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本來想上午改簡歷下午學習c語言的,但想了一下上午精力充沛還是用來學習比較好,雖然現在失業了,但住在我姨家有吃有住的,再次感謝我姨,我要抓緊時間修改簡歷,然后找個工作搬出去,不能一直在我姨家住著啊。努力吧,先找個相對輕松的不加班工作過度著也可以。今天把第三章的學習輸出完,然后我會把這一章的內容整理到一篇文章中,我學的內容是C語言編程寶典里的,手機端看著很方便,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索去看看非廣告,軟件商看到了記得給我打錢嘿嘿。ok,聊天結束,開始今天的學習。
3.6變量賦初值(理解)
在程序中常常需要對變量賦初值,以便使用變量。語言程序中可有多種方法為變量提供初值。本小節先介紹在作變量定義的同時給變量賦初值的方法。這種方法稱為初始化。在變量定義中賦初值的一般形式為:類型說明符 變量1=值1,變量2=值2,。。。;
例如:
int a=3;
int b,c=5;
float x=3.2,y=3f,z=0.75;
char ch1='g',ch2='p';
應注意,在定義中不允許連續賦值,如a=b=c=5是不合法的。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 3,b,c = 5;b = a+c;printf("a=%d,b=%d,c=%d\n",a,b,c);return 0;
}
?運行結果:
?3.7 各類數值型數據之間的混合運算(理解)
變量的數據類型是可以轉換的。轉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動轉換,一種是強制轉換。自動轉換發生在不同數據類型的量混合運算時,由編譯系統自動完成。自動轉換遵循以下規則:
1)若參與運算量的類型不同,則先轉換成同一類型,然后進行運算。
2)轉換按數據長度增加的方向進行,以保證精度不降低。如int型和long型運算時,先把int量轉成long型后再進行運算。
3)所有的浮點運算都是以雙精度進行的,即使僅含float單精度量運算的表達式,也要先轉換成double型,再作運算。
4)char型和short型參與運算時,必須先轉換成int型。
5)在賦值運算中,賦值號兩邊量的數據類型不同時,賦值號右邊量的類型將轉換為左邊量的類型。如果右邊量的數據類型長度左邊長時,將丟失一部分數據,這樣會降低精度,丟失的部分按四舍五入向前舍入。
下圖表示了類型自動轉換的規則。
?
例3.12 求圓面積
#include <stdio.h>int main()
{float PI = 3.14159;int s,r = 5;s = r*r*PI;printf("s=%d\n",s);return 0;
}
?運行結果:
?本例程序中,PI為實型;s,r為整型。在執行s=r*r*PI語句時,r和PI都轉換成double型計算,結果也為double型。但由于s為整型,故賦值結果仍為整型,舍去了小數部分。
強制類型轉換
強制類型轉換是通過類型轉換運算來實現的。
其一般形式為:
(類型說明符)(表達式)
其功能是把表達式的運算結果強制轉換成類型說明符所表示的類型。
例如:
(float)a 把a轉換為實型
(int) (x+y) 把x+y的結果轉換為整型
在使用強制轉換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類型說明符和表達式都必須加括號(單個變量可以不加括號),如把(int)(x+y)寫成(int)x+y則成了把x轉換成int型之后再與y相加了。
2)無論是強制轉換或是自動轉換,都只是為了本次運算的需要而對變量的數據長度進行的臨時性轉換,而不改變數據說明時對該變量定義的類型。
#include <stdio.h>int main()
{float f = 5.75;printf("(int)f=%d,f=%f\n",(int)f,f);return 0;
}
?運行結果:
?本例表明,f雖然強制轉為int型,但只在運算中起作用,是臨時的,而f本身的類型并不改變。因此,(int)f的值為5(刪去了小數)而f的值仍為5.75
?3.8算術運算符和算術表達式(掌握)
C語言中運算符和表達式數量之多,在高級語言中是少見的。正是豐富的運算符和表達式使C語言功能十分完善。這也是C語言的主要特點之一。
C語言的運算符不僅具有不同的優先級,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結合性。在表達式中,各運算量參與運算的先后順序不僅要遵守運算符優先級別的規定,還要受運算符結合性的制約,以便確定是自左向右進行運算還是自右向左進行運算。這種結合性是其他高級語言的運算符所沒有的,因此也增加了C語言的復雜性。
?3.8.1 C運算符簡介(考點)
其實我一直不太懂這個考點是什么意思,可能就是c語言考試的考點吧,對我來說,了解掌握了就行
運算符優先級是C語言掌握的重難點,也是必考點。
C語言的運算符可分為以下幾類:
1.算術運算符:用于各類數值運算。包括加(+)、減(-)、乘(*)、除(/)、求余(或稱模運算,%)、自增(++)、自減(--)共七種。
2.關系運算符:用于比較運算。包括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和不等于(!=)六種。
3.邏輯運算符:用于邏輯運算。包括與(&&)、或(||)、非(!)三種。
4.位操作運算符:參與運算的量,按二進制位進行運算。包括位與(&)、位或(|)、位非(~)、位異或(^)、左移(<<)、右移(>>)六種。
5.賦值運算符:用于賦值運算,分為簡單賦值(=)、復合算術賦值(+=,-=,*=,/=,%=)和復合位運算賦值(&=,|=,^=,>>=,<<=)三類共十一種。
6.條件運算符:這是一個三目運算符,用于條件求值(?:)。
7.逗號運算符:用于把若干表達式組合成一個表達式(,)。
8.指針運算符:用于取內容(*)和取地址(&)二種運算。
9.求字節數運算符:用于計算數據類型所占的字節數(sizeof)。
10.特殊運算符:有括號(),下標[],成員(->, .)等幾種。
3.8.2 算術運算符和算術表達式
1.基本的算術運算符(掌握)
(1)加法運算符“+”:加法運算符為雙目運算符,即應有兩個量參與加法運算。如a+b,4+8等。具有右結合性。
(2)減法運算符“-”:減法運算符為雙目運算符。但“-”也可作負值運算符,此時為單目運算,如-x,-5等具有左結合性。
(3)乘法運算符“*”:雙目運算,具有左結合性。
(4)除法運算符“/”:雙目運算具有左結合性。參與運算量均為整型時,結果也為整型,舍去小數。如果運算量中有一個是實型,則結果為雙精度實型。
(5)求余運算符(模運算符)“%”:雙目運算,具有左結合性。要求參與運算的量均為整型。求余運算的結果等于兩數相除后的余數。
#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n\n%d,%d\n",20/7,-20/7);printf("%f,%f\n",20.0/7,-20.0/7);return 0;
}
?運行結果:
?本例中,20/7,-20/7的結果均為整型,小數全部舍去。而20.0/7和-20.0/7由于有實數參與運算,因此結果也為實型。
(1)重點掌握除法“/”,當兩側都為整型時,結果也為整型。如10/3=3而不是3.3...這是新手常犯錯誤。
(2)求余運算符“%”;兩側必須為整型,其他類型錯誤。為常考點。
#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d\n",100%3);return 0;
}
?運行結果:
出結果的時候我有點蒙,但一想到是“%”取余,就明白了。?
本例輸出100除以3所得的余數為1。、
2.算術表達式和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理解)
表達式是由常量、變量、函數和運算符組合起來的式子。一個表達式有一個值及其類型,它們等于計算表達式所得結果的值和類型。表達式求值按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規定的順序進行。單個的常量、變量、函數可以看作是表達式的特例。
算術表達式是由算術運算符和括號連接起來的式子。
(1)算術表達式:用算術運算符和括號將運算對象(也稱操作數)連接起來的、符合C語法規則的式子。
以下是算術表達式的例子:
a+b
(a*2)/c
(x+r)*8-(a+b)/7
++I
sin(x)+sin(y)
(++i)-(j++)+(k--)
(2)運算符的優先級(考點):C語言中,運算符的運算優先級共分為15級。1級最高,15級最低。在表達式中,優先級較高的先于優先級較低的進行運算。而在一個運算量兩側的運算符優先級相同時,則按運算符的結合性所規定的結合方向處理。
(3)運算符的結合性:C語言中各運算符的結合性分為兩種,即左結合性(自左向右)和右結合性(自右向左)。例如算術運算符的結合性是自左至右,即先左后右。如有表達式x-y+z則y應先與“-”號結合,執行x-y運算,然后再執行+z的運算。這種自左至右的結合方向就稱為“左結合性”。而自右至左的結合方向就稱為“右結合性”。最典型的右結合性運算符是賦值運算符。如x=y=z,由于“=”的右結合性,應先執行y=z再執行x=(y=z)運算。C語言運算符中有不少為右結合性,應注意區別,以避免理解錯誤。
3.強制類型轉換運算符(理解)
其一般形式為:
(類型說明符)(表達式)
其功能是把表達式的運算結果強制轉換成類型說明符所表示的類型。
例如:
(float)a 把a裝換為實型
(int)(x+y) 把x+y的結果轉換為整型
4.自增、自減運算符(重點考點)
自增1,自減1運算符:自增1運算符記為“++”,其功能是使變量的值自增1。
自減1運算符記為“--”,其功能是使變量值自減1。
自增1,自減1運算符均為單目運算,都具有右結合性。可有以下幾種形式:
++i? ? ? ? ?i自增1后再參與其它運算。
--i? ? ? ? ? i自減1后再參與其他運算。
i++? ? ? ? i參與運算后,i的值再自增1。
i--? ? ? ? i參與運算后,i的值再自減1。
在理解和使用上容易出錯的是i++和i--。特別是當它們出在較復雜的表達式或語句中時,常常難于弄清,因此應仔細分析。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i = 8;printf("%d\n",++i);printf("%d\n",--i);printf("%d\n",i++);printf("%d\n",i--);printf("%d\n",-i++);printf("%d\n",-i--);return 0;
}
?運行結果:
?
?i的初值為8,第2行i加1后輸出故為9;第三行減1后輸出故為8;第四行輸出i為8之后再加1(為9);第5行輸出i為9之后再減1(為8);第6行輸出-8之后再加1(為9),第7行輸出-9之后再減1(為8)。
例3.17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i = 5,j = 5,p,q;p=(i++)+(i++)+(i++);q=(++j)+(++j)+(++j);printf("%d,%d,%d,%d",p,q,i,j);return 0;
}
?運行結果:
?提示:此程序由于涉及到連續++,其結果在不同的編譯器有可能不同,目前已有[18,21,8,8][18,22,8,8][15,24,8,8]三種結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要避免此用法
很神奇,我在手機編譯軟件上的結果是[18,21,8,8]。先學到這一步吧,至于編譯器怎么做的,讓我以后再去探究。
這個程序中,對p=(i++)+(i++)+(i++)應理解為三個i相加,故p值為15。然后i再自增1三次相當于加3故i的最后值為8。而對于q的值則不然,q=(++j)+(++j)+(++j)應理解為j先自增1,再參與運算,由于j自增1三次后值為8,三個8相加的和為24,j的最后值仍為8;ps(手機軟件里的也有錯誤的,想要學好,真的要自己用心)
3.9 賦值運算符和賦值表達式(理解)
1.賦值運算符(理解)
簡單賦值運算符和表達式:簡單賦值運算符記為“=”。由“=”連接的式子稱為賦值表達式。其一般形式為:
變量=表達式
例如:
x=a+b
w=sin(a)+sin(b)
y=i+++--j? ? ? ? // 這個我的理解是y=(i++)+(--j)
賦值表達式的功能是計算表達式的值再賦予左邊的變量。賦值運算符具有右結合性。因此
a=b=c=5
可理解為
a=(b=(c=5))
在其它高級語言中,賦值構成了一個語句,稱為賦值語句。而在C中,把“=”定義為運算符,從而組成賦值表達式。凡是表達式可以出現的地方均可出現賦值表達式。
例如,式子:
x=(a=5)+(b=8)
是合法的。它的意義是把5賦予a,8賦予b,再把a,b相加,和賦予x,故x應等于13。
在C語言中也可以組成賦值語句,按照C語言規定,任何表達式在其末尾加上分號就構成為語句。因此如
x=8;
a=b=c=5;
都是賦值語句,在前面各例中我們已大量使用過了。
// 前面3.6章變量賦初值說定義中不允許連續賦值,這里又可以。我本以為是它寫錯了,正在罵它,后來仔細一看,定義中不允許連續賦值,原來我才是小丑。我試過了,定義的時候會報錯,調用的時候賦值不會報錯,重點在“定義”兩個字!
2.類型轉換(理解)
如果賦值運算符兩邊的數據類型不相同,系統將自動進行類型轉換,即把賦值號右邊的類型換成左邊的類型。具體規定如下:
1)實型賦予整型,舍去小數部分。前面的例子已經說明了這種情況。
2)整型賦予實型,數值不變,但將以浮點形式存放,即增加小數部分(小數部分的值為0)。
3)字符型賦予整型,由于字符型為一個字節,而整型為兩個字節,故將字符的ASCLL碼值放到整型量的低八位中,高八位為0。整型賦予字符型,只把低八位賦予字符量。
例3.18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b = 322;float x,y=8.88;char c1='k',c2;a=y;x=b;a=c1;c2=b;printf("%d,%f,%d,%c",a,x,a,c2);return 0;
}
?本例表明了上述賦值運算中類型轉換的規則。a為整型,賦予實型量y值8.88后只取整數8。x為實型,賦予整型量b值322,后增加了小數部分。字符型量c1賦予a變為整型,整型量b賦予c2后取其低八位成為字符型(b的低八位為01000010,即十進制66,按ASCLL碼對應于字符B)。
3復合的賦值運算符(理解)
?在賦值符“=”之前加上其它二目運算符可構成復合賦值符。如+=,-=,*=,/=,%=,<<=,>>=,&=,^=,|=。
構成復合賦值表達式的一般形式為:
變量 雙目運算符=表達式
它等效于
變量=變量 運算符 表達式
例如:
a+=5 等價于a=a+5
x*=y+7 等價于x=x*(y+7)
r%=p 等價于r=r%p
復合賦值符這種寫法,對初學者可能不習慣,但十分有利于編譯處理,能提高編譯效率并產生質量較高的目標代碼。
3.10 逗號運算符和逗號表達式(理解)
在c語言中逗號“,”也是一種運算符,稱為逗號運算符。其功能是把兩個表達式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表達式,稱為逗號表達式。
其一般形式為:
表達式1,表達式2
其求值過程是分別求兩個表達式的值,并以表達式2的值作為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
例3.19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2,b=4,c=6,x,y;// 如果不加外層大括號,y=(x=a+b),(b+c);// 那么因為'='的優先級大于',',那么就會取第一個值y=((x=a+b),(b+c));printf("y=%d,x=%d",y,x);return 0;
}
?運行結果:
?
?本例中,y等于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也就是表達式2的值,x是第一個表達式的值。對于逗號表達式還要說明兩點:
1)逗號表達式一般形式中的表達式1和表達式2也可以又是逗號表達式。
例如:
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
形成了嵌套情形。因此可以把逗號表達式擴展為以下形式:
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n
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等于表達式n的值。
2)程序中使用逗號表達式,通常是要分別求逗號表達式內各表達式的值,并不一定要求整個逗號表達式的值。
并不是在所有出現逗號的地方都組成逗號表達式,如在變量說明中,函數參數表中逗號只是用作各變量之間的間隔符。
3.11小結
3.11.1 C的數據類型
基本類型,構造類型,指針類型,空類型
3.11.2 基本類型的分類及特點
3.11.3 常量后綴
L或l? ? ? ? 長整型
U或u? ? ? ? 無符號數
F或f? ? ? ? 浮點數
3.11.4 常量類型
整數,長整數,無符號數,浮點數,字符,字符串,符號常數,轉義字符。
3.11.5 數據類型轉換
(1)自動轉換:在不同類型數據的混合運算中,由系統自動實現轉換,由少字節類型向多字節類型轉換。不同類型的量相互賦值時也由系統自動進行轉換,把賦值號右邊的類型轉換為左邊的類型。
(2)強制轉換:由強制轉換運算符完成轉換。
3.11.6 運算符優先級和結合性
一般而言,單目運算符優先級較高,賦值運算符優先級低。算術運算符優先級較高,關系和邏輯運算符優先級較低。多數運算符具有左結合性,單目運算符、三目運算符、賦值運算符具有右結合性。
3.11.7 表達式
表達式是由運算符連接常量、變量、函數所組成的式子。每個表達式都有一個值和類型。表達式求值按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所規定的順序進行。
總于完成了,寫了一下午加上晚上,大概有5個小時的時間。明天把這一整章節的內容合并一下,我自己看著都感覺好長,屏幕前的你呢?會不會覺得很長呢?可以的話可以給我留言,希望得到你們的建議,我每次打開博客都滿懷期待的希望有人可以給我留言反饋。可到現在一個也沒有(哭)還有很感謝給我點贊收藏加關注的粉絲朋友們,感謝你們的鼓勵,我會繼續輸出下去。讓我們一起變得越來越好吧!越來越好是多好呢?我也不知道,好是沒有盡頭的對嗎朋友。就像我的名字頸部者(本來我是想取進步者的,但好像注冊的時候被用了,然后我的頸椎不太好,所以我就改成了頸部者,用來提醒自己要保護頸椎,注意自己的坐姿,看到這里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哦,我真的很后悔大學時候在床上買的那個懶人靠枕,以及我平常的壞習慣。我最疼的時候在床上躺著翻身都疼的要死,輕輕一動就疼的厲害,沒有疼痛的人真的很難感受這種痛苦,大家引以為戒吧)
我的各種網名名字一直是進步著之類的,感覺這樣是挺好的,但好像沒有盡頭一樣,像我這種普通人,什么都進步,全方面的發展好像就是全面平庸,合適的職業和人生目標我都沒有找到,但我的人生價值觀就是傳遞愛,友愛、敬愛、喜愛、等等愛~。首先愛我的女粉絲嘿嘿,今晚隨機親一口我的女粉絲嘿嘿嘿,反正我現在沒有女朋友,沒事,我心安理得。
心事分享完畢,接下來休息一下眼睛,拉伸一下身體就改簡歷啦,不會wps的頁面布局操作真是麻煩,網上的模板都要錢,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