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個人信息收集器
任務:創建一個個人信息收集和展示程序
要求:
- 收集用戶的姓名,年齡,城市,愛好
- 驗證年齡輸入,必須是正數
- 格式化輸出用戶信息
- 計算用戶出生年份
name = input("請輸入姓名:")
age = 0
try:age = int(input("請輸入年齡:"))if age < 0:age = 0
except Exception as e:pass
print(f"歡迎你,{name},你今年{age}歲了。")# 計算出生年份
year = 2025 - age
print(f"你是{year}年出生的。")
輸出效果:
練習:溫度轉換器
任務:創建攝氏度和華氏度的轉換器
要求:
-
讓用戶選擇轉換方向,C到F,或者F到C
-
輸入溫度值
-
進行轉換并顯示結果
-
添加輸入驗證
轉換公式: -
華氏度 = 攝氏度 * 9/5 + 32
-
攝氏度 = (華氏度 - 32) * 5/9
trans_type = input("請輸入轉換類型,C到F輸入1,F到C輸入2:")
templature = int(input("請輸入溫度:"))if trans_type == "1":# C 到 FF = templature * 9/5 + 32print(f"C到F:{templature} => {F}")
elif trans_type == "2":C = (templature - 32) * 5/9print(f"F到C:{templature} => {C}")
else:print("不支持的轉換類型")
輸出效果:
算術運算符
常用的算術運算符:
+
:執行加法,兩個數相加-
:執行減法,兩個數相減*
:執行乘法,兩個數相乘/
:執行除法,兩個數相除,結果是一個浮點數%
:執行取余,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除不僅,還生效多少//
:執行整除,兩個數相除,結果只保留整數位**
:執行冪運算,求第一個數的第二個數次方。
a = 3
b = 2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b}={a** b}")
輸出結果:
比較運算符
比較運算符的運算結果是一個布爾值,通常用來比較大小。常見的比較運算符有:
- >:大于,判斷a是否大于b
- <:小于,判斷a是否小于b
- >=:大于或等于,判斷a是否大于或等于b
- <=:小于或等于,判斷a是否小于或等于b
- !=:不等于,判斷a是否不等于b
- ==:等于,判斷a是否等于b
示例代碼:
a = 3
b = 33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print(f"{a} == {b} => {a == b}")
輸出結果:
Python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主要是用來組合多個布爾表達式的。
通常是用來組合多個比較運算符組成的表達式的。
邏輯運算符的作用,是用來控制但存在多組條件的時候,這些條件的組合結果是成立還是不成立。
所以,邏輯運算符的結果也是一個布爾值。
常見的邏輯運算符有:
- and:用來判斷左右兩邊的條件是否同時成立
- or:用來判斷左右兩邊的條件是否有一個成立
- not:用來判斷條件是否不成立
示例代碼:
# 年齡
age = 20
# 是否有駕照
has_license = True
# 是否有車
has_car = False# and 運算符
# 是否可以獨自開車
can_drive_alone = age >= 18 and has_license
print(f"是否可以獨自開車:{can_drive_alone}")# or 運算符
# 是否可以出行
can_travel = has_car or age >= 18
print(f"是否可以出行:{can_travel}")# not 運算符
# 是否未成年
is_minor = not (age >= 18)
print(f"是否未成年:{is_minor}")# 復合邏輯
# 是否可以租車
can_rent_car = age >= 21 and has_license and not has_car
print(f"可以租車:{can_rent_car}")
輸出結果:
練習:BMI計算器
任務:創建BMI(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器
要求:
-
輸入身高(米)和體重(千克)
-
計算BMI = 體重 / (身高 的 2次方)
-
根據BMI值判斷體重狀況
- BMI <= 18.5:體重過輕
- 18.5 <= BMI < 24:正常體重
- 24 <= BMI < 28:超重
- BMI >= 28:肥胖
示例代碼:
height = float(input("請輸入身高(米):"))
weight = float(input("請輸入體重(千克):"))# 計算BMI
BMI = weight / (height ** 2)# 判斷體重狀況
if BMI < 18.5:print("體重過輕")
elif 18.5 <= BMI < 24:print("正常體重")
elif 24 <= BMI < 28:print("超重")
else:print("肥胖")
輸出結果:
練習:成績等級判定
任務:創建成績等級判定程序
要求:
-
輸入三門課程的成績
-
計算平均分
-
根據平均分和單科成績判定等級
- 平均分大于等于90且所有單科大于等于80,優秀
- 平均分大于等于80且所有單科大于等于70,良好
- 平均分大于等于70且所有單科大于等于60,中等
- 平均分大于等于60,及格
- 其他,不及格
示例代碼:
chinese = float(input("請輸入語文成績:"))
english = float(input("請輸入英語成績:"))
math = float(input("請輸入數學成績:"))# 計算平均分
avg = (chinese + english + math) / 3# 根據平均分和單科成績判定等級
if avg >= 90 and chinese >= 80 and english >= 80 and math >= 80:print("優秀")
elif avg >= 80 and chinese >= 70 and english >= 70 and math >= 70:print("良好")
elif avg >= 70 and chinese >= 60 and english >= 60 and math >= 60:print("中等")
elif avg >= 60:print("及格")
else:print("不及格")
輸出結果:
學習成果回顧
恭喜你完成了Python基礎語法的學習之旅!
通過本章的學習,你已經掌握了:
- 開發環境搭建:選擇合適的IDE,配置虛擬環境
- Python語法基礎:Hello World到復雜程序
- 縮進藝術:Python獨特的代碼結構
- 變量魔法:數據存儲與類型系統
- 注釋智慧:代碼文檔化最佳實踐
- 輸入輸出:與用戶交互的技能
- 運算符應用:數學與邏輯運算
實踐建議
持續提升的秘訣:
- 每天編程:保持編程手感,哪怕只寫10行代碼
- 項目驅動:通過實際項目來鞏固知識
- 代碼審查:閱讀優秀的開源代碼
- 社區參與:加入Python社區,與其他開發者交流
最后的話
編程之路,永無止境!
你已經邁出了Python編程的第一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開始。
記住,每個偉大的程序員都是從Hello World開始的。
保持好奇心,保持學習的熱情。
用代碼創造屬于你的數字世界!
Happy C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