程、功能豐富、免代理的管理功能,能夠提供超過180項的服務器測量結果;此外,OpenManage Enterprise(OME)功能,提供服務器生命周期管理,可管理高達8000臺服務器;CloudIQ,則是一款面向戴爾基礎架構的AIOps軟件,可實現66項性能測試結果的可視化,獲得智能化基礎架構的洞察力。
在綠色創新方面,戴爾科技也推出了智能冷卻解決方案,并提供三種冷卻方案的選擇,為制造企業提供極致的散熱性能。
在制造業軟件應用和工作負載不斷演變,數據價值日益凸顯的當下,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憑借其持續的技術創新,展現出"三高一快"和"三省一增"的獨特優勢。這些優勢,加之在場景優化、智能管理和綠色低碳方面的全面升級,使得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能夠更有效地助力制造企業釋放數據潛力。
這不僅加速了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而且我們相信,它也將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
助力制造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毫無疑問,智能制造是新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產方式,更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和時代標志,而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正基于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實現了自身的業務的轉型升級。
在汽車制造業中,碰撞仿真計算是研發設計的核心環節。無論是CFD流體力學還是有限元分析結構仿真,高效執行碰撞仿真始終是一項挑戰。這一過程需要處理大量實時數據,對算力和數據吞吐提出了高要求。
某車企原有的高性能計算(HPC)平臺算力有限,難以實時模擬大量仿真任務。增加計算節點同時還需要高速、低延遲、高帶寬的網絡設施,這將大幅增加采購和運營成本。面對這一挑戰,該車企經過多方評估,最終選擇了基于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的架構,構建了全新的HPC平臺。在成本持平甚至更低的前提下,實現了算力1.5倍的提升。新平臺每天處理模擬仿真業務240項,同比增長50%,顯著加快了仿真執行速度。此外,采購成本同比減少了30%-40%,預計未來3-5年內,整體總擁有成本(TCO)將節省超過50%,為車企帶來了實質性的經濟效益。
這一案例僅是新一代戴爾AMD服務器助力企業提升生產力的一個縮影。目前,它已成為眾多行業和企業的首選高性能算力平臺。第三方數據顯示,在制造業、教育科研、半導體等行業,以及虛擬化、研發測試、高性能計算、AI應用等場景中,基于新一代AMD EPYC處理器的PowerEdge服務器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制造業的數智化轉型,關鍵在于精細化的應用場景和價值實現,而這背后都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基于新一代AMD EPYC處理器的PowerEdge服務器,以其高效、節能、快速響應的特點,正助力制造業釋放技術創新的潛力,推動智能制造和中國數字經濟體系向更高水平發展。
申耀的科技觀察,由資深科技媒體人申斯基創辦,20+年企業級科技內容傳播工作經驗,長期專注產業互聯網、企業數智化、ICT基礎設施、汽車科技等內容的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