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代數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說,掌握好這門課程是非常關鍵的。由于你之前沒有聽過線性代數課,選擇一個合適的課程和老師就顯得尤為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你找到合適的課程資源。
首先,推薦你選擇那些講解清晰、邏輯性強的課程。好的課程應該能夠從基礎概念講起,逐步深入,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線性代數的各個知識點。
例如,清華大學的《線性代數》課程就以其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嚴密的邏輯性著稱,非常適合初學者。
其次,選擇那些有配套教材和習題的課程。線性代數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因此,選擇那些提供豐富習題資源的課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比如,李永樂老師的線性代數課程,除了視頻講解外,還有配套的習題集,非常適合自學。
第三,考慮到你的時間可能比較緊張,可以選擇那些課時較短但內容精煉的課程。
一些在線教育平臺,如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MOOC等,提供了很多名師的線性代數課程,這些課程往往課時緊湊,內容精煉,適合考研復習。
總之,選擇線性代數課程時,要綜合考慮課程的質量、資源的豐富性、學習服務等多方面因素。
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時間安排,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二戰人來了!我將詳細描述我在一戰和二戰中的經歷以及一些經驗,特別是我所遇到的問題和踩過的坑。希望這些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戰回顧
考研在考數學的專業里,得數學則上岸!!!
考研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有堅定的毅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走太多彎路浪費時間。
在我第一次考研時,就是因為浪費了太多時間,雖然很累,但是自己的知識缺口仍然很大,才導致了最后的失敗。
一戰時我一直在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數學這只攔路虎。
我看課一直在試不同的老師,拿起習題卻發現自己無從下手便又開始無盡地看課,等我意識到必須要開始做題了的時候,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我覺得我自己就是考研數學復習的大多數,一戰結束時不得不接受考試現實真實而殘酷。
我的問題主要在于我自己就是沒有努力到點子上去,一戰時雖然總結也寫了,視頻課也看了,題也刷了,但沒有把努力轉換成分數。
一戰的教訓
一戰失敗后的反思中,我發現最大的問題在于自己動手解題能力不夠強。
有句話說得好,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真正看到的。對于習題而言,就是這樣的情況。你看到一道習題,如果你不會做,你可能會去查看答案,然后以為自己掌握了,但事實上你只是記住了答案而已,并沒有真正掌握。
正是因為這一點,我要給所有同學的建議是一定要注重 "做題+練習計算能力" 這個重點。
然而,簡單粗暴的題海戰術不是提高數學成績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有針對性地做題才能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
對于我的二戰來說,我選擇從題目入手重新學習和消化知識點。當時我使用了一個刷題平臺,名叫「知能行考研數學」
知能行考研數學知能行考研數學通過大數據分析歷年真題的考點難點,為每位考生選擇快速提高的突破口。知能行基于機器學習追蹤考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測練合一從而達到高效備考https://bestzixue.com/?app_referrer_id=DXW~atczc-la0b-0622-editor_jnx
我二戰全程使用了這個平臺,因為知能行能夠讓我有針對性地做題,一層層的夯實基礎,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把知識點分解成小模塊來消化,從而建立一個完整無死角的知識框架。
平衡看課和做題
在進行數學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平衡觀看課程和做題練習是至關重要的。
我一戰就是一味看視頻,不進行做題輸出,到了后期才去做題,才發現會出大問題 …
我發現光是看視頻進行學習經常會發生一種情況,就是看完了整個視頻,甚至也做了筆記,但是看完之后卻說不出到底從中獲得了什么知識。
但如果直接做題又會有一種兩眼一抹黑的情況發生,這樣非常不利于我們對于自己做題的主動性。
在使用知能行進行學習時,每一章開始前都會有一個「復習要點」,包括了核心的知識框架。
在聽課時,經常會發生聽完一節課,但“腦袋空空”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在看視頻前通過這個知識點列表來明確目標,從而更高效地看課。
特別應該利用好知能行的查拆分知識點的功能。先了解本章有哪些知識點,再帶著對這些知識點的疑惑去看視頻中老師是如何講解,怎么樣推出這樣的結論的。
這樣能讓我們避免看完視頻仍然腦袋空空的情況。
看完課就可以用知能行對這一章進行練習,做題練習是鞏固知識、檢驗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這在對之前看過的知識點起到加強作用的同時,也能查漏補缺。
像這樣采取看視頻和做題交替進行的方式。可以確保你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夠獲取新知識,又能夠及時鞏固和應用所學內容。
缺乏目標的規劃
一開始每當我遇到不會的題,就去翻答案,去背答案。最后發現這只是“虛假”地學會了某道題,而不是學會了一類題,甚至這一題都不一定保證下次能做對。
而把一道題徹底弄明白底層邏輯,看似用了更多的時間學某一題,其實為之后的學習省去了許多時間。
然而考研備考時間長達一年,很多時間和精力花下去,常常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隨大流的安排規劃,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一直不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到了后期才發現復習出了大問題。
二戰我開始正式使用知能行后,我發現它的功能確實超乎我的想象。首先,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根據我的學習數據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它會根據我的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安排課程和復習時間,有效幫助我合理安排時間,特別是到了后期,可以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復習專業課和背政治。
這一點知能行的全程規劃中也有說到,我們可以在刷完知能行相應的章節等級之后去用習題冊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一個檢驗。
比如,基礎階段可以用1800基礎篇,強化階段可以用660、880等,沖刺階段可以用各種模擬卷和真題檢驗。基本上在刷完知能行之后,1800、660等習題冊的一刷正確率可以達到80%以上
還有更細致的安排在全程計劃的詳細計劃里和知能行的小目標里都有,可以看到你應該去刷相應的習題冊里具體的哪些題目。
每個里程碑又分別分為許多任務,大家可以用這些時間作指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復習。但因為知能行的訓練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作一些調整。
總的來說,實際訓練時間和你的基礎有關。基礎越好,訓練時間越短;基礎越弱,訓練時間就會長一些。
在我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積分的幾章內容學習的比較慢,當時非常焦慮,但在學完之后去做任務中對應的660時,就發現努力都不會是白費噠!
缺乏計算能力的訓練
一戰直到后期,我才意識到自己做題不熟練,計算不穩定的問題,可惜為時已晚,犯了一種看到題目知道解法,但答案算不對的毛病 😭
對于計算量的訓練,我們潛意識中常常討厭涉及復雜計算的題目。在完成傳統習題時,遇到這樣的題目,如果我們計算結果出錯,充其量會查看一下答案和計算過程,然后繼續做下一道題。
算到一半放棄,遇到難題不想去計算,簡單題目又算不對答案,這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這個壞毛病讓我一戰吃了大虧。
實際上,遇到難題是很正常的事情,計算量大也是合理的難度(綜合幾個基本初等函數的復合函數(反對冪指三),帶點平方,開方,高階導,有時涉及階乘和無窮項)),都是合理的難(方法常規套路常規)。
考研題計算量可以很大,可以涉及分類討論,可以綜合多個知識點,也能涉及高級模型背景。計算是基本要求,如果連計算都做不對,證明題也別指望能完成,有時候運用計算技巧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計算一錯,全盤皆輸! 計算能力考驗個人的細心和基礎功底,所以在復習初期,我們就要踏踏實實地練習計算和常規解題方法。如果做不動題目,通常是因為計算方法不熟練和畏難情緒導致的。
計算不行解決計算,情緒不行解決情緒,沒有捷徑可走。
缺乏舉一反三,靈活變通的能力
對于考研數學這種應試型的考試,重要的是培養解題思維能力。在備考的第一年,我正是因為缺乏這種思維能力,才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失敗。
一戰的時候我雖然能夠掌握書上的例題,但一遇到課后習題冊上的題目,我就開始束手無策了。
就以備考時要刷習題冊為例,雖然二刷和三刷是一種好的方法,但問題是如何合理統籌一刷、二刷和三刷的關系,這是大多數人處理不好的問題。
同類型的題目,換個數據、題干變化一點點,就不能立刻聯想到考點和具體解法。也不能根據題目的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平時做題從來沒有按題型總結常規解法,培養靈活變通的能力,正如湯家鳳老師的表情包所示:"我有千萬種解題思路,而你卻無可奈何"。
知能行有一種很有效的訓練方法,當你在一道應該做得出來的題目卡住時,會給你一道之前做過的類似題目的提示,以達到舉一反三的刷題效果。
這種訓練方式很好地解決了我之前一看題目就無從下手的壞習慣。我開始主動將之前掌握的知識點和解題思路聯系起來。
接下來我將具體介紹各個階段的復習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各階段規劃
基礎階段
基礎階段是考研數學最重要最困難的時候!這階段決定了你在基礎題目上的得分能力,俗話說這就是下限。
首先在基礎階段,最重要的是把所有要點大致過一遍。那么如何有效地對所有知識點進行一遍“掃描”呢?大部分情況下應該就是看老師們的教學視頻。
平衡視頻學習和實際做題
基礎階段,看視頻應該注重理解和消化。
在之前的學習中,我發現光是看視頻進行學習經常會發生一種情況,就是看完了整個視頻,甚至也做了筆記,但是看完之后卻說不出到底從中獲得了什么知識。
但如果直接做題又會有一種兩眼一抹黑的情況發生,這樣非常不利于我們對于自己做題的主動性。
所以我覺得看視頻和做題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聽課卻解不出題就是白聽,復習效果=0
首先知能行每章都有免費的突破口,這對于看完課程視頻之后不知道自己掌握如何的我非常貼心。
在做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困難,有些題反反復復總是做不會,可以再去找相關的知識點的視頻,去看看各位老師在遇到這類題目時應該往哪些方面去思考。
或者可以看看是否在遇到這類題時有一些小技巧幫助思考。
如果某一章掌握的不錯的話,那很快就能在知能行達成一級滿級了。如果滿級了知能行不讓繼續做了,也要記得在接下來好好做綜測哦;
掌握的不好也沒關系,知能行會通過AI技術分解掃描基礎,找出最底層的薄弱點并帶著我解決這些問題,而不僅僅是只把當前做的這道題學會。
只有這樣才能把基礎打好,不會只是“虛假”地學會了某道題,而是學會了一類題。看似用了更多的時間學某一題,其實為之后的學習省去了許多時間。
那么到這里基礎階段就結束了嗎?NONONO,并沒有完。這一點知能行的全程規劃中也有說到,我們可以在刷完知能行相應的章節等級之后去用習題冊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一個檢驗。
滾動復習,對抗遺忘
我覺得知能行最最好用的就是「跨專題綜合測試」,綜合測試就是AI會系統評估你在知能行上刷過的所有題目,然后給出一個復習習題的建議,并將你過去刷過但答錯或掌握不好的題目推薦給你進行每日循環復習。
是不是有點類似艾賓浩斯記憶法,只不過是數學版。你可以把綜測理解為一個小型的模擬考,專門抓你復習不牢的地方。
綜測可以幫助我們檢驗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并彌補漏洞,確保全面備戰考試。
綜測也可以讓我們更加熟悉考試的形式和難度,從而適應考試節奏,明確時間分配,提高應試能力。綜測的結果也方便我們調整復習策略,集中精力攻克重點難點
另一方面,通過綜測的反饋,我們也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信心,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每次綜測正確率高,就能發現進度條猛猛漲!自信和滿足upupup!
強化階段
基礎階段結束后,就進入考研數學中最折磨大腦的強化階段了,大家通常在暑假前后進入這個階段。到了強化階段,大家會發現自己面臨的題目難度急劇提高,無論是講義上的例題、課后習題,還是習題冊上的題目,難度都較高。
到強化階段之后,我其實就沒有再去看什么強化視頻了,只會去看一些刷到的考研數學相關的視頻,會有一些實用的做題小技巧之類的。
那么在這個階段,我做了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在知能行“摸爬滾打”(bushi)。首先呢,要先確保每一章都把一級刷滿級,這樣才能往下走。
接下里呢,在知能行,最最重要的就是綜測。通過分析綜測結果,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哪些知識點上存在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重點突破弱項,有利于提高整體數學水平。
綜測中有題目做錯了的話會怎么樣呢,噔噔!小黃點!你錯的題目在哪一章節,就會發現切換章節的頁面中那章后面出現了小黃點。出現小黃點該怎么辦?消滅它!!
消滅小黃點和綜測的重要性可是不相上下的。如果說綜測是用來掃描潛在怪物的位置的,你們消滅小黃點就是純純的打怪了。要是知道了怪物的位置,不打敗他你睡得著覺嗎!
除此之外,和基礎階段一樣。除了知能行,我們也可以通過660、880等習題冊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對于這一點,知能行有一個很妙的功能,它會通過平時做題的正確率猜測我在這些習題冊中的掌握情況,幫助我提高效率。
“660AI猜你會”會將每一道題都劃分到三個不同的檔次:能力尚未達標、也許可以、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分別是紅、橙、綠色的標志。
對于劃到綠色的題目,可以快速看一下,有思路的話就可以直接跳過啦(這個真的省了好多時間);橙色的呢,盡量去做一做,做完以后無論做沒做對,都可以將結果輸入知能行,以便知能行更了解你的狀況;至于劃到紅色的題目,可以看一次,沒思路的話就先去刷知能行相關章節,留著下次再做。
沖刺階段
這個階段就已經非常臨近考試啦,在說這個階段的計劃之前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這個時候一定要好好關心自己的情緒哦~有良好的心態和情緒才能更好地學習!
這個時候知能行也貼心地推出了沖刺模式,我來介紹一下沖刺模式有些什么新東西呢。
12月24日能力條,它可以預測你在考試那天對于這一章做題的能力,在這個階段,等級4、5也會隨之消失。是因為等級4、5是對于長期能力的鍛煉,而在沖刺階段,更重要的是優化長期能力與短期記憶的比例。
另外這個階段依然不能放棄綜測,綜測會將之前所有的知識點再全部過一遍。同時,通過綜測的反饋,我們也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信心,緩解臨近考試的緊張感。
這個階段還會出現一個綜測計劃,會對接下來每一天的綜測數量進行一個計劃。但這個數量并不是恒定的,他會隨著你的綜測正確率以及之前的綜測完成量變化。
那么要不要做真題呢?這個部分說不定還真可以由知能行代替一部分。這個時候,“鐺鐺”,真題預測出現啦。他會根據你的水平,預測你近10年的真題分數。
和之前的660預測一樣,會把具體每一道題劃分到:能力尚未達標、也許可以、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屬于前兩檔的題目也不用擔心,它會貼心地告訴你該去哪里進行練習噠!
幾點建議
考研數學考的就是計算能力
這次考完就上了熱搜的計算量大。計算量大一個考驗大家的基礎功是否扎實,另一點就是考驗大家遇到這種情況時的心態頂不頂的住。
每個老師出題都會有自己的一些小偏好,這就導致一本習題冊你越往后做,做的就越順。因為你已經逐漸習慣這個老師的出題風格和慣用套路了。
基礎功這點,知能行會篩選數一、二、三的知識點,只要在大綱內,數二、數三的題會拿來給數一練習,數一、數三的題也會拿來給數二練習,這樣基礎就全面了。
而且題量也夠大,每天的綜測更是能一直鍛煉大家的心態(我第一次碰到綜測爆炸的時候心態也一起爆炸了),讓大家到了考場上無論遇到什么情況,心態炸不了一點。
從個人經驗來看,我需要的計算量訓練和有針對性的刷題,這兩點知能行都做得很好。
保持手感
數學一定要堅持每天做題保持手感。一旦斷了練習,到考場上容易一下子無法適應,引起緊張情緒。
對這一點在知能行有綜測可以幫你兼顧復習錯題和嘗試新題,有多余的時間也可以去試一試張宇的6+4等模擬卷。
重視錯題
千萬不要因為趕進度而忽略錯題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后期,很容易一味想多弄懂一些不會的新知識。但不重視錯題的話,就很難進一步提高。
不要迷信押題
無論是什么考試,都會有押題的存在,大家也都明白押題其實就是一個概率的問題。押中了固然好,但壓不中可能才是大概率事件。
與其把錢和精力用在概率事件上,不如擴大自己的復習覆蓋率,當然完全依靠押題的話大概率是因為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可以使用知能行的保命模式,他可以幫助你在跳過一些題目時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的最后,請相信那些你為了登上岸邊而努力的日子,它們都有它們的意義。
因為人生總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命運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
鍥而不舍,功不唐捐,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