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引言
- 二、產品介紹
- 三、硬件配置對比
- 3.1 處理器
- 3.2 顯卡
- 四、云電腦性能實測對比
- 4.1 網絡優化
- 4.1.1 海馬云
- 4.1.2 ToDesk云電腦
- 4.1.3 順網云
- 4.2 魯大師硬件測評
- 4.3 3DMark
- 4.4 系統穩定性測試
- 4.4.1 海馬云
- 4.4.2 順網云
- 4.4.3 ToDesk云電腦
- 4.5 為什么這么看重平臺優化?
- 五、云電腦游戲體驗對比
- 5.1 ToDesk云電腦
- 5.2 海馬云
- 5.3 順網云
- 六、50系列云電腦測試
- 6.1 游戲測試
- 6.1.1 順網云
- 6.1.2 ToDesk云電腦
- 6.2 AIGC與大模型應用能力
- 6.2.1 ToDesk云電腦云
- 6.2.2 順網云
- 七、價格對比
- 7.1 順網云
- 7.2 ToDesk云電腦云
- 7.3 海馬云
- 八、結論
一、引言
最近英偉達 5090 顯卡一發布,朋友圈全是它跑 4K 光追的截圖,我那用了六、七年的筆記本連《永劫無間》最低畫質都掉幀,跟朋友開黑總被笑 “拖拉機隊友”。想去網吧湊活,家附近的要么配置跟不上,要么得穿半條街,晚上想打兩局還得擔心末班車 —— 正愁呢,發現用 ToDesk云電腦 連云端的 5090 云電腦,筆記本瞬間變 “神機”,畫質拉滿也穩得一批,打完直接切回文檔趕方案,連關機都省了。現在 ToDesk云電腦 在拼 5090 性能,順網云和海馬云也各有其適配的顯卡型號參與競爭,但對我這種又想爽玩又怕麻煩的人來說,能隨時開黑、無縫切換的才是真剛需。
二、產品介紹
在測評之前我先隆重介紹我的本地電腦,2019年購入的神舟戰神,顯卡為GTX1050Ti,當年我靠著它學習編程,去了大廠實習,又靠著它賺到了第一桶金,雖然現在它卡頓異常,但是它好歹是個電腦,能正常開機,這就夠了,直接用這款當年不貴,現在更便宜的老古董來測評以下幾款產品。
本次選用ToDesk云電腦、順網云、海馬云 三款云電腦進行測評
順網云:順網科技旗下的云電腦服務產品。它基于邊緣計算,面向網吧、電競酒店等市場,也適用于游戲玩家等個人用戶。其配置較高,可流暢運行 3A 大作,能提供媲美本地主機的游戲體驗,還支持多平臺訪問,具有網絡加速、游戲預置等特色功能。
ToDesk云電腦:ToDesk云電腦是一款高性能云電腦產品,適用于電競、設計、AIGC 創作和企業辦公等場景。它全系標配 RTX40系列/50系列 高性能顯卡,內置游戲菜單,自帶游戲加速器,海量游戲可即點即玩。同時,還支持 3DS Max 等主流設計軟件,云上渲染高效,且具備全域加密技術,能保障數據安全。
海馬云:海馬云電腦是專業的電競級云電腦平臺,為玩家帶來頂級云游戲體驗。它全系標配 RTX4070、RTX4090 等高端顯卡,獨家支持 8K 分辨率。其通過先進網絡技術實現最低 8ms 延遲,游戲體驗流暢 (測速就用了幾分鐘,我都懷疑這游戲能流暢嘛… …)
這廠商是個人精啊,開始前我以為90尊享,部署了5090顯卡進去才發現是4090
三、硬件配置對比
由于海馬云尚未配置50系顯卡,為公平起見,本次測評三款云電腦均采用4070顯卡進行測評
3.1 處理器
ToDesk云電腦和海馬云的 i7-12700KF 屬于同一梯隊,12 核 20 線程的規格,在多任務處理、主流 3A 游戲運行中表現相當 —— 無論是同時開著游戲、辦公軟件,還是輕度創作,都能穩住陣腳,單核睿頻優勢對競技類游戲的流暢度很有加持。不過兩者的實際表現可能因云平臺的硬件調度、優化策略不同而略有差異,但核心性能底子是一致的。順網云的 i5-12490F 則明顯低一個量級,6 核 12 線程(全大核)的設計應對日常辦公、輕度網游沒問題,但面對高負載的大型游戲或專業軟件,核心規模的差距會直接導致卡頓,性能上限相對有限。
3.2 顯卡
ToDesk云電腦、海馬云、順網云的 RTX 4070 顯卡屬同一梯隊,5nm 制程處理器等規格,在 3A 游戲高畫質運行、創意設計渲染中表現相當、規格參數相同,應對日常網游、輕創作沒問題,可面對大型 3A 滿畫質或專業軟件高負載,受限于云平臺整體資源分配,性能上限相對有限,更適合基礎圖形需求場景。
四、云電腦性能實測對比
標注:本次測試均基于4070顯卡
4.1 網絡優化
4.1.1 海馬云
海馬云的網絡優化較有特色,網絡體驗別具一格,我翻看了某站大V的測評,發現是必須在網絡較好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無卡頓暢鏈,應該是博主本地網絡優化較差,這就有點看天吃飯了,必須依賴優質網絡才能勉強流暢,稍微換個環境就容易掉鏈子
4.1.2 ToDesk云電腦
看來我的本地主機和ToDesk云電腦適配度比較高,測試出來延遲控制得相當到位,完全沒那種斷斷續續的糟心感,網絡適配能力是真下了功夫,不管是家里普通寬帶還是外出用流量,連接云電腦基本都是秒連,還是信號不太穩定的移動網絡,穩穩拿捏住連接質量
4.1.3 順網云
順網云的網絡優化也沒讓人失望,和 ToDesk云電腦 比起來絲毫不遜色。不管是網吧里一堆設備搶帶寬,還是家里普通寬帶偶爾抽個風,連接云電腦都快得很,基本點一下就通,完全不用等。測了幾次發現,哪怕是信號一般的地方,延遲也穩,沒有斷斷續續的情況
4.2 魯大師硬件測評
ToDesk云電腦:i7 - 12700KF 12 核 20 線程打底,多任務穩如 “性能底座”,搭配 RTX 4070 顯卡,硬件協同被平臺拉滿。跑分第一靠 CPU 多核火力全開,游戲、創作多場景通吃,優化讓硬件潛力榨到極致。
海馬云:同樣配置的i7 - 12700KF ,跑分稍低但 CPU 底子硬。能穩扛多任務、主流 3A ,不過平臺優化偏處理器優先,三家同顯卡但優化最差,差距較大,游戲時 GPU 幀率能穩住,多硬件協同也沒 ToDesk云電腦絲滑。
順網云:這個分數也在情理之中,畢竟12代的i5 比12代的i7 差距不小,日常辦公、輕網游(如《LOL》)能跑,但多任務或者大型 3A 露怯。平臺優化在線,CPU 多核性能難釋放拖后腿明顯。高負載場景有點瘸腿。
4.3 3DMark
ToDesk云電腦跑分領先明顯,對應綜合性能、預估游戲幀率190+FPS也最高。這說明其硬件調度、優化策略到位,RTX 4070 性能釋放充分,不管是 3A 游戲高畫質運行,還是創意設計渲染,都能穩穩 “拉滿” 體驗,核心圖形實力在三者中最突出。
順網云跑分、綜合分數、預估幀率170FPS均低于ToDesk云電腦 ,但同為 RTX4070,核心硬件底子一致。差異大概率來自云平臺資源分配,導致性能上限有壓縮,日常網游、輕創作夠用,高負載場景會稍顯吃力。
海馬云跑分明顯低一檔,結合配置看,可能受平臺優化、硬件調度拖累,RTX 4070 性能沒充分發揮。雖顯卡規格相同,但實際游戲、創作表現會因跑分差距,在高畫質、復雜任務中露出短板,更適合基礎圖形需求,和前兩者核心性能梯隊拉開差距。
4.4 系統穩定性測試
我瀏覽了不少博主的測評文章和視頻,發現大家的測評角度各有側重,卻鮮少有人關注系統穩定性這一關鍵維度。今天,我們就聚焦系統穩定性展開專項測評,看看這三款云電腦誰能在穩定性上更勝一籌。
直接用甜甜圈(FunMark)和烤機(AIDA64)將CPU和GPU拉滿,只要堅持15分鐘,就說明系統穩定性合格。
ToDesk云電腦和海馬云均通過穩定性測試,ToDesk云電腦和海馬云的溫度均在73℃左右,但是ToDesk云幀率穩定在240FPS,而海馬云幀率大約在200FPS,ToDesk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更能釋放硬件性能潛力,調度非常激進;海馬云雖穩定過關,卻在性能釋放上稍顯保守,可能是資源調度策略更傾向求穩,最終在高負載下的流暢度表現略遜一籌。這波對比里,ToDesk云電腦能抗能打,海馬云有點穩有余而力不足的意思;順網云并沒有通過測試,cpu和gpu同時拉滿的情況下,一分鐘不到直接卡死,系統穩定性存在明顯短板,平臺在硬件負載調控、散熱管理或底層系統優化上的嚴重不足,面對持續高壓運算時,硬件資源調度失衡,甚至可能觸發保護性宕機,連基礎的穩定性門檻都沒達到
4.4.1 海馬云
4.4.2 順網云
4.4.3 ToDesk云電腦
4.5 為什么這么看重平臺優化?
云電腦硬件資源是共享的,不同用戶對資源需求有差異。通過平臺優化,能根據任務負載智能分配硬件資源,讓 CPU、GPU 等硬件性能充分發揮,能更好地處理各種異常情況,保障系統穩定運行。比如遇到硬件故障或軟件沖突時,能及時切換資源或進行故障修復,減少對用戶的影響,確保云電腦服務不間斷。正因如此,平臺優化越優異,相同配置下,云電腦表現越強
五、云電腦游戲體驗對比
接下來,我將選用奧日與螢火意志(Ori and the Will of the Wisps),這款游戲來進行測評對比,其畫面精美,有著細膩場景和絢麗光影。RTX4070 雖性能強勁,但不同云電腦平臺優化不同,通過該游戲可檢驗其圖形渲染能力。同時,游戲含大量跑酷要素,對操作精準度要求高,能測試云電腦的響應速度與流暢度。此外,其對 CPU 和 GPU 性能均衡性有一定要求,可考察云電腦硬件調度優化能力,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我最近玩這游戲比較上癮,就用這個游戲測
5.1 ToDesk云電腦
憑借自研 ZeroSync?引擎與 GPU 硬件加速等技術,它能讓游戲全程以 180FPS 幀率穩定運行。哪怕游戲中出現復雜場景切換、大量特效同時爆發,幀率也不會出現波動
5.2 海馬云
基本維持 60FPS,可能因多用戶共享算力,分到個體的不足。其雖有網絡優化,但玩家網絡不佳時,為保流暢會限幀率。且平臺調度策略可能傾向多任務穩定,而非一味拉高游戲幀率。對比 ToDesk云電腦電腦能達到 180FPS,海馬云在畫面流暢度、動作連貫性上都遜色不少,復雜場景下更易出現卡頓,游戲體驗大打折扣
5.3 順網云
穩定維持在 160FPS,其依托先進的云計算與虛擬化技術,可高效處理圖形數據,降低畫面延遲與卡頓。即便在滿是光影特效的場景里高速穿梭,也能輕松應對。
六、50系列云電腦測試
由于海馬云沒有50系列顯卡,此次測評只針對順網云和ToDesk云電腦,并且順網云并不支持5090,順網云選擇套餐時,只能進行隨機匹配,無法直接選取5080,只能在80和70套餐中,任選其一,博主很不幸,選了好多次都是5070,還有很頭大的一點,順網云50系顯卡,需要排隊。
正好ToDesk云電腦沒有5080,以下直接用5070進行測評,5090我會單獨拎出來進行測評
標注:以下測試僅針對5070顯卡
同為的50系70套餐,ToDesk云電腦3DMark跑分碾壓順網云。差距源于ToDesk云電腦在硬件調度、協同優化上更高效,能讓顯卡、CPU 性能充分釋放,順網云的CPU拉了跨,差距極大,嚴重拖了后腿,反映出平臺技術實力差異,沒摸透同配置硬件的 “發力節奏”,性能釋放也被鎖死。
ToDesk云電腦 5090顯卡3DMark
ToDesk云電腦的3DMark跑分破 4 萬,這成績簡直恐怖如斯,應該不是虛擬化方案,要不然跑分絕對大打折扣,3DMark 的高分門檻本就苛刻,對光線追蹤、高分辨率渲染這類硬骨頭場景,絕對是把桌面級旗艦機的實力塞進了云端!
6.1 游戲測試
這里均使用賽博朋克2077這款游戲,相同場景下,順網云平均60FPS,ToDesk云電腦云平均80FPS,ToDesk云電腦 在硬件調度、圖形渲染優化上的領先優勢。在游戲中,ToDesk云電腦 能讓 5070 顯卡性能充分釋放,高效處理復雜光影、材質等畫面元素,維持高幀率。
順網云調度策略明顯偏保守,圖形渲染時放不開性能,只能算勉強及格,高負載場景下更顯拖沓,白白浪費了 5070 顯卡的底子。
6.1.1 順網云
6.1.2 ToDesk云電腦
ToDesk云電腦 5090顯卡跑《賽博朋克2077》
4K分辨率的賽博朋克對顯卡算力是極端考驗,ToDesk云電腦的5090扛住了,還能把幀率釘死在 60FPS, 畫面全息廣告的光影折射、高速移動時的細節渲染,每幀都清晰流暢,沒有一絲掉幀卡頓,主要源于平臺調度的精準把控:既讓 5090 火力全開,又通過優化避免了高負載下的性能波動,太魔幻了。
6.2 AIGC與大模型應用能力
6.2.1 ToDesk云電腦云
我借助部署工具包在 LM Studio 里部署了 DeepSeek-R1-Distill-Llama-8B 和 DeepSeek-R1-Distill-Qwen-32B 這兩個模型。前者占用空間將近 5G,后者則達到了驚人的 18G。不過,好在有 5090 顯卡那 32G 的超大顯存撐腰,這些都完全不會影響我體驗 LLM 模型。
我先試用了 DeepSeek-R1-Distill-Llama-8B 模型,向它提出生成一段俄羅斯方塊代碼的簡單問題,模型生成文本的速度很快,達到了 70 token/sec,整體響應效率不錯。切換到 DeepSeek-R1-Distill-Qwen-32B 模型后,盡管其體積較大,運行速度比前者略慢一些,但依舊算得上迅速,再加上本身更強的處理能力,實際使用中仍能保持不錯的響應效率。
6.2.2 順網云
因為 5070ti只有16g 顯存,所以最多只能支持部署 DeepSeek-R1-14B 模型。接下來我分別測試了輕量化的 7B 模型和 14B 模型的運行狀況。能明顯看出,對于 7B 這種小模型,5070ti 應對起來還是游刃有余的,生成速度達到了 36 token/sec,基本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七、價格對比
7.1 順網云
不得不說順網云不愧有網吧的背景,成本壓縮的很低,價格是真便宜,不過熱門配置還常要排隊,像 5070等的時間特別長,有時候不同地區的 4070 也得排隊才能用上,挺影響體驗的。
7.2 ToDesk云電腦云
ToDesk云電腦電腦的計費方式挺靈活的,既可以包時也能計時,而且在一些特定時間段,還會有力度不小的優惠。不同配置對應的價錢不一樣,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7.3 海馬云
海馬云有個挺人性化的設計,就是每天簽到能領些體驗時長,這點還挺方便的。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它沒有包月套餐,也沒有特殊時段的優惠,在計費靈活性上稍顯欠缺。
八、結論
在我看來,ToDesk云電腦堪稱目前云電腦市場的配置天花板,無論 CPU 還是 GPU 性能都遙遙領先,同時提供多種服務配置可選。對于輕度用戶來說,50 系配置的價格會稍高一些,但值得嘗試。順網云主打網吧式體驗,配置選擇不少,閑時價格也比較優惠,但配置不算頂尖,而且受網絡影響比較大。海馬云的顯卡配置中規中矩,卻局限于計時收費,網絡優化也差強人意,長時間使用的話成本偏高,內容庫豐富度也比較有限。
從個人體驗看,單機游戲用戶選 ToDesk云電腦 準沒錯,5090 的體驗無可替代,本機上傳功能還能省不少下載時間;網游用戶可在 ToDesk云電腦和順網云中選性價比高的,不過順網云保存數據要額外付費,ToDesk云電腦 則能直接下載到本地,且還有 3060 低配和 4090 創作專用等套餐可選。海馬云雖顯卡不錯,但單一計時收費讓長時使用成本高,數據保存也不便。
如今云電腦市場愈發成熟,相比之前,各家在配置細分、工具優化和延遲控制上都有明顯進步,期待未來能真正替代實體電腦,帶來更純粹的用機體驗。最后博主即興吟詩一首:賽博網吧溜得滑,老電腦也綻新花。當年卡得直掉渣,如今順暢笑哈哈。