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品牌的命名也講究獨具特色和鮮明的辨識度,特斯拉為了致敬和紀念著名的物理學家尼古拉斯·特斯拉,命名本身就具有先進性和領先性,而且是超越時代的領先性。如果缺乏時代高度和創造力,難以支撐品牌的市場地位。科技品牌命名簡潔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如微軟、亞馬遜、甲骨文、谷歌、蘋果、Meta等。反觀國內,華為鴻蒙的混沌初開,三生萬物。夢里尋她千百度的百度,比亞迪的唐宋元明清,承載一代代中國人探索神秘宇宙星辰夢想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陰差陽錯”隨意“取名,享譽全球的比亞迪。不但越來越強勁彰顯民族文化自信,更是傳播和傳承中華文明,發出中國最強音的名族符號。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全文從形勢背景、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組織保障六個方面,提出在當今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引發質量理念、機制、實踐的深刻變革。強調必須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堅定不移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兩階段發展目標。到2025年,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提出通過實施中國精品培育活動、提升品牌建設軟實力、辦好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標桿示范工程等方面,完善品牌培育、發展、壯大的促進機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鼓勵企業實施質量品牌戰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體系,深化品牌設計、市場推廣、品牌維護等能力建設,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營能力,開展品牌理論、價值評價研究,完善品牌價值評價標準,推動品牌價值評價和結果應用。推動企業爭創品牌、大眾信賴品牌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品質卓越、特色鮮明的品牌領軍企業持續涌現,形成一大批質量過硬、優勢明顯的中國品牌,提升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爭創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到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基礎更加牢固,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2008年,特斯拉推出了家族老大哥Roadster,同年底比亞迪也推出了F3DM。究竟哪家是全球新能源車商業化的開山鼻祖還有爭議,可并不妨礙開創新品類在全球刮起的新能源車旋風,并引得主要經濟體和國家紛紛搶灘布局,與當年蘋果開創的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可同日而語。科技品牌要維持原本的高度和持久的競爭優勢,必須要有持久的研發投入和創新突破,超越同行推陳出新,升維打擊、碾壓對手。而非追求一時的爆款,或一味依靠小修小補的山寨和復制陷入降維打擊的境地和價格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