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正弦波振蕩電路
LC正弦波振蕩電路與RC橋式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原則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選頻網絡采用LC振蕩電路!
引言
在RC正弦波振蕩電路中,我們了解到——RC正弦波振蕩電路的振蕩頻率一般在1MHz以下。為了得到1MHz以上的信號,我們將在本篇文章中介紹LC正弦波振蕩電路。
首先回顧兩個知識點:
- 對于共射放大電路,集電極電阻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 對于LC并聯電路,當此電路處于諧振狀態時,該電路相當于一個阻值無窮大的電阻。
因此,當f=f0f = f_0f=f0?時,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數值最大,而其余頻率的信號的放大效果小于電路本身的損耗,最終衰減至零;引入正反饋,將輸出電壓引回輸入端,即可產生正弦波振蕩。
注意:信號經共設放大電路后反相,需要再經過180°的相移才能實現正反饋。
變壓器反饋式振蕩電路
此系統中利用變壓器的同名端性質完成180°的相移。
電感反饋式振蕩電路
在變壓器反饋式振蕩電路中,變壓器原邊線圈和副邊線圈耦合不緊密,將兩個線圈合為一個,可有效解決此問題。
疑問:為什么電容要跨接在整個線圈兩端呢?
個人理解:若電容接在中間抽頭與一端,則兩者諧振后還要與剩下的線圈串聯,導致相移不是180°,即此部分呈現感性而非阻性。
電容反饋式放大電路
電感反饋式振蕩電路是將變壓器反饋式振蕩電路中線圈上引出抽頭,將輸出信號的一部分反饋回輸入端,同理,我們也可以將電容引出抽頭將輸出信號的一部分反饋回輸入端,但是電容不能像電感一樣引出抽頭,因此,我們將兩個電容串聯即可模擬抽頭,與此同時,還要滿足相位條件,因此將電容中間接地。
振蕩頻率依靠于電感和電容,但是電感難以調節,電容改變會影響電路的起振條件,導致難以調節振蕩頻率,為此,我們可以在電感兩端并聯一個可調電容。
拓展
- 我之前理解的集電極電阻是指接在三極管集電極和電源之間的電阻,看到電感反饋式振蕩電路和電容反饋式振蕩電路時,感覺這里的LC振蕩電路并不是“形式上”的集電極電阻,導致疑惑滿滿。后來查閱資料,發現集電極電阻的本質是電流轉電壓、提供靜態工作點,而這兩種設計既滿足了集電極電阻的本質作用,又實現了選頻。額…好像還是很難理解…
- 若要求電容反饋式振蕩電路的振蕩頻率高達100MHz以上,則要考慮采用共基放大電路。
誠摯感謝鄭益慧老師的講解視頻,作者基于鄭老師的教學視頻,加以查閱資料和個人思考,寫出本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去看鄭老師的課程,確實是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