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通俗講解推薦閱讀
【算法–鏈表】83.刪除排序鏈表中的重復元素–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刪除排序鏈表中的重復元素 II–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86.分割鏈表–通俗講解
【算法】92.翻轉鏈表Ⅱ–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09.有序鏈表轉換二叉搜索樹–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14.二叉樹展開為鏈表–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16.填充每個節點的下一個右側節點指針–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17.填充每個節點的下一個右側節點指針Ⅱ–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38.隨機鏈表的復制–通俗講解
【算法】143.重排鏈表–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46.LRU緩存–通俗講解
【算法–鏈表】147.對鏈表進行插入排序–通俗講解
通俗易懂講解“排序鏈表”算法題目
一、題目是啥?一句話說清
給定一個鏈表,將其按升序排列并返回排序后的鏈表。
示例:
- 輸入:4 → 2 → 1 → 3
- 輸出:1 → 2 → 3 → 4
二、解題核心
使用歸并排序算法,通過快慢指針找到鏈表中點,將鏈表分成兩半,遞歸排序每半部分,然后合并兩個有序鏈表。
這就像把一堆亂序的卡片分成兩堆,分別排序,然后再把兩堆有序的卡片合并成一堆有序的卡片。
三、關鍵在哪里?(3個核心點)
想理解并解決這道題,必須抓住以下三個關鍵點:
1. 快慢指針找中點
- 是什么:使用快慢指針技巧找到鏈表的中間節點,快指針每次走兩步,慢指針每次走一步。
- 為什么重要:這是分治策略的基礎,通過找到中點可以將鏈表分成兩個部分,分別進行排序,這是歸并排序的核心思想。
2. 遞歸排序
- 是什么:將鏈表分成兩半后,遞歸地對每一半進行排序,直到鏈表長度為1或0(已經有序)。
- 為什么重要:遞歸使得我們可以處理任意長度的鏈表,將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是分治策略的實現方式。
3. 合并有序鏈表
- 是什么:將兩個已經排序的鏈表合并成一個有序鏈表,通過比較節點值,按順序連接節點。
- 為什么重要:這是歸并排序的最后一步,也是關鍵步驟,需要正確比較和連接節點,確保合并后的鏈表有序。
四、看圖理解流程(通俗理解版本)
假設鏈表為:4 → 2 → 1 → 3
-
找中點并分割:
- 快慢指針:慢指針從4開始,快指針從4開始。
- 第一輪:慢指針走到2,快指針走到1。
- 第二輪:慢指針走到1,快指針走到3(快指針無法再走兩步,停止)。
- 中點是節點2。將鏈表分成前半部分:4→2 和后半部分:1→3。
-
遞歸排序:
- 對前半部分4→2排序:
- 找中點:慢指針從4開始,快指針從4開始。
- 第一輪:慢指針走到2,快指針走到null(因為快指針走兩步后為null)。
- 分成4和2兩個單節點鏈表。
- 合并4和2:比較4和2,得到2→4。
- 對后半部分1→3排序:
- 找中點:慢指針從1開始,快指針從1開始。
- 第一輪:慢指針走到3,快指針走到null。
- 分成1和3兩個單節點鏈表。
- 合并1和3:比較1和3,得到1→3。
- 對前半部分4→2排序:
-
合并兩個有序鏈表:
- 有兩個有序鏈表:2→4 和 1→3。
- 比較兩個鏈表的頭節點:2和1,1較小,取1。
- 比較剩余部分:2→4 和 3,2和3,2較小,取2。
- 比較剩余部分:4 和 3,3較小,取3。
- 最后取4。
- 合并結果:1→2→3→4。
五、C++ 代碼實現(附詳細注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鏈表節點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